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mm意味著什么? 奔馳GLC加長的背后
從近兩年的一波新車來看,奧迪Q2 L/Q5L、途觀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雷克薩斯R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等都選擇加長自己的SUV。顯然不僅僅是汽車,現在SUV加長已經成為常態。很久以前就有報道奔馳GLC(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加長的消息。是的,它的軸距直接加長了100mm,但是這意味著什么呢?
● SUV加長是常態。
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比較喜歡長軸距的車型。為什么中國人小,而歐洲車引進中國卻要加長?這個話題引起了很多熱烈的討論。其實身高并不是直接相關的,而是綜合因素造成的。比如中國人均車少,后排空利用率高;國內外路況不同。歐洲街道狹窄,國內街道相對寬敞。國內外消費者的不同審美等等。
國產加長車型更受歡迎,不僅是轎車,SUV車型也是如此。當你身邊的競爭對手都長大了,如果你不想處于“一個矮子”的境地,那么對于合資車企來說,加長似乎是國產化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奔馳在轎車上已經有很多長軸距車型,但在SUV上加長還是第一次。作為國內消費者最青睞的奔馳SUV,奔馳G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C是同級別豪華SUV市場的中流砥柱。但是,讓我們看一下當前GLC及其競爭對手的測量結果的比較。
通過以上數據,你會發現,相比同級別的競品,奔馳GLC的尺寸基本沒有優勢。另一方面,競爭對手奧迪Q5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通過加長車身長度和軸距,已經大幅領先友商。站在車組里,GLC顯然壓力很大。
加長車型的目的無疑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后排空空間,那么車身長度在哪里呢?其實它們基本都集中在車身的后半部分,也就是B柱后面。軸距加長后,B柱后面的乘客艙也需要相應更換。因此,這將面臨一個問題。軸距從2873mm拉至2973mm,車長從4661mm拉至4765mm。體態如何保證不失去原有的魅力甚至變得更加優雅?
●汽車如何優雅地加長?
加長容易嗎?直接加寬B柱真的不難,但是...我們來看看下面兩個例子!
顯然,直接加寬B柱的位置是最簡單的。車身后半部分基本不需要任何改裝,也就是說后門、后側壁、后翼子板等沖壓件完全不需要重新打開,從R&D和制造成本來說也是最低的。但缺點是這樣的“生拉硬拽”會讓身體失去完整性,線條不再流暢。
這個問題拋給了位于北京朝陽區望京東路的奔馳乘用車中國R&D中心。更具體地說,這個問題被移交給了R&D中心梅賽德斯-奔馳的設計總監休伯特·李·李·桓伊。
GLC并不是奔馳第一款國產加長車型。奔馳擁有豐富的C級和E級經驗。相比C級,奔馳E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加長需要更多的精力。由于B柱后部加長,后門也要加長,但門過長會影響開關的便利性,所以E級不得不重新優化車門結構。
回到SUV,由于GLC本身設計了獨立的三角窗,車門的造型沒有太大變化,只是加長了。GLC的長軸距版不僅加長了后門,而且D柱的位置也明顯增厚。這兩部分很好地吸收了加長的距離。屋頂輪廓和窗戶輪廓基本沒有明顯區別,所以看起來更自然。
空很實用。從造型來看,已經過了設計總監級別。那么GLC可以加長嗎?答案是:不會!雖然只有軸距和車身發生了變化,但它面臨著類似的情況。性能、操縱穩定性、安全性、NVH噪聲和振動,甚至空空氣動力學都需要重新驗證。
國產加長車型還要面臨什么?●國產加長車型還得面對什么?
一般來說,懸架結構不會隨著軸距的增加而改變。但是隨著整車底盤參數的完全改變,車輛的重量也會增加。為了使車輛仍然具有優異的操縱穩定性和舒適性,作為車輛四肢的懸架系統進行重新優化是不可避免的。
與標準軸版本相比,長軸版本的彈簧剛度系數由于車輛重量增加而進行了調整,也就是說使用了更強的彈簧。減震器呢?答案是完全沒有變化。誰來決定變化和不變的結論?一方面取決于實驗室里的R&D工程師,另一方面取決于路試工程師。
路試,聽起來就像開著一輛全國人民都沒試過的新車,然后去公路旅行會走遍全國,玩得很開心。事實上,這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首先,路試場地往往選擇環境極端或有代表性的路況區域。
奔馳也不例外,每一款國產新車都要經歷這樣的磨難,高溫、寒冷、高海拔、各種路況的適應性測試不能少。但在長軸GLC的路試中,奔馳選擇了車企路試較少的四川成都。難是因為川梅子好看,火鍋好吃嗎?
從山腳的平原到四姑娘山最高點,只用了我們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急速的海拔升高,讓我們的身體產生了強烈的高原反應,這對于路試工程師來說是很常見的。海拔變化越快,空氣體中氧濃度變化越快,所以發動機性能的變化越明顯。
奔馳將根據不同車型提供184馬力/211馬力/245馬力三種最大功率調節,分別對應GLC 200 L、GLC 260 L和GLC 300 L。我們測試的車型是GLC 300 L,在海拔近四公里的山路上依然沒有讓人感到動力弱。
奔馳GLC長軸版和標軸版均采用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可通過調整軟件參數實現不同情況下的不同助力。要達到理想的手感,需要有經驗的工程師在封閉的測試場改變參數,反復測試驗證,甚至在校準過程中需要一點運氣。通常,一條數據需要工程師連續工作幾天。但無論如何,最終的車輛驗收階段還是需要在實際道路中進行主客觀驗證。
總結:
在我們買新車之前,它經常進行10萬公里以上的路試。雖然GLC長軸版在很多結構、配置、功能上與現在的標軸GLC相似,發動機、變速箱也沒有變化,但在國內還是需要“走遍千山”,幾乎要經歷國內消費者可能遇到的每一個路況,才能模擬真實的用車場景,高溫、寒冷、高海拔等極端環境。在道路耐久試驗過程中,GLC長軸版和標軸版在底盤調校方面并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沒有差別就是最好的狀態。也許奔馳只是希望它的空空間大一點。
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