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的自習課 大眾雙R冰雪賽道體驗
如果你關注汽車圈的微博,你可能已經對這個活動有所了解了。大眾工廠將本次活動命名為“R賽道特訓”,微博話題為#R賽道特訓冰峰速度#??吹竭@,我和你一樣激動。畢竟我們缺乏在冰雪中駕駛的實際經驗。來到這里之后,我發現這個所謂的特訓營更像是一個自習班。
首先,本次冰雪試駕沒有復雜繁瑣的項目,簡單的理論和技術講解與其他廠商并無不同。在這一整天里,更多的時間是握著方向盤,在賽道上感受失控和失控。這次試駕相當不錯,再多的理論也比不上把你扔進雪里自己去感受。就像學游泳一樣,知道怎么劃水,自己在水里練習就好了。
在內蒙古牙克石的冰雪汽車試驗場,公眾擺出了雙R矩陣。今天的冰雪試駕就由這些車來完成。雖然名義上是雙R的冰雪體驗,但從車型數量來看,高爾夫R顯然是主角,因為Scirocco R的車只有兩三輛。
我們來介紹一下今天的兩款車。這兩個R有完全相同的動力系統。均搭載EA113 2.0TSI發動機,最大功率188kW/6000rpm,最大扭矩330 Nm/2400-5200 rpm。也使用6速雙離合變速箱。這個動力系統不同于GTI。GTI是全鋁發動機,而R配備鑄鐵發動機,更耐用。變速箱也不一樣,齒比GTI細。
所有參加冰雪試駕的車型都更換了普利司通BLIZZAK雪地輪胎,目的是改善排水,增加在冰雪路面的附著力,最大程度保證動力的有效輸出。但是我們的賽道被無數車輪碾壓,大部分地方都變成了純冰,雪地輪胎無法避免打滑。
關于大眾R系列
很多人對大眾R系列了解不多,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它的定位??梢院唵卫斫鉃榇蟊娖放频囊环N表現模式。我們知道寶馬有M系,奔馳有AMG,奧迪有RS,大眾R和他們本質相同,都是原創的高性能車型。
“大眾R32”
2021年,大眾在第四代高爾夫的基礎上開發了高爾夫R32。配備3.2L V6發動機,最大功率177kW,官方加速時間6.6秒。2021年推出第五代高爾夫R32,同樣是3.2L V6發動機,但動力性能提升至184kW,采用雙離合變速箱,加速時間提升至6.2秒。如今,這款高爾夫R試駕車的性能進一步提升。官方的加速時間是5.7秒,比老款短了一秒左右。
“R36R50”
除了高爾夫R,大眾R系列還有R36,2021年上市,2021年進入中國市場。它建立在帕薩特(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B6平臺上,配備3.6L V6發動機,最大功率220 kW 。還有2021年基于途銳(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開發的R50,但還沒有引入中國。
高爾夫和Scirocco R駕駛模式的差異是駕駛體驗差異的根源。
“高爾夫R電控多片離合器”
高爾夫R和山酷R的動力系統完全一樣,那么除了外觀上的差異之外,這兩款車有什么區別嗎?當然有。高爾夫R是全時四驅系統,搭載了Haldex的第四代四驅系統。中央多片離合器在前軸和后軸之間分配扭矩。正常行駛時,前后軸都會獲得動力,當大腳加油時,動力會更多地傳遞到后輪軸,這使得高爾夫R具有后輪驅動的特點。Scirocco R為前輪驅動,兩款車在冰雪路面上會有完全不同的表現。
除了機械結構不同,高爾夫R前排還有兩個桶形座椅,都是碳纖維材質。雖然每次上車都會給我帶來很多麻煩,每次都會傷到腿,但不得不說它提供了出色的側向支撐。
冰雪感受 高爾夫R更從容為了保證必要的安全,95%以上的冰雪試駕都開啟了ESP。雪的附著力很低,高爾夫r和蒙克酷r的體驗都是在這個場地進行的。
全油門起步時,四輪驅動的高爾夫R與前身西洛克R明顯不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高爾夫R的前輪和后輪軸輪都有驅動力,而前身西洛克R也很合理,只是前輪在轉彎。但由于路面附著力有限,兩車都出現了打滑,但很明顯,前后軸都有驅動力的高爾夫R起步更為從容,而前身賽洛克R則出現了嚴重的打滑,受到ESP的限制。這時起步的關鍵是避免在高扭矩輸出的情況下稍微慢加油。
