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車主們 你會擔心車輛電池爆炸嗎?
一顆電芯如果發生爆炸,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40g的TNT炸藥釋放的能量,而一顆手榴彈爆炸釋放的能量也僅相當于36g的TNT炸藥釋放的能量。
一顆顆電芯組合在一起,構成了電池包,這就是電動汽車最核心的部件之一。一輛車有成千上萬顆電芯,可想而知,如果電池發生爆炸,產生的威力該有多大。我相信這樣一說是沒有人敢乘坐這樣一個移動炸藥包的。
但是新能源汽車發展至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200萬輛,如果電池安全都得不到保證,那這200萬輛車就是200萬個移動炸藥包,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據汽扯扒談調查,目前電池起火主要有以下四種原因,一是碰撞引起燃燒,這一種在傳統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中都有發生;二是電池散熱不夠引起燃燒,常見于靜態停車中;三是系統短路引起燃燒;四是電控系統等出現問題,在充電過程中的燃燒。
大家可能時常聽說某某地發生新能源汽車自燃起火事故,但是大家應該沒有聽到過新能源汽車爆炸這樣的消息。這是因為,無論是電池廠還是整車廠,對待動力電池部分都是慎之又慎,并且會從源頭把控來保障電池安全,還會對電池進行各種殘酷的試驗。在電池裝到車上之后,還要模擬各種事故,以確保在事故中電池能夠安然無恙。
電池系統保安全
要保證電池安全,主要依賴三大關鍵技術:電芯技術、模組技術和BMS技術,各個技術環節都要確保電池安全,缺一不可。在這三大技術構成的鐵三角中,電芯決定是否安全的"基因",模組技術提供電池系統強壯的身體,BMS管理技術提供電池系統"智慧的大腦"。
CATL一直被視為動力電池行業的標桿企業,電池安全也是有口皆碑。汽扯扒談通過與相關人士交流得知,為保障電池系統安全,CATL會先做模擬仿真試驗,后做測試評估。
仿真試驗覆蓋微觀到宏觀,內容包括量子動力學、機械結構拓撲優化、形貌優化、尺寸優化、產熱分析、防熱失控、熱場分布、模態、振動疲勞、沖擊、石擊等。這些方法對保證產品開發質量、大大縮短開發周期,以及滿足客戶技術需求都起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而深圳比克電池則是從材料的角度來保障電池安全。在近期的一次行業交流中,比克電池研究院副院長李艷斌向外界透露,比克采用特定的化學體系設計、提高了電池發生起火的溫度;采用獨特的結構設計,保證了電芯在極端情況下定向爆破,對外界釋放的能量最小最慢,極端情況下也能確保人員安全。
不僅是這兩家電池企業,幾乎全部的動力電池廠商都十分重視電池安全,在電池開發設計之初,就要充分考慮各種情況。
千錘百煉的安全測試
動力電池通常指的是電池包,而電池包是要經過各種近似變態的安全測試的。
國內的政策是對電池安全測試有嚴格要求的。國家標準中,電池包要通過針刺、火燒、電化學、高壓、碰撞以及極端寒冷、極端炎熱等試驗。
以針刺試驗為例,這是模擬電池內部短路的一種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根金屬針,以一定的速度緩慢的插入到鋰離子電池的內部,從而引起鋰離子電池內部短路,此時整個鋰離子電池的電量都在通過短路點進行釋放,相關研究顯示在內短路發生時,最多會有70%左右的能量在60s內通過短路點釋放出來,這部分熱量最終都轉換為熱能,由于生成的熱量無法及時的擴散,從而使得短路點瞬間的溫度可達到1000℃以上,從而引發熱失控。而針刺試驗則要求在這一過程中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除了針刺試驗,后面那些測試也都是非常嚴苛的,已經考慮到了大多數用車場景中可能會發生的情況。
動力電池通過這些試驗要求之后,整車廠還會把電池裝到即將裝車的試驗車輛上進行長途測試,這就是真正模擬車輛上的電池情況了。在正式把車輛交付到消費者手中之前,整車廠還會模擬各種可能發生的情況。
任何一次有關電動汽車的安全事故,都會導致公眾對電動汽車安全性的疑慮進一步加深,阻礙電動汽車的發展和普及。同時我們也看到,電池廠商和車企都在努力,力爭從多個方面保障電池的安全。
電池是"炸藥包",但目前來看還是非常安全的!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