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劍指新能源 依靠成熟技術有望“后來居上”
新能源已經從過去的"趨勢",逐漸成為了當下的"大勢"。對于自主品牌而言,新能源即是機遇,也是挑戰。而這時企業的技術實力能否扛起所有上層的訴求,就成了至關重要的事。正如狄更斯所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
長城汽車工廠
放眼目前自主品牌陣營,比亞迪、北汽、江淮可看作是最早一批進軍新能源領域的先驅。浮事新人趕舊人,近期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布局動作最大,速度最快的當屬長城汽車。
7月10日,長城汽車與寶馬正式簽訂合資協議,共同致力研發新能源車型
8月20日,長城汽車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獨立品牌——歐拉ORA
布局新能源是長城的一部重旗
從推出定位中國豪華品牌的WEY,到 歐拉品牌業務設計 長城擁有成熟的研發技術 以長城寶馬的合資為例,寶馬除了看重長城成功的本土化運營能力及品牌價值外,同時也非常看重長城在技術研發上的實力,否則此次合作很難是一次從研發、設計到生產、營銷的全方位深度合作。據悉從2016年與寶馬簽署保密協議后,長城與寶馬從研發能力和資源、生產能力、到最終產品質量表現進行了多維度的溝通和評價,寶馬的團隊對長城目前取得的成果以及長城產品的質量表現非常認可。 事實也的確如此。長城汽車除了在國內已經完成新能源電機試驗室、新能源動力總成試驗室、新能源硬件在環仿真試驗室的建設之外,在海外也有相應的布局。比如在德國的研發中心主要圍繞新能源燃料電池XEV項目的研發,奧地利研發中心主要以新能源驅動電機、控制器產品為研發方向。 新能源動力總成實驗室 而在新能源車最重要的電池領域,下游環節長城汽車完成了對澳大利亞第三大鋰輝石企業皮爾巴拉3.47%的股份認購,并獲得包銷權,整體可滿足20Gwh電池產能。在中游和上游的研發和制造環節,長城汽車投資超過10億元研發動力電池,已建成電芯、機理分析、PACK、BMS試制試驗室以及電池試制車間、試驗中心、分析中心等;而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也在緊張籌建之中。 一切不基于技術實力,想要打造品牌力的暢想最終都會成為妄想。不可否認,長城汽車近些年推出新能源產品的速度并不是最快的。但是長城汽車深知"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道理,多年來在新能源技術領域的埋頭鉆研,此番終于修成了正果。正如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所言,長城汽車已經做好了"后來居上"的戰略布局準備。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