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鼓勵外商投資新能源汽車領域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進一步穩定廣東省外商投資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顯示,廣東省將鼓勵外商投資新能源汽車領域,限制商用車制造外資股比,實施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政策。其中,對省財政年度內首次貢獻1億元以上的外資總部型企業,省財政按其當年對省財政貢獻的30%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詳情見下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定外商投資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的意見》要求,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水平,促進外商投資穩存量、穩增量,全力穩定外商投資基本態勢,增強外商投資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加快實現高水平開放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辦法。
一、進一步開放
實施擴大外資市場準入政策。全面落實外商投資入境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落實《外商投資入境特別管理辦法》。鼓勵外商投資新能源汽車領域,放寬商用車制造外資股比限制。支持中外合資乘用車企業外方按規定轉讓平均油耗和新能源汽車積分。取消設立外國人才中介機構和職業介紹機構對外國投資者投資比例和從業年限的限制。
加快金融服務業開放進程。支持外資企業開展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業務。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參與投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創業投資企業。允許外商投資企業在其外國管理機構管轄的銀行登記、變更和注銷境內直接投資基本信息。開展外債登記管理改革試點,允許外資企業一次性以兩倍凈資產登記外債,在登記金額內自主開展跨境融資。允許外資企業借外債從“窮賭”的外債管理模式轉向跨境融資的宏觀審慎管理模式。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本外幣一體化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
二是加大招商力度
創新投資促進方式。將省領導聯系跨國公司直通車機制的適用范圍擴大到在廣東有重大投資項目或意向的跨國公司。鼓勵各地建立聯系市級跨國公司的直通車機制。我們將繼續探索與有關國家建立常態化招商引資工作機制,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聯合促進和投資促進機制。大力推進網上招商、視頻招商、網上推介、網上簽約,完善“永不落幕”的網上招商平臺。充分利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主要展會平臺,對接參展跨國公司。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市場化、專業化的招商機構,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鼓勵招商團隊及其成員。充分發揮全省駐外經貿辦事處作用,做好投資需求對接和項目轉化工作。
加強對重大外資項目的支持和保障。落實省級財政對重大外資項目的資金支持,對符合條件的年實際對外投資超過5000萬美元、增資項目超過3000萬美元的新項目,按不低于2%的比例給予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建立健全省、市兩級重大外資項目專班,將談判、簽約、建設總投資1億美元以上的符合條件的外資項目按程序納入省重大外資項目協調專班,由省政府協調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事項。,并及時向國家部委匯報爭取支持和解決方案。加強重大外資項目跟蹤儲備,實行“一企一專”“一項目一方案”精細化管理。落實“以設計方案出讓土地”改革措施,讓符合條件的大型外資制造業項目在土地交付后開工。
支持外資總部企業發展。加快出臺鼓勵跨國公司在廣東設立總部企業的措施,完善在廣東設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具有總部職能的機構的認定標準,經認定的外資總部企業在跨境資金使用、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人員出入境、停留停留停留、員工子女入學等方面享受一攬子便利措施。省財政年度內首次貢獻1億元以上的外資總部型企業,省財政將按其當年對省財政貢獻的30%給予一次性獎勵,最高獎勵1億元。鼓勵各地出臺支持外資總部經濟發展的配套政策。
強化平臺吸引外資作用。全面落實《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辦法》,探索商事登記確認制度改革,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允許已取得永久居留身份的國際人才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立科技型企業,擔任科研機構法定代表人。探索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制度,推進全功能跨境資金池業務。繼續推進新一批省級管理權限下放到廣東自貿試驗區。支持廣東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在廣東省綜合保稅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率先復制推廣。完善省級經濟開發區運行監測體系,提升利用外資指標權重,鼓勵采取“一企一策”強化產業鏈投入。支持有條件的城市向國家級經濟開發區下放更多經濟管理權。支持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國家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試驗區。
三.保護外商投資的合法權益
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法律法規。深入開展《外商投資法》及其實施條例等對外開放法律法規的宣傳、解釋和培訓。加快推進廣東省外商投資企業權益保護地方立法,在政府采購、標準制定、公平競爭審查、投訴處理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各地要抓緊清理與外商投資法不一致的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進一步提高涉及外商投資的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的透明度。深入推行外商投資信息報告制度,優化登記業務流程。加強對省內涉外投訴的指導、協調和監督。
確保外資企業平等參與標準化和政府采購。統籌安排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引導和鼓勵外資企業參與標準制定。保障外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的制定和修訂。鼓勵外商投資企業自行或聯合制定企業標準。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中方員工申請加入政府采購評審專家。推進電子政府采購,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精簡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所需材料。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對涉外領域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處罰力度,推動建立知識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機制,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加強重點展會知識產權保護,平等保護外商和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推動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使用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取得的知識產權許可費,可以依法以人民幣或者外匯匯出。
規范外商投資領域審批監管。深入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多檢合一”改革,推進信息共享,簡化申報審批材料。科學設定市場監管、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執法檢查頻次,實行“全面檢查一次”檢查制度,降低外商投資企業合規成本。
四是營造支持外資企業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
提升營商環境便利化水平。加快制定《廣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確保外國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相關行業、領域和企業。進一步提高外來人才來粵工作的便利性,支持試點放寬深圳等地急需的創新型企業家和專業人才留粵限制。繼續做好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各項改革措施,探索廣州、深圳在全省范圍內推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經驗做法,進一步提高通關時效,降低合規成本。加強營商環境評價,完善評價結果反饋和整改機制。
支持外資企業應對疫情穩定發展。用好加工貿易企業融資風險補償省級資金池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企業申請無擔保、優惠利率貸款。支持外資制造企業通過設備獎勵進行技術改造,進一步按規定加大對符合條件的加工貿易制造企業的獎勵力度。支持外資企業將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轉內銷,加強內銷渠道建設,精準匹配消費需求,加強國內融資信貸支持。確保內資、外資企業平等享受國家和省幫助企業紓困的相關政策。在嚴格防范境外疫情輸入的前提下,指導協助重點外資企業辦理邀請外籍員工來粵手續和“快速通道”。
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當前進一步做好穩外資工作的重要意義,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穩外資工作的決策部署,狠抓工作落實,形成協同效應。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要加強組織實施,強化精準施策,切實把穩外資工作抓緊抓細抓實。省商務廳要加強統籌協調和檢查督促,每月通報各地市利用外資工作情況,對穩外資工作完成較好的地區予以通報表揚,對工作不力的地區有關負責人進行約談。省有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穩外資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