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集“各路神仙” 日本摩托車市場大觀
前陣子去日本報道東京改裝展,借此機會在日本街頭拍了一些摩托車,正好趕上早春和大家聊聊,順便提醒大家,等天氣暖和了,趕緊把它們搞砸!
在談論汽車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日本摩托車的相關法律法規。首先,普通摩托車取得駕駛證的年齡相比國內放寬到了16歲,只有大排量重型機械駕駛證要求至少18歲。
第一種車型是排量50cc的助力車,也就是所謂的助力車。根據法律規定,高速公路上是不允許人走的,道路最高限速30公里/小時,部分路口需要右轉兩次。說到這里,不難理解日本高中生可以合法騎摩托車上路。
在日本,排量小于50cc的便攜式兩輪車不能算是真正的摩托車,所以普通小型車定義為排量大于50cc到小于125cc的車。優點是沒有30km/h的最高限速,沒有兩步右轉規則,人可以開車,但是這個排量范圍內的車輛還是不允許上高速。
接下來是排量400cc以下、125cc以上的中型摩托車駕駛證。好在這類車型不再局限于高速行駛,也就是說150cc或250cc的入門級車型也可以高速行駛。這讓臺灣省的騎士們羨慕不已,因為作為擁有龐大摩托車群體的臺灣省,當地法律要求排量要達到250cc以上才允許上高架或者高速行駛。
此外,由于兩輪不同于四輪的特點,日本的摩托車可以配備ETC裝置,以避免騎手在高速付費時驚慌失措或耽誤其他社會車輛。
在mainland China,摩托車的法律要求是車輛最高時速不得超過70公里,車速不得超過80公里/小時,并且要在最右側無人的車道上行駛。但是大陸各省有自己的規定,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允許摩托車高速行駛。騎行者應遵守當地交通法規,理性騎行。
最后一項是排量400cc以上的中大型摩托車駕駛證。要獲得這個級別的摩托車駕駛證,你需要年滿18歲。還有自動或手動模式的分類。對于中重型摩托車駕駛證,駕駛員可以選擇AT或MT車型。就像我們的汽車駕駛證一樣,MT車型不能用兩輪AT駕駛證駕駛;否則允許,但重型摩托車AT駕駛證排量限制在650cc以下。當然,你可以用這種駕照駕駛任何類型的車輛。
此外,東京都警察局、日本自動車聯盟和日本兩輪車普及安全協會都有不同級別的摩托車駕駛培訓,包括與人一起進行駕駛技能培訓、實用的道路騎行安全指導,甚至不同種類的摩托車比賽。
然而,即使在如此完美的摩托車騎行環境中,也有令人不安的一面。比如在日本考摩托車駕照要花更多的錢和時間,日常騎行的時候很難找到停車位。要知道在日本社會,馬路上的摩托車一定要停在正規的停車場。另外,我們應該遵守日本各地區某些路段和時間對摩托車的限制。所以,營造良好的騎行環境,不僅僅是開通摩托車路權這么簡單的事情,而是要落實符合當地交通環境的相關法律法規,否則就會一塌糊涂。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日本社會的摩托車。由于拍攝時期在冬季,拍攝地點僅限于東京地區,拍攝是在其他業余時間進行的,所以文中呈現的車輛并不能完全代表日本摩托車市場的現狀,只談拍到了什么。我會根據摩托車分類給你看,看看他們的摩托車市場是什么樣的。
小型滑板車
不可否認,滑板車絕對是摩托車中最方便甚至是最舒適的車型,所以不難看出一些摩托車用戶龐大的國家,其中滑板車的數量占據了領先地位,當然日本也不例外。現在無論摩托車還是汽車,廠商發展都非常快,和五年前的產品相比會有質的飛躍。然而,在全球四大摩托車制造商的日本,90年代生產的二沖程滑板車依然不少。
日本不同類型摩托車介紹中型踏板車/小排量跨騎自行車/大排量摩托車
比如本田迪奧系列,喜歡摩托車的朋友應該不會不熟悉這款車型,它曾經是國內小排量水車當中最暢銷的車型。二沖程49cc發動機,車輛緊湊,動力充足,可改裝。在變速箱中簡單更換普利茲克和普利茲克后,就可以直接得到車輛的提速或變速。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過硬的品質,不然你不會看到2021年90年代生產的本田迪奧。
