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新能源工廠落成 上汽奧迪還遠么?
11月8日,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正式竣工。據SAIC介紹,新工廠將于2021年10月正式投產,將生產大眾、奧迪等品牌的新一代純電動汽車。其中,“生產奧迪純電動車”的信息點,意味著“SAIC奧迪”項目的落地時間越來越近。
60秒閱讀全文:1。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正式建成。根據SAIC發布的官方信息,該工廠未來將生產奧迪品牌的新一代純電動汽車,這意味著“SAIC奧迪”項目可能會提前落地;2.在豪華品牌“電氣化”的競爭中,奧迪在產品落地和產能規劃方面都比較落后。一旦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投產,將是奧迪追趕奔馳、寶馬的重要籌碼。3.綜合相關信息顯示,奧迪Q4 e-tron可能是SAIC奧迪首款純電動量產車型。基于大眾MEB平臺,未來SAIC奧迪純電動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將大幅提升。
■SAIC奧迪用了三年時間才基本確認。
2021年11月11日,SAIC與奧迪股份公司簽署了《關于在中國制造和銷售奧迪品牌產品、銷售奧迪品牌進口汽車及提供相關移動服務的合作框架協議的諒解備忘錄》。這一事件意味著“SAIC奧迪”項目獲得了SAIC和奧迪股份公司的批準。
但是事情的進展沒有SAIC和奧迪公司那么快。就在上述備忘錄簽署后,“SAIC奧迪”項目在中國遭到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的“抵制”,甚至一度演變成停售“逼宮”。在經銷商的壓力下,奧迪和SAIC終于停止了銷售和渠道建設的談判。
2021年2月,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發布《三亞宣言》,要求奧迪在中國實現年銷量100萬輛后,可以評估和探索奧迪在中國選擇新合作伙伴、建立新銷售網絡的愿景。一個月后,奧迪終于與一汽-大眾奧迪經銷商談妥,并在奧迪實現中國年銷量90萬輛后,達成重啟“SAIC奧迪”項目的協議。
2021年6月,暫停一年的“SAIC奧迪”項目再次收到新消息。奧迪斥資1.15億元認購上汽大眾1%股份,成為上汽大眾五大股東之一,被視為“SAIC奧迪”項目的先兆。2021年11月8日,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正式落成,在SAIC集團發布的官方微信新聞稿中,赫然寫著“奧迪品牌新一代純電動汽車將量產”,也就是說,經過三年的努力,“SAIC奧迪”項目離落地更進一步。
■豪華品牌“純電之爭”愈演愈烈。奧迪急需加速。
無論是日益嚴格的全球排放標準,還是全球汽車產業向“新四化”轉型的加速,“全面電氣化”成為眾多主流品牌未來戰略的重點,豪華品牌也不例外。
2021年,寶馬孵化了面向未來競爭的發展戰略“ACES”。根據其最新的時間表,寶馬將在2023年推出25款電動汽車,其中12款為純電動汽車。也是在2021年,奔馳宣布了未來戰略“CASE”。按照這個發展規劃,2022年之前,奔馳將推出50多款電動車,其中10款為純電動車。根據2021年大眾集團發布的《攜手共進——2025戰略》,到2025年奧迪將推出超過30款電動汽車,其中20款為純電動汽車。
也就是說,拋開其他品牌不談,奧迪、奔馳和寶馬幾乎同時鎖定了“電氣化”戰略。此外,中國市場也成為他們電氣化戰略的重中之重。2021年5月,北京奔馳戰略重組項目正式落戶北京順義。按照之前的計劃,北京奔馳新能源工廠將于2021年底投產,未來將生產奔馳新能源汽車產品。2021年10月,寶馬宣布投資30億歐元升級大東、鐵西工廠,其中升級后的鐵西工廠將具備電動車生產能力;但對于奧迪來說,其電動汽車產能在中國的布局并不那么明朗。
最重要的是,三大豪華品牌在電動車產品的落地和銷售上的情況也大不相同。從純電動產品的落地和銷量來看,寶馬在2021年推出了純電動產品Active E,并在2021年發布了寶馬i3。截至2021年,寶馬全球純電動汽車累計銷量已達13.8萬輛。2021年,奔馳發布了奔馳A級新能源,后來又推出了一批純電動產品,其全球累計銷量達到1.5萬輛。再看奧迪,純電產品落地時間最晚。2021年推出e-tron和Q2L e-tron兩款車型,累計銷量1.6萬輛。
因此,雖然奧迪在電氣化戰略上并不落后,但在產品落地和銷量上,以及中國電動車產能上,奧迪與寶馬或奔馳都存在一定差距。如果我們想在未來的電氣化競爭中占據領先地位,那么奧迪還得進一步加速其電氣化戰略的持續落地。上汽大眾新能源車廠的建成,或許是奧迪在電氣化戰略上追趕寶馬或奔馳的有力武器。有趣的是,如果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真的要投產奧迪的純電動車,誰會成為SAIC奧迪的第一輛純電動車?
