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設計師烏琳高娃加盟初創飛行器公司
烏琳高娃,奔馳歷史上第一位中國女設計師,也曾擔任通用汽車中國前瞻設計中心設計總監。她經常被稱為“中國的海倫·羅澤爾”,甚至在意大利都靈的汽車博物館,她的名字也被刻在一面匯集了世界頂級汽車設計師的墻上。在幾乎完全被男性占據的汽車設計領域,她用不懈的努力和鮮明的女性視角創造了屬于自己的世界。
如今,她毅然離開了馳騁多年的土地,加入了一家創業企業,那就是“無人機”。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家成立僅三年的“無人機”公司的神秘背景是什么?我們必須從頭開始。
●事業是由錯誤開始的
與許多設計師的經歷相似,烏琳高娃最初的愿望不是工業設計,而是時裝設計。1995年進入原“中央工人美院”,現為清華美院。一次偶然的機會,她進入了工業設計系,參加了“中國未來汽車”設計大賽。本次大賽的評委來自世界知名汽車廠商和汽車設計供應商,如大眾集團、戴姆勒集團、豐田集團、賓尼法利納等。當時,中國女孩的名字已經被評委記住了。
大學畢業四年后,導師建議她向Harald Leschke請教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德國設計師的幫助下,烏琳高娃起身前往德國繼續深造汽車設計。獲得碩士學位后,他成功加入戴姆勒集團,成為梅賽德斯-奔馳首位中國女設計師。
●從“美女設計師”到“女設計師”
可以說,她在德國和奔馳的學習和工作經歷,讓她從一個“設計生”迅速轉變為一個成熟的設計師,她自己的創造力也在這期間開始顯現。奔馳離開后,烏琳高娃開始在汽車設計圈施展才華。
然后在2021年,她回到中國,擔任通用汽車中國前瞻性設計部的設計總監。十年的設計經驗讓她脫下了別人給她的標簽。這時,烏琳高娃的魅力依然如故,但它不再只是一個“美女設計師”。
無論是打造動感的跑車造型,還是更貼近生活的家用迷你電動車,即使沒有成熟品牌的加持,烏琳高娃依然可以通過設計讓自己的作品抓住用戶的眼球。
●離開舒適區,飛向“自我實現”
正如馬斯洛需求理論所說,人類在滿足生理、安全、社會交往和尊重的需求后,往往開始追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對于擅長用畫筆和感性思維重構世界的設計師來說更是如此。
于是,在BAIC新能源工作了兩年后,烏琳高娃決定離開已經成為“舒適區”的汽車行業,重新開始自己從未涉足過的飛機領域。她選擇加入一家不知名的中國飛機創業公司——逸飛智控。
●這家飛機公司到底是做什么的?
在很多人眼里,探索一個全新的行業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和之前工作過的戴姆勒、通用、BAIC等大集團相比,這家名為逸飛智控的創業公司似乎并不是很出名。
與我們之前熟悉的DJI等國產無人機廠商不同,逸飛智控一直致力于“噸位有人駕駛直升機的無人化改造”。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現有的有人駕駛直升機產品,通過增加一個能夠無人駕駛的“大腦”,最終實現無人駕駛飛機。
作為一家以科技為基礎的創業公司,最終目標是能夠從零開始創造出一款不為任何人而生的產品。隨著烏琳高娃的加入,似乎正準備從“轉型”向“設計”轉變。
在大多數人眼里,像烏琳高娃這樣既有話題又有實力的設計師,即使留在汽車行業,也絕不會缺少發揮空的機會。但對她自己來說,這款全新的飛機產品顯然更具挑戰性。它不僅需要汽車產業的積累作為基礎,更需要開放的思維和創新。一方面是齊飛有才華有價值的汽車設計師,另一方面是實力和財力兼備的國企背景創業公司。這個組合未來會碰撞出什么樣的作品和火花?讓我們拭目以待。
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