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需要哪些傳感器
【太平洋汽車網】目前,自動駕駛所使用的傳感器主要包括: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不同廠家會根據自己的產品,選擇不同的組合方案,同時又有所偏重,有的偏重激光雷達,有的偏重攝像頭等。本文主要介紹一下這幾種傳感器。
展開全文想要實現自動駕駛,需要通過三個階段,即感知、決策和控制。感知是基礎,沒有感知所帶來的各種信息也就無所謂控制了。因為車輛對汽車有著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控制權,所以自動駕駛汽車對外部情況必須擁有保證達到甚至超過人類感知的精確性,所以傳感器對于自動駕駛汽車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攝像頭攝像頭就像人的視覺一樣,主要就是記錄圖像,然后發送給自動駕駛系統的計算機,計算機通過圖像識別技術分析數據,進而判斷車輛周圍狀況。
攝像頭由于開發較早,開發人員也比較多,現今技術已經比較成熟,成本也降到了相當低的程度。應用中攝像頭形式包括單目、雙目和三目,根據攝像頭安裝的位置分為前視、后視、環視和車內監控攝像頭。
攝像頭可以實現眾多如預警、識別等ADAS功能,是視覺影像處理系統的基礎,此外,影像信息對于乘客來說更為直觀,在處理意外情況時,是必不可少的。
優點:成本低,技術成熟,而且能夠識別路牌、交通燈甚至是一些文字信息。
缺點:難以獲取準確的三維信息;受環境光限制比較大,遮擋、強光和黑夜等條件下,識別率比較低。
激光雷達激光雷達是目前公認的自動駕駛傳感器最佳的技術路線。激光雷達主要通過向目標物體發射激光束,然后通過計算從目標反射回的脈沖飛行時間來測量距離,以此來測算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征量,感知車輛周圍環境,并形成精度高達厘米級的3D環境地圖,為下一步的車輛操控建立決策依據。
激光雷達多安裝在車頂,通過高速旋轉,實現360度無死角監控,獲得周圍空間的點云數據,實時繪制出車輛周邊的三維空間地圖。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