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合資股比放開 傳統、新能源車企誰是最終贏家
汽車股比放開,這只高懸的靴子終于落地。
4月17日,國家發改委在答記者問中響起"陣陣春雷":汽車行業將分類型實行過渡期開放,2018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這些措施意味著爭論數十年、經常吵架甚至上綱上線的合資股比限制將正式開始解禁。
這一消息,并不突然。數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已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擴大開放重要講話,釋放這一備受外界關注和爭議的汽車合資股比放開的重磅消息。
股比放開,"狼"終于來了
關于股比放開的爭議,此前吵吵鬧鬧,打打停停,一地雞毛,不了了之。此前很長一個時期,管汽車相關的多個國家部委意見不一;行業協會更是站在保護民族汽車工業的立場鼓與呼——不能放開——能晚放就晚放;企業界,央企和國企顯然是不愿早放的,他們的洋婚姻最多,而民企則揚言早放早好,他們本身就是在競爭和博弈中生存的。
股比放開,大多數具有民族情結、汽車情懷的汽車人會不大舒服,傳說中的"狼"終于來了,而且很快。回首本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初中國入世前,中國汽車工業對入世的恐慌比今天的股比放開更加恐懼。結果呢?在與狼共舞、向狼學習中,中國汽車工業實現不可思議地大發展、大轉折、大躍進。更準確地說,這是中國汽車工業新一輪浪潮來了。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那個叫姓改叫開放的小伙子已到不惑之年。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在那個特殊的代意味深長地說:怕什么,天還能掉下來嗎?我今年61歲了,從我參加革命到現在,經歷了那么多風浪都熬來了,我的經驗無非兩條,第一不怕,第二樂觀,向遠看,向前看,一切都好辦。
不經風雨,怎見彩虹。從中國汽車來看,今年也將近65年,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遭遇多少曲折和磨難,才成就一個連續八年產銷輛居世界第一、連續三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居世界第一的汽車大國地位。
新能源合資項目或將受影響
從國家放開股比的領域和時間表來看,頗有智慧。關于2018年放開新能源汽車股比。中國和世界新能源汽車發展幾乎同步,處在同一起跑線,中國政府的政策、財力支持世界無二,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變道超車的優勢領域。
從江淮大眾、眾泰福特、長城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毋庸諱言,中國汽車工業還大而不強,那些名列世界500強榜前和榜上的中國車企,還是在產銷數量的上榜。如果按品牌——自主品牌數量來算則顯其小。如果再按專利、利潤及利潤率、資產回報率來算,則顯更小。這是中國車企亟待提升和突破的地方。 這些年,那些躺在自留地和小洋樓的中資企業學會和能造血嗎?在這不到5年窗口期,中國車企真的會以只爭朝夕的精神、苦練內功、自我加壓、快速趕超嗎?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