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揚:建議新能源補貼延續2021年標準
中國汽車市場連續兩年下滑,引起了業界對中國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注。然而,中國電動汽車百強委員會副主席董陽堅信,環境、能源、交通等外部約束無法阻擋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1月11日,在百人委員會年度論壇上,董陽回答了業界關于中國汽車產業前景的提問。他的觀點一如既往的犀利,我們摘錄如下:
中國電動汽車百強委員會副主席董陽
1.中國汽車市場仍有較大增長潛力,目前銷量下滑主要是需求端問題。除了2.5億輛汽車,中國目前還有1億輛摩托車和3億輛電動自行車用于個人交通,未來將升級為汽車。
2.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連續多年告別高速增長,比2021年規模減少數萬輛。主要因素是補貼回落過快,國家補貼加土地補貼下降幅度高達75%。中汽協對電動汽車廠商的研究結果顯示,補貼降低后,各類電動汽車毛利率均為負值,大部分車企將電動汽車產銷保持在必要的低位。同時,傳統電動車價格的下降也增加了電動車的成本壓力。
第三,在一段時間內,完成積分任務是車企的準則。雖然國家實行了嚴格的“雙積分”政策,但當毛利率為負時,所有生產企業都會考慮購買積分來滿足政策要求??梢灶A見,兩三年內,汽車廠商投放市場的電動車數量不會超過積分要求。
4.中國電動汽車技術的進步速度并沒有因為補貼的下降而放緩。2021年上市的電動汽車新品大部分已從“油改電”轉向專為電動汽車設計的新設計,整體性能普遍提升。電池成本也降到了每瓦時0.6-1元。企業對電動汽車安全問題的認識和控制也有了很大提高。可以預見,2021年電動車火災事故將得到有效遏制。到2025年左右,我國電動汽車技術可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綜合成本可降至與傳統電動汽車同等水平。
5.燃料電池汽車應該可以借助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東風,形成一定的產業化規模。目不同于其他國家的發展模式,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更加強調商用車應用的技術路線。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未來的發展速度很可能取決于政府對柴油車的態度。如果政府從減碳的角度考慮,認為應該盡快淘汰柴油車,那么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會更快。
6.政府應該穩定市場預期,避免頻繁的政策變化。建議2021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參考2021年下半年標準;新能源購置稅免征政策延長至2025年,2030年購置稅減半征收。不限購、過橋免費停車等優惠政策將盡快落實。
董揚最后總結道,雖然當前中國汽車市場低迷,但中國汽車產業仍處于相當好的發展時期,并具有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條件和機遇。希望業界同仁堅定信心,努力建設世界汽車強國,為中國經濟發展和中國人民美好生活,為世界汽車產業的發展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