還有一款滑板車值得一提,本田三輪滑板車陀螺雨棚/陀螺X。也許我說“不倒翁”大家都會很熟悉。這是一款三輪滑板車,自1982年問世以來一直使用49cc小排量發動機。只是因為排放法規的要求,本田在2021年為“不倒翁”更換了更環保的單缸四沖程水冷發動機,排量不變。去過日本的朋友可以觀察一下,如果注意的話,很多店鋪都會用本田不倒翁作為自己的工作用車,尤其是著名的水產市場筑地市場,簡直是不勝枚舉。我猜是因為這款車在使用方便的情況下,裝載能力更強,行駛穩定,所以一直深受日本消費者的喜愛。
中型踏板車
讓我們來看看中小型踏板車。普通車型離不開雅馬哈N-Max、鈴木天波、本田Forza。另一家日本廠商川崎幾乎沒有滑板車的發展歷史,所以這個品牌的代表車型在市場上并不常見。以上三款車型不僅在日本受歡迎,在東南亞幾個摩托車國家和臺灣省也很受歡迎。中國有很多摩托車消費者在等待他們的到來,因為沒有正式介紹到大陸。
小型摩托車
400cc以下、150cc以上的微型摩托車是近年來各摩托車廠商的主要目標。摩托車車型種類繁多,重量輕,初學者容易操控。有些車型有相當大的加速和最高速度性能,加上相對較低的價格,所以它們已經成為今天所有摩托車等級中最暢銷的水平。可能是日本摩托車市場發展比較早,很多小排量入門級車型的主要用途幾乎都是作為日常運輸和偶爾游玩的狀態。
但是,我分析日本人并不是所有小排量摩托車都注重日常通勤。他們喜歡越野車和森林自行車,就像喜歡有軌電車或仿摩托車一樣。主要是這兩種類型的車輛大多都配備了小排量發動機。在此基礎上,整車重量更輕,通過性能出色,可玩性更高,又不失代步功能,所以即使在城市,也能看到很多人騎越野或林道摩托車。
中型和大型摩托車
所謂的中大型摩托車,通常是指排量在600cc以上的車輛,但按照目前的市場細分,我認為400cc也可以算作中型摩托車的入門排量。在日本摩托車市場,相比小型車,這類車型會有趣得多,也就是說,中大型摩托車上的騎手更注重兩輪車的乘坐目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更大的排量和充沛的動力表現會讓熱愛摩托車的人時刻享受速度帶來的快感。但是摩托車的加速和最高時速越快,其他自然方面的表現就越好,比如減振和制動性能就遠高于小排量車。
另一類以享受為主,交通為輔的中大型摩托車是哈雷戴維森系列車型。我覺得這是一個全世界都認可的大型巡航摩托車品牌,到處都有一大群獨立粉絲。全球摩托車市場似乎有兩種類型的摩托車人群,一種是兩輪騎手,另一種是哈雷騎手。
除了日本摩托車廠商推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大排量摩托車,類似于鈴木GSX系列、川崎忍者等四大知名品牌,我們不妨看看上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八九十年代生產的一些經典車型。在日本相關政策允許老爺車上路的情況下,很多騎士一方面是為了情懷,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汽車真的經久耐用,很耐看,然后得益于良好的售后環境,造就了很多老爺車、仿賽、復古摩托車。
總結:
日本的摩托車發展較早,雖然整體環境不錯,但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即便如此,日本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宣傳他們的安全。他們認為摩托車在交通事故中的死亡率顯然很高,但不可能毀了兩輪世界的未來。畢竟相比之下,發展摩托車利大于弊,所以日本政府仍在不斷向社會宣傳如何提高摩托車的安全駕駛技能,分析事故原因,從根本上降低事故發生率和嚴重程度,從而開創積極正確的摩托車發展方向。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