起步后,兩車在一條直線中間加速沒有區別。2.0TSI發動機結合6擋DSG的動力直接傳遞給車輪。但由于路面附著力較低,會存在輪胎打滑的現象,ASR驅動的防滑器會時不時介入,限制動力輸出,從而恢復輪胎附著力,減少打滑。
緊急回避是幾乎每個現場試駕會都會安排的項目。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駕駛高爾夫R避讓,由于ESP沒有關閉,系統判斷是在方向行駛時打滑,ESP的快速介入首先抑制動力輸出。因為地面附著力很低,需要配合有效的制動才能成功避開樁筒,否則無論是兩輪驅動還是四輪驅動肯定會滑出。
項目的設定很簡單,主要是熟悉技術動作,在雪地里找到轉向、速度、剎車的關系。這只是熱身,接下來的“自習課”才是真正的練習和訓練。
這種所謂的“自習課”,就是在各個彎道的冰雪賽道上自由駕駛,在反復跑圈的過程中體會雪中駕駛的感覺。下面關于操控的介紹重點是高爾夫r。
打開ESP,在雪地上慢慢嘗試。就像在干燥的路面上行駛一樣,也要遵循內外轉彎的原則,盡量減少彎道中的打滑,因為直線永遠是最短的距離。在直道上進入彎道前要踩剎車,控制好進入彎道的速度。如果剎車位置太晚或者你只是貪圖速度,那么彎道側滑是一定的,但是ESP會主動幫你把車拉回來,它的動作非常明顯果斷,剎車也會毫不猶豫,但是在這個時候,你也會失去一部分離開彎道的驅動力。
即使有ESP的幫助,也要時刻把注意力放在角落里。由于地面附著力低且不平整,車輛在彎道中隨時都有可能打滑。正確的做法是眼睛盯著自己想去的方向,也就是賽道的方向,而不是跟著車頭的滑動方向漂移。此時,應根據汽車的狀態校正方向。
轉向不足的糾正方法:首先按照推頭的滑行路線行駛,此時抓地力會恢復,然后反向行駛使汽車回到正確路線。如果一次失敗,可以反復糾正。
轉向過度的糾正方法:立即反轉方向進行糾正。
如果你想嘗試漂移或在拐角處滑行,那么ESP會礙事。每當你開始滑行并試圖沖出彎道時,ESP會毫不留情地切斷油門并剎車。因此,只能關閉ESP。關閉后可以繼續加油,幫助你在彎道滑行時走出彎道,但也很難糾正身體。
車身校正后會加油彎出,更多的動力傳遞到后輪軸。這就是這種四輪驅動系統的特點。高爾夫R稍微偏向后驅。此時不要瞬間集油或猛打方向,保持油門開度,線性調節油門,注意車輛滑行側使車頭及時指向調節方向的彎曲中心,做出更加華麗流暢的漂移動作。其實在冰雪中行駛的關鍵是跟著車的感覺走,而不是使勁拉,需要的是欲擒故縱。
四輪驅動高爾夫R只要握著油門平穩過彎,轉彎時就相當從容。關鍵在于正確的身體姿勢矯正和油門力度。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利用手剎在合適的時機調整車頭的轉向,但這確實需要長時間的練習。
Scirocco R在整個活動中扮演配角。它在冰上顯然比高爾夫r更不安分,腳底下細微的細微動作會立即以打滑的形式反映在前輪上。這時,ESP會毫不猶豫地介入。冰面上馬力大的前輪驅動的腳必須足夠線性和細膩。轉彎時,推頭的特點比較簡單,需要反復進行矯正動作。所以,如果你的動作不夠熟練,腳下沒有什么太精準的東西,那么S擋顯然不適合任何車。
總結:
我保證高爾夫R和西洛克R的車主這輩子基本不會這樣開車。所謂的特訓營,其實就是給我們展示高爾夫r的全時四驅系統,簡單的雪地試駕之后,我就能感受到兩輪驅動和四驅的區別。在濕滑的路面上,四輪驅動高爾夫R的行駛穩定性要優于前身賽洛克R。即使未來無法滿足這種極端路況,至少我們通過冰雪路面上的駕駛體驗有了一個好的想法。其實我無法像你在雪地里練半天那樣把我的感受解釋清楚。R系列,尤其是高爾夫R,真的是性能車粉絲的好選擇。
高爾夫R和尚酷(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R參數表>>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