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里程焦慮 北京實現5公里充電半徑
2021年,在政策端和需求端的驅動下,“新基建”將迎來可持續發展,其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將成為重要一環。北京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頭部城市,建設規模保持快速增長。
北京市公共充電設施數據服務平臺E-Charging Network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共有充電設施約20.24萬個,其中私人充電樁15.34萬個,公共充電設施2.5萬個。公共停車樁比例不低于7: 1,收費服務半徑小于5公里。北京市公共充電設施已投入運營,同比增長34%;公共充電設施覆蓋率同比增長30%。
北京市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呈現由中心向外環遞增的趨勢,五環路內建設占65%。三環至六環的社會公共充電設施主要建在居民區和商業區,而六環以外的充電設施主要建在居民區、公共停車場和城市公園。
目前,北京市公共充電設施已形成快充電樁格局,快充慢充建設比例為1.8: 1,分別以60-90kW快充電樁和7-15kW慢充電樁為主。截至2021年12月,北京快速灌注樁數量較去年增長34%,慢速灌注樁增長24%。
從使用趨勢來看,充電量和充電次數呈穩步上升趨勢,受季節因素影響較大。由于新能源汽車電池冬季耗電高、掉電快,進入11月后,耗電量和耗電次數較上月增加10%以上,12月達到峰值。每日充電高峰時間為上午8: 00-9: 00,下午15: 00-16: 00,晚上23: 00-0: 00。
新能源車主對公共充電設施的需求主要是快充樁,占建設的64%,貢獻了約94%的充電功率和充電次數。平均每個快充樁的充電貢獻是慢充樁的8.8倍。
經過大量數據建模分析,發現充電站規模對充電站運營效果的影響權重最高。11-20座充電設施的充電站,運營質量提升的概率比其他規模高25%;在其他影響因素中,免費/有限停車費和服務費優惠對車主最具吸引力。
目前北京59%的充電站收取停車費,38%不收取停車費,4%限時免費。除停車費外,北京市通過《電動汽車公共充電設施運營評價獎勵實施細則》,幫助充電設施運營企業強化運營能力,降低充電設施運營成本,從而激勵運營企業降低服務成本。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