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安全結構的秘密 愛唯歐整車拆解
如何保證小型汽車在碰撞事故中能為乘員提供盡可能多的安全保護,一直是困擾工程技術人員的難題。由于固有的“車身造型”限制,小型車往往需要在車身安全結構和被動安全系統上多下功夫。
汽車出廠后,車身表面有車身覆蓋物。當你坐在車內,你能看到和摸到的是內飾,而白色的車身夾在它們之間,往往消費者很難看到的是一輛車的骨架。更形象地說,它類似于支撐人體的骨骼。車輛的所有部件都直接或間接地以白色安裝在車身上,其結構設計也決定了車輛在碰撞中的安全性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通過拆解小汽車愛威歐,車身結構及相關零部件是如何設計的,以保證乘客的安全。
●車身安全設計理念
當它的“皮”和“身”被一層一層剝開,身體骨架就會清晰地浮現在你面前。其實對于小型車來說,由于車身比較短,在碰撞后汽車前后部吸能區域塌陷的同時,需要保持一定的剛性,也就是相對“硬”,這樣碰撞才不會對乘員艙造成損傷。當然,如果吸能區太硬,碰撞中的能量最終會傳遞給乘員,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如何平衡“軟”與“硬”的關系,往往是車身設計中非常棘手的問題。
此外,如何將這種能量在一點被擊中后傳遞到全身,也就是分散式可折疊車身的設計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對于折疊面積相對較窄的小型汽車。在潰縮區耗盡的極端碰撞情況下,高強度客艙是車內乘員的最后保障,客艙的設計要足夠“硬”,防止任何物體侵入客艙。了解了這兩個原則之后,我們就更容易理解車身設計的原因了。
●雙前防撞梁同時具有行人保護設計。
兩個車身縱梁從前防撞梁延伸到汽車后部。這兩根縱梁可以說是整個車身的“中流砥柱”。它們一方面起到支撐車身的作用,另一方面用來分散沖擊能量,抵抗車輛縱向碰撞時車身的變形。
愛歐的前防撞梁用螺栓固定在車身上,以便快速更換。副車架上設計有行人保護防撞梁,與主防撞梁在同一垂直面上。在更深的塌陷中,副車架可以有效地向車身傳遞能量。
●發動機為下沉式設計,不建議安裝發動機護罩。
防火墻的位置設計了加強梁,可以減少極端碰撞中發動機等部件侵入乘員艙。在發生碰撞時,愛衛鷗的設計理念是讓發動機下沉,這種設計也是為了減少對乘員艙的侵入,所以不建議愛衛鷗車主安裝發動機下護板。
●雙后防撞梁設計
兩個鋼梁,內部和外部,設計在車輛的后部。外部防撞梁用于抵抗低速碰撞中的沖擊。在高速碰撞中,當外防撞梁因吸能而完全變形時,內防撞梁可以進一步抵抗車尾變形,將沖擊能量分散到兩個主縱梁上。
可潰縮式轉向柱和剎車踏板●六個底軌和兩個“工字梁”確保了乘客艙的絕對牢固性。
乘客艙通常不會用作塌陷的能量吸收區域,因此其設計應足夠堅固,以確保車內乘員的安全。同時,在幾乎沒有塌陷區域的側面碰撞中,乘員艙的牢固程度往往決定著車內乘員的生存希望。
燃油箱區域有兩個主縱梁。同時,為了加強這一區域的強度,工程師設計了三根橫梁,以確保油箱在激烈碰撞中的安全。
●天窗不影響車頂強度。
當發生側翻事故時,汽車的重量加上運動時產生的加速度會很大程度上作用在車頂上,因此其支撐強度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與A、B、C柱有關,還與車頂上的鋼梁密切相關。但是,有沒有天窗對車頂的強度沒有影響,因為它不是用來承受事故中的沖擊力的。
●可折疊轉向柱和制動踏板
如今,許多車型都配備了可折疊轉向柱和可折疊制動踏板。因為這兩個部件與駕駛員直接接觸,在事故中也會對人造成最直接的傷害。
在正面碰撞的情況下,雖然會有安全帶約束駕駛員,但巨大的慣性仍然會導致駕駛員有一個向前的動作,這個動作會通過氣囊傳遞到方向盤上。根據受力情況,這種巨大的沖擊力往往會對駕駛員的胸部造成很大的傷害。如果轉向柱能夠塌陷,那么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一些沖擊能量,從而減少對人的傷害。
可折疊制動踏板的最初設計意圖與可折疊轉向柱完全相同。車輛發生碰撞的瞬間,會有強大的沖擊力通過剎車踏板傳遞到駕駛員的右腳,并且這種沖擊力會隨著車輛自身的行駛速度呈幾何級數增長,人體骨骼往往無法承受這種負荷,從而對右腳造成嚴重傷害。當事故發生時,可折疊的制動踏板會彎曲,即來自汽車前部的沖擊力會被有效釋放,以減少對駕駛員的傷害。當然,這種設計是單向的,所以你不用擔心在正常行駛中大力剎車時剎車踏板會被踩斷。
●乘員約束系統
車內的裝飾面板通常讓我們不清楚安全帶或兒童座椅接口如何有效地約束乘員。拆下這些裝飾板,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約束系統通過高強度螺栓或鉚接與車身固定在一起。發生碰撞時,安全有效的約束系統會牢牢約束車內乘員。
●神秘的安吉星模塊
通用安吉星系統集成了導航、人機交互、救援、防盜等功能。駕駛員通常只注意后視鏡上的安吉星按鈕,但其核心模塊未知。在這次拆解中,我也發現了這個傳說中的“黑匣子”。如果被盜,車輛定位搜索功能將失去作用。當然,它的位置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但如果你是設計師,出于最安全的考慮,你會把它安裝在車內的什么地方?
總結:
車輛被動安全系統的核心包括高效的可折疊車身設計、高強度的乘員艙和完善的乘員約束系統。了解了車身安全的設計理念和原理后,就不難理解這些橫梁和車身上的一些輔助加強部件的設計初衷了。雖然小型車在碰撞事故中存在固有的缺點,但通過結構優化和高強度材料的應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車輛的安全性能。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告訴你車輛相關部件的未知秘密,敬請關注!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