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康迪電動汽車怎么樣
毫無疑問,隨著行業加速洗牌,資本市場觀望態勢日益明顯,中國造車新勢力在逐漸淡出后,走向了新的發展軌道。然而,當林賽在博縣和拜騰的“死亡”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時,美國IPO似乎成了理想、小鵬等新能源車企唯一的新賽道。
但僅此而已嗎?不,當然不是!
尤其是在五菱MINI(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EV揮舞價格屠刀瘋狂搶占低速電動車市場的現階段,無論是對于獲得野馬生產資質的雷丁(一家由純種低速電動車制造商轉型而來的新能源車企),還是對于曾經依靠一線自主車企生存至今的康迪(Condi)來說,“破圈”也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
不,就在外界認為銷量被查了很久的康迪將無力回天的時候,近日,據外媒報道,康迪科技集團表示,計劃在北美建設一家電動汽車和SUV制造工廠,正在與包括美國和墨西哥邊境當地政府機構在內的多家合作伙伴進行談判。
雖然這并不意味著康迪科技具備進入北美的能力,而且這一談判還處于初級階段,但據康迪汽車美國子公司Kandi America宣布,將推出兩款定位為低速電動車的新車K23和K27供應美國市場,售價僅為22499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5.69萬元)和12999美元(折合人民幣約9.06萬元),已經被the放棄相比評論美國人是否會為此買單,康迪科技此舉的真正目的也更吸引人。
迷幻康迪電子商務
在這里,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康迪過去在電動車業務上的風騷操作。
是的,早在本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初,康迪車輛工業有限公司,前身是永康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就成立了。2006年,康迪還開發了自己的小型電動汽車。但事實上,直到2013年,康迪的電動汽車業務才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這一年,吉利汽車旗下的上海華普國潤汽車有限公司與康迪汽車工業簽署合資協議,成立雙方各占50%股份的康迪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此后,隨著吉利汽車逐漸將電動車業務歸于后者名下,擁有合法地位的康迪電氣一度在產銷上領跑整個市場。
沒多久,背靠吉利汽車的康迪電器就從亮點跌到了低谷。在2015年銷量達到2.8萬輛、全球電動車企業銷量榜排名第七之后的第二年,實施康迪“車電分離”服務的金華三方新能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因巨額虧損面臨清算。失去了消費者信任的康迪電器開始陷入困境。
此后銷量不佳,新興的服務理念被市場拋棄,席卷整個新能源市場的“作弊”風暴讓康迪電器的生意雪上加霜。
正因如此,或許是出于維護品牌形象和構建新的新能源產品體系的考慮,吉利汽車于2016年以7.25億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康迪電器股份轉讓給母公司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此外,康迪汽車工業還將康迪電氣28%的股權轉讓給吉利控股,吉利控股以78%的股權成為康迪電氣的絕對控股股東。
本以為康迪品牌的電動車會被吉利打入冷宮,但殊不知,這一系列操作其實為康迪電動重新崛起埋下了伏筆。2020年初,一款名為楓葉汽車企業恒空的新能源汽車誕生,首款車型楓葉30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也在位于江蘇如皋的生產基地舉行了發布會。明眼人其實看得懂,披著“馬甲”的康迪電氣重回江湖。
為什么這么說?
從表面上看,楓葉汽車的母公司是盛豐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隸屬于吉利科技集團。與曹和飛天汽車同屬一個陣營。但結合此前吉利控股收購康迪電氣股份以及天眼查顯示的信息,盛豐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康迪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的體現
至于為什么今天的楓葉汽車離開吉利汽車后還能獨立生產汽車,為什么會在江蘇如皋的生產基地下線新車,還得從康迪電氣的另一家100%控股公司——康迪電動汽車江蘇有限公司說起。
是的,雖然這家位于江蘇如皋(即吃掉了西林、青年汽車、綠地方舟所有“坑”的縣級市)的康迪電氣子公司,延續了其母公司的“優良傳統”,