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大于理性 試駕北京奔馳GLA 260
每個人在生活中的主觀情感因素的催促下,一定都曾試圖做出理論上或客觀上并不那么合理或完美的選擇。在與北京奔馳GLA(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260 4MATIC運動版相處的這幾天,已經習慣了感性戰勝理性的事實。
●外觀
奔馳G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A級 2015款 GLA 260 4MATIC 運動型車型首頁 | 參數配置 | 圖片 | 口碑 | 車型報價廠商指導價39.80萬外觀雖然是一個很個人化的東西,但是大多數人對于SUV車型的外觀在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個相對統一的認識。所以不難理解,為什么很多人第一眼看到GLA的時候,都是以負面的態度看待它——這能算是SUV嗎?
確實很像加高的奔馳A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轎車,有一種跨界版A級轎車的感覺。GLA的最小離地間隙為204mm,在紙面上通過性比A級好很多。
整車外觀最讓我喜歡的是這款非常懂事的19英寸AMG輪圈。GLA采用防爆輪胎,所以備胎不會出現在車內。
如果拋開我們頭腦中固有的對SUV車型外觀的“理性”理解,GLA依然是一款高價值的緊湊型SUV。有了奔馳最新的家族式設計和一套比較越野的運動,GLA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室內裝飾
雖然也是“娃娃工程”,但這一套與A級車幾乎一模一樣的內飾,并沒有引來那么多口水。原因很簡單——漂亮!
奔馳全新的內飾設計征服了一大批消費者,再加上一貫出色的做工,坐進車內體驗后,“設計師偷懶”的想法被車內的精致感趕走,理性思維再次被擊敗。
然而,這個內飾并不完美。比如原本看起來像是后期安裝的中控屏,邊框依然在2.5cm左右,我們生活中使用的電子設備屏幕越來越大越來越小,年輕人對這種“復古”的設計不是很接受。
●配置
相信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到國產車時最擔心的一件事就是簡單匹配。今天我們的車和進口GLA 260 4MATIC車型相比,在配置上確實有幾處調整,包括后排出風口、副駕駛座椅電動調節、后排中央扶手等。從個人角度來說,還是挺適合中國人胃口的。然而,一輛近40萬輛的奔馳不提供自動空調節,還是挺讓人不爽的。畢竟它的主要競爭對手X1和Q3都有配備。
但在這幾天的體驗中,我們發現后排出風口的實際功能并不是特別明顯——出風口太小,即使前排將空風量調到最大,后排出風口依然在輕輕吹風。從理性的角度來看,進口車型在這里設置的儲物間空更實用。
●空
最后,GLA在乘坐空房間任性了。GLA的騎行空表現與A級大致相同,前后頭空和第二排腿空都不是特別寬敞。如果你選擇SUV是為了獲得比轎車更大的車空房,恐怕GLA不會是你的東西。我們把結婚生子的事情留給七輛越野車吧。
動力充沛/懸架響應迅速●公路駕駛
大功率M270發動機的211馬力和350牛米推動了一輛僅重1567公斤的緊湊型SUV,堪稱“大馬拉車”的典范。但想要享受到酣暢淋漓的加速感,首先必須提前與7速雙離合變速箱“溝通好”。
與大多數奔馳汽車一樣,當掛D擋時,變速箱默認將處于E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變速箱將處于懶惰狀態。當你在巡航時深踩油門,大概需要一秒鐘的時間來“思考”——駕駛員是否誤踩了油門?之后,它將降檔以加速車輛。這種設定非常適合一些成熟穩重、駕駛極其理性耐心的奔馳車主,但GLA的目標群體多是我這樣的年輕人,上車時最好切換到S模式。
這一次,可以算是解鎖了車輛的封印——變速箱進入戰斗狀態,換擋時機被延遲了很多,降擋的熱情是“隨踩隨降”。油門的響應也得到改善。當你以2000轉/分以上的速度踩油門,發動機會立即爬升到6000轉/分,這樣可以在三擋前提供一定的推背感。但是如果長時間沒有激進駕駛,變速箱還是會升到高擋,發動機轉速會降到2000rpm以下。在2000轉以下的區間,GLA有點弱。即使地板上了油,也需要十分之幾秒鐘才能走出這個區間,進入爆炸狀態。為了擺脫這種“有血有肉”的檔位,我更喜歡將變速箱切換到M檔位,用手中的換擋撥片來控制檔位。
這個時候就會有人站出來說,這么多奔馳車主沒事干怎么能追求速度和激情?不知道具體有多少,但對于一輛在0-100km/h加速測量7.52秒后就能進入“準小鋼炮”范疇的車來說,理性對待是不是有點浪費?而且感覺很棒的運動方向盤一直誘惑你進入戰斗狀態,你很難抱著想要體驗速度的心情。
最后,穿孔制動盤提供了非常好的制動性能。在我們之前測得的100-0km/h剎車中,GLA 260只用了36.05米。在幾天的試駕過程中,非無摩托車城市的交通狀況也讓我多次體驗到突然剎車的感覺——汽車向前傾斜不明顯,汽車突然剎車時會自動加大制動力度。
●越野性能
忘了之前提到的試駕是在呼倫貝爾草原舉行的——就在不到一個月前,我剛剛在這里完成了森林人(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試駕,所以當教練說我們要在草原進行越野體驗時,我就知道“跑拉力賽”的時間差不多了。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款GLA的四驅結構——它上面的四驅系統是基于前身平臺的適時四驅系統,假設能力應該是比較一般的。但強大的4ETS電子滑動限位幫助其及時有力地鎖定打滑車輪,這也加強了整個四輪驅動系統的能力。在我們的測試中,它成功通過了前兩個和后三個滑輪組的測試。
這幾天草原一直在烈日之下空,車轍路基本干硬,對GLA來說不算太難。路上偶爾會有水坑或小泥塊。我只需要保持油門開著。GLA充足的動力和電子限滑系統可以讓車輛輕松通過。所以我主要體驗了它在這個“天然搓板”路面上的懸掛性能。
GLA采用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懸架組合,但后懸架的下臂采用了鋁制部件,理論上可以增強懸架的響應速度。當我是駕駛員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GLA懸掛相當扎實,在路面傾斜起伏的情況下,車輛依然能處于“緊繃”狀態。然而,當我坐在后排時,堅硬的減震設置讓我在顛簸的越野路段感到有些痛苦。
結論:
試過這個GLA,可以說是好評如潮。它的外觀和內飾都足夠吸引人,車輛的動力性能也非常出色。能定義為好車嗎?這就要回到我們的話題了。我想如果你打算買GLA 260 4MATIC運動版或者已經買了,那么我猜你通常是一個非常情緒化、脾氣很真的人。換句話說,這些人敢于追求個性,做出他們認為正確的決定。因為如果我們從理性的角度來看待這款GLA 260 4MATIC運動版,它的實用性確實和現在流行的7座SUV不一樣。在駕駛方面,如果你是一個保守的司機,這款大功率M270的動力有點過了,車系中的GLA 220已經可以勝任了。還有一種情況,如果你只是喜歡GLA的外觀,想擁有一款豪華品牌車型,那么GLA 200更值得推薦。畢竟最低的GLA 200動感型官方指導價只有26.98萬元,加上終端優惠,是一個比較劃算的選擇。作為導購編輯,我真的不會強烈推薦這款GLA 260 4MATIC運動版。畢竟在目前國內消費者對綜合車需求較大的環境下,預算在40萬左右,可以重新考慮。當然,除非你也有比理性更敏感的真性情。
車型參數配置表>>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