快評:新能源車三年半價回購是否靠譜?
“用車三年,還一半錢”。你會買這樣的新能源車嗎?3月10日,落地最快的新車廠商代表杜云新能源做了一個新玩法:購車三年后,可以半價回售給杜云,三年內殘值50%。該計劃還包括以前出售的杜云汽車。這意味著終端售價7.99萬元的杜云π1城市音樂學校,三年后半價出售,使用成本約36元/天。
這無疑對處于殘值評估標準不完善、流通渠道缺乏現狀的新能源二手車市場是一個極大的刺激。作為中國私人電動汽車消費市場唯一正在實施的回購計劃。云信能源的“三年回購”計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給新能源二手車市場一些借鑒,但要實現有序循環,真正解決新能源二手車無價無市的痛點,讓消費者安心,還有三大問題需要解答。
三秒鐘后看到全文:
1.杜云新能源推出三年期半價回購計劃,但要求在授權渠道購買商業保險且狀況良好;
三是新能源汽車回購仍處于起步階段。
問題1:回購標準是什么?
根據回購計劃,用戶只需在杜云官方渠道購買新能源汽車品牌,三年內在授權渠道購買商業保險和定期保養。車輛使用三年后,可向杜云申請回購服務。6萬公里以內,杜云將以購車時客戶成交價的50%回購車輛,超出回購部分每公里扣1元。該計劃也對已經買車的老用戶開放。回購服務有效期為購車后第33-36個月,車主可考慮3個月。
被回購的汽車去了哪里?
回購的前提是車輛狀況良好,無重大事故。這意味著杜云收回的車輛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與此同時,還有另一個擔憂。企業收購后的車輛如何處理,車輛是否會翻新回收后投放市場,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對此,杜云公關經理周良指出,回購的車輛將由杜云新能源汽車統一安排處理?!暗谝唬苯影逊謺r租賃給杜云自己成立的運營公司;二是以認證二手車交易;三是以一定的嚴格標準對工廠進行改造并出售,明確告訴消費者這是工廠改造?!贝送?,部分車輛還將以員工內部購車、合作單位公務用車等福利禮品形式辦理。杜云希望成為整個新能源汽車二級市場的支撐。
問題2:回購計劃可以實施多久?
回購并不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一個新詞。早在2021年4月,特斯拉就宣布在中國推出“承諾保值”服務,主要包括:車主貸款購車三年后,如果車主有車輛回購需求,特斯拉將在條件審查后以購車價格的50%左右回購車主的Model 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前提是車主購買Model S時,貸款金額應在車輛購買價格的60%以上;車主三年內行駛里程應在6萬公里以下,超出部分將按3.25元/公里從保價中扣除,回購車輛必須是非營運車輛,與車輛身份相關的識別號必須一致。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特斯拉的銷量。
然而,一年多后的2021年7月,特斯拉發言人表示,當年7月1日起銷售的車型將不再提供回購和對沖項目。外媒分析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特斯拉不再認為自己的產品可以通過轉售價值低于預期的風險來吸引消費者,這是由于其他品牌電動汽車的實力。第二,銷售額的增加導致大量潛在的回購成本。
早些時候在中國提出五年回購的啟辰晨風(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后來默默取消了這一計劃。2021年,BAIC新能源回饋老車主,2021年和2021年售出的車輛分別以當時售價的50%和60%回購,但必須用于購買BAIC新能源的新車型。
“2021年9月,啟辰晨星上市時,提出5年回購計劃,回購價格5.5萬元?!?/p>
到目前為止,這位官員還沒有對杜云回購計劃能實施多久給出準確的回應。林密希望“這是一個可以持續的長期政策”。無論如何,我敢于做出回購承諾,我相信我仍然信任我的產品。隨著國家政策向新能源領域的進一步傾斜,未來這個領域的二手車將會有一個更加系統的體系,消費者也不再擔心。
雖然在汽車領域還沒有成熟的案例。不過,在手機等領域,回購已經是風生水起。包括蘋果在內的許多公司都推出了回購和以舊換新計劃,以促進銷售和刺激市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企業的回購方案形成了持續穩定的規模效應。除了手機廠之外,還有大量的其他資本進入了這個領域,這意味著可以持續流通的回購或市場行為。
“一個數字產品回購平臺”
說白了,新能源車企為了賣車已經傷透了心。不僅僅是回購。隨著2021年新版《汽車銷售管理辦法》銷售模式的發布,直銷、共享、租售等模式層出不窮,且多用于造車新勢力。相對于傳統車企龐大的體量,新公司更容易玩新花樣,也需要各種車型的創新。
問題3:如何保證企業三年后依然存在?
