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誼: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的兩大焦點
從2021年的“十城千車工程”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施十年,累計超過千億元。巨額投資也帶來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成就,即“保有量從0到300萬+”、“全球產銷量第一”。但是2021年沒有補貼的新能源汽車之路怎么辦?近日,多部門、多企業代表就新能源汽車產業2021-2035年發展規劃進行了討論。
11月26日,2019海納川全球客戶關系與市場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透露,近日,國家相關部門正在征求意見,討論《2021-203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大家主要關心的是未來新能源產業是否有政策支持,產業發展的階段性目標是否合適。
圍繞第一個焦點,即新能源汽車補貼下降甚至完全取消后,國家是否還需要對這一行業提供政策支持,徐和誼表示,行業內大多數人認為還需要政策支持,但當然這不是最終結論。他還提到,如果出臺相關政策,政策導向可能會從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轉向消費者的用車,包括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
第二個焦點是之前提出的新能源汽車未來目標是否會過于激進。今年10月,工信部發布的《規劃》草案提出了兩個階段性目標: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競爭力顯著提升,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20%,有條件的自動駕駛智能聯網汽車銷量占比達到30%;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當年汽車總銷量的40%,有條件的自動駕駛智能聯網汽車銷量占70%...這一領域也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目標過于激進,另一種認為對于新能源汽車這一新興行業,設定更高的階段目標有利于行業的快速發展。徐和誼對此表示:“我認為那些支持更高目標的人最終可能會‘贏’。我個人希望階段性目標能定得低一點,不要太激進。”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國內汽車銷量為2808.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為125.6萬輛,后者約占4.5%。實現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20%的目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另一方面,自今年6月26日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下調以來,7-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四年下滑”,同比降幅分別為4.7%、15.8%、34.2%和45.6%,且降幅越來越大。新能源汽車正經歷著從“政策導向”到“市場導向”的重要轉折點。此時,國家政策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