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第二次汽車下鄉政策落地這么難?
5月6日,《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公布,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這也是自1月28日汽車下鄉重啟后,推出的第一項具體政策。在此次汽車下鄉政策重啟后,增值稅下調、車企官降優惠等條件的刺激下,2019年一季度的車市依然無法止住銷量下滑的頹勢,包括鄉鎮汽車市場。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季度傳統車市低迷,同比下滑8%,鄉鎮市場下滑9%。但是,3月份傳統車市3月份整體下滑13%,鄉鎮市場下滑17%。由此看出,春節因素退出,市場低迷的特征更為明顯的是越小的城市越低迷。
圖片數據來源:乘聯會
因此,汽車下鄉政策盡快落地對接下來的汽車市場非常重要。隨著時間的推移,時至今日,距離重啟汽車下鄉已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但具體的落實政策并沒有出臺。那么,第二次汽車下鄉落地為什么這么難?
一季度市場低迷的原因
高歌猛進20多年的中國汽車消費市場已從增量轉為存量。對車企來說,三四線城市成為較好發力點。同時,越來越多的鄉鎮青年認為買車已成為剛需。
但在大經濟環境下,鄉鎮人群的整體收入增速放緩。作為鄉鎮市場目前的主流消費人群,90后鄉鎮青年正面臨著逐漸上漲的物價和高額的房貸壓力。對于購車,大多數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直接性的惠民政策,對提振鄉鎮汽車市場很重要。
汽車下鄉重啟的背景復雜
汽車下鄉的重啟,對未來汽車市場意義深遠,但此次汽車下鄉政策的實施難度更高。
在國內自然災害環境和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2008年全國汽車銷量增幅較之2007年回落達15個百分點之多。此背景下。國內提出了惠農以及振興車市的"汽車下鄉"政策,在2009-2010年針對農村市場,對購買微型汽車以及工具型汽車"以舊換新"給予財政補貼。
與第一次汽車下鄉相比,此次汽車下鄉重啟的背景更為復雜。首先,2018年汽車市場下滑直接影響了經濟走勢;其次,中國乘用車保有量已超過2億輛,短期內市場趨于飽和;二手車限遷取消,大量二手車流向鄉鎮市場。
由此看出,此次汽車下鄉,在政策制定和具體實施方面,相關部門考慮的問題更多,具體實施也會更難。
汽車下鄉重啟面臨的問題
汽車下鄉重啟,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刺激汽車市場的增長,來帶動、推動經濟上漲。不過,由于啟動背景的復雜多樣性,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都將面臨重重困難。
刺激鄉鎮市場車輛迭代
加速鄉鎮汽車迭代,是刺激鄉鎮汽車消費的重要手段之一?!秷髲U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的實施將為鄉鎮汽車市場釋放消費空間,但國三排放車輛在鄉鎮市場保有量有限。在目前鄉鎮市場當中,國四和國五排放車輛占大多數,尤其是國五排放車輛。因此,重點還是在如何刺激鄉鎮市場國四、國五排放車輛迭代。
鄉鎮市場二手車處理問題
一季度新車市場繼續呈現下滑態勢,但二手車市場依然處于爬升趨勢。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3月,全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量分別為119.78萬輛、80.73萬輛和125.06萬輛,交易量同比分別增長0.79%、1.68%和3.42%。
圖片數據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另外,根據3月29日58同城發布的《2019城鎮汽車市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由于經濟和政策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國內消費者購車趨勢呈現出購置稅減半"和"汽車下鄉"等政策;2015年10月-2016年底,對購買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實施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兩次優惠政策直接惠及終端消費者,對車市的拉動顯著。但是,這也提前透支了市場的潛力,市場的疲態在政策到期后立刻顯現。
可以說,如果不能提前考慮、處理好政策到期后市場將面臨的問題,未來市場在政策到期后依然要面臨嚴峻的問題。
總結:
市場有市場的規律,一味的刺激只能在一時看起來效果顯著,但后遺癥也會明顯。眼下的汽車行業無論是產業環境還是發展階段都進入全新時期,面臨更加復雜的環境,汽車產業發展重心也不再是單純的促增長。因此,政策拿捏需要更加精確。另外,由于各地區域差異較大,應該針對不同的地區實行不同的產業政策,因地制宜,讓政策更有針對性。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