■奧迪Q4 e-tron(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將成為SAIC奧迪首款純電動汽車。
根據SAIC發布的消息,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首款下線車型為大眾ID。未來,該工廠將支持大眾、斯柯達、奧迪品牌純電動汽車的生產。據猜測,繼上汽大眾ID之后。首款車可能是斯柯達VISION iV量產版和奧迪Q4(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e-tron等。
其中,奧迪Q4 e-tron在今年年初的日內瓦車展期間正式發布。這款車是奧迪在MEB平臺推出的首款車,定位為緊湊型純電動SUV。新車發布時,奧迪內部人士透露,該車將在上汽大眾投產。今年年中,上汽大眾正式宣布,奧迪品牌緊湊型電動SUV將于今年進入量產準備階段。種種信息表明,這款車將是SAIC第一款純電動車——奧迪。
從此前曝光的信息來看,基于MEB平臺的奧迪Q4 e-tron尺寸與Q3差不多,但內飾空與奧迪Q5接近,重心分布接近50:50且搭載四驅系統的車在WLTP條件下續航里程為450公里,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大眾MEB平臺不可或缺。
■MEB平臺的實力如何?
據悉,上汽大眾新能源汽車工廠是奧迪股份公司在MEB新建的第一家平臺車生產工廠。由于大眾MEB平臺的強大實力,這里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在終端市場的競爭力可想而知。
實際上,MEB平臺是大眾開發的一個中低端電動車平臺,大眾、奧迪、斯柯達、SEAT都在使用。作為一個全新的電動汽車發展平臺,打造新能源汽車與MQB等傳統平臺相比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事實上,當我們談到奧迪Q4 e-tron時,我們或多或少已經談到了一些。
就產品而言,基于MEB平臺打造的電動車前后懸架更短,軸距更長,擺脫了復雜的傳統燃油發動機,不僅讓設計更自由,也為車內空留出了更多空間。同時,在MEB平臺下,大眾可以根據車型和客戶需求更靈活地配置電池尺寸。此外,電池平放在車下,整車質量分布更接近50:50。安全方面,后排座椅底部不再安裝電池,配備了防撞保護殼,更加安全。
眾所周知,奧迪雖然可以帶著quattro走向世界,但因為來自大眾體系,很多車型以前主要是開的。這確實是寶馬、奔馳甚至凱迪拉克面前的痛點,叫囂著“無后驅,不豪華”。前驅體的技術特性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造型的設計。已經進入MEB時代的奧迪將不再擔心這個問題。奧迪Q4 e-tron是后輪軸電機的領先車型,有不同形式的后驅和四驅。
就成本而言,MEB平臺的規模效應會讓一些奢侈品牌羨慕競品。以奧迪Q4 e-tron級別為例。大眾ID的原型。緊湊型SUV已在安亭工廠下線,斯柯達VISION iV(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進入量產階段。短時間內,同一平臺、統一級別,奧迪、大眾、斯柯達能帶來高低匹配的三款產品,簡直太沒人性了。規模化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更短的生產時間、更低的原材料成本和配送成本,讓奧迪在面對競爭對手時更加游刃有余。
與主要競爭對手相比,奧迪確實起步較晚,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不自覺的。作為大眾集團的重要成員,無論是產品開發還是技術研發都需要緊跟集團的步伐。但隨著大眾集團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和突破,奧迪也走在了電動汽車領域的前列。我們必須知道,MEB只是奧迪部分產品的平臺。還與保時捷聯合開發了高端車型PPE平臺,奧迪品牌的運動車型也將誕生在保時捷開發的J1上。
■編輯意見:
上汽大眾新能源工廠未來是否真的會生產奧迪品牌的純電動車,可以從SAIC集團的宣傳口徑來確定。隨著該廠于2021年10月正式投產,“SAIC奧迪”的首款車型也可能到來,其追趕寶馬/奔馳的道路也將加快。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