與以上兩個問題相比,第三個問題最直接,也最難回答。企業管理者往往先說優勢,再告訴你,讓時間證明一切。那么,按照慣例,我們來說說企業要想穩定有序的生存下去需要什么。
充足的資金是基礎。
首先,必須有資金。根據杜云官方的說法,杜云之所以敢推出三年回購計劃,是因為財力不是問題。此外,杜云將通過妥善處理回購產品,分流部分回購資源,同時與行業內相關機構合作,共同分享。
近年來,由于政策紅利的不斷傾斜,新能源汽車領域融資的消息不斷,但其中,杜云尤為“下沉”。與產品消息持續流出不同,關于杜云資本的消息非常少。目前,我們只能從杜云發布的信息中得知,該公司注冊資本為9億元,計劃投資約20億元建設一期純電動乘用車項目。2021年9月,為保障純電動乘用車產業化項目資金需求,杜云向銀行募集資金6.81億元;融資工作始于2021年底。因此,杜云基金的具體現狀仍不得而知。
但據周良介紹,在杜云的三年回購計劃中,參與三年回購的產品需要在杜云授權的服務站進行三年的維修和保險,這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跟蹤車輛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準確估計和合理分配企業的潛在成本。
固體產品是關鍵。
杜云新能源總經理劉新文、常務副總經理林密。
其次,必須有技術。優秀的產品是用戶會選擇的關鍵。說到云量,你可能會覺得奇怪,但說到奇瑞和騰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你或多或少都聽過。云信能源總經理劉新文曾任奇瑞新能源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營銷中心總經理林密曾任騰勢副總裁。因此,他們還聚集了一批老汽車人和技術專家。據介紹,杜云在電動汽車的集成和實驗驗證方面完全獨立,已獲得200多項專利成果。也是國內第一家獲得工信部、國家發改委批復,真正獲得新能源資質的新車生產企業。
“杜云進入工信部第297批公告,正式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從外界信息看,200多項專利成果,獲得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雙認證...這些都說明這家企業有一定的實力,但是到目前為止,杜云只發布了兩款量產車型,最早的車型是2021年10月推出的杜云π1,時間也接近現在。企業技術是否優秀,還需要市場進一步檢驗。
豐富的資源就是力量。
最后,一定要有“背景”。成立于2021年底的杜云汽車,背后有四大股東,分別是福建汽車工業集團、莆田國投、海源機械,其余由公司高管和員工持股。此外,2021年9月福建發布《福建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時,也將杜云作為重點企業之一。
與上海SAIC、重慶長安、浙江吉利、安徽奇瑞、江淮相比,在傳統燃油車領域,福建與其他省市相比仍處于弱勢,2021年全省整車產量僅為30-40萬輛左右。從上圖可以看出,除了金龍汽車和福建奔馳,福建的原始設備制造商很少。為了在汽車產業找到突破口,福建省政府對杜云的支持力度不小。除了被列為重點關注企業外,在人才方面,為了幫助杜云盡快引進韓國專家,莆田人才主管部門開辟了綠色通道,使引進手續辦理時間縮短了一半。
當然,政府支持不是“金鑰匙”。當時作為中國最早的合資企業之一,廣州標致成立時政府也給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一汽,中國新的“長子”,曾經被寵愛過,活了千百年?,F在是退市和沒落。所以,企業還是需要靠實力,而其他資源只能是錦上添花的“花朵”。
編輯點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持懷疑態度的消費者,新品牌要想占據一席之地,確實需要多種模式的創新。云信能源適時提出回購政策值得鼓勵,但并非首創。此前,東風啟辰和特斯拉因成本等各種原因退出計劃,說明其有機會但需要探索,面對同樣初生但不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嘗試越多,可能火花越多。當然,盡量面對多種可能。企業要記得關注產品和用戶。
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