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英提案:促進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于3月5日在北京隆重開幕。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重點,提出了《關于完善新能源相關法律法規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建議》。
這是王鳳英代表連續第二年提出新能源汽車相關建議,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今年,王鳳英代表主要圍繞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呼吁從法規政策層面構建公平競爭、統一標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環境,理順新能源汽車全生態鏈發展環境。
眾所周知,近年來,在國家宏觀政策的引導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累計產銷量突破100萬輛。2021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也基本建立,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但也要看到,地方政策環境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建立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因素,對產業下一步發展的不利影響日益明顯,亟待推動和改善。
王鳳英代表認為,阻礙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不利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地方保護仍然存在。設立地方目錄或設置高于國家標準的技術要求,對想進入當地的國外新能源汽車企業設置障礙的現象屢禁不止,使得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優勢無法發揮,產業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
其次,地方政府在購車過程中提供現金補貼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政策的不連續性和不完善性影響了企業的終端管理決策,扭曲了資源配置效率。
三是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便利性有待提高。不同的充電運營商還在打自己的仗,用戶很難自建充電樁。
因此,王鳳英代表呼吁,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由政策驅動向政策驅動、市場驅動轉變的關鍵時期,中國應構建公平競爭、統一標準的市場環境,理順新能源汽車全生態鏈的發展環境一方面,中央政府有必要修訂完善相關政策,加強監督問責。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要轉變行政思維,簡政放權,調整政策重點。
王鳳英代表提出了以下具體建議:
一是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的相關精神,檢查地方政府設置的不合理的地方準入制度或備案制度,努力構建國內統一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讓中國汽車企業抓住發展窗口,進一步增強實力。
二是研究調整汽車產業稅收結構,逐步提高汽車使用維護稅,降低生產購買環節稅,從根本上改變地方政府為地方企業提供保障的做法。
三是明確要求地方政府在購車過程中不得提供現金補貼,鼓勵地方政府將購車補貼轉為使用過程中的補貼,如電費補貼、高速公路通行費補貼等,并將補貼直接支付給用戶。
第四,鼓勵地方政府設立專項資金,用于電力容量不足的老舊小區改造和充電樁設置帶來的改造費用,為充電樁進入小區掃清障礙,方便更多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
第五,地方政府應轉變管理思路,改“替用戶做選擇”為“助用戶做選擇”。進一步簡政放權,政府管理的重心從事前轉向事中、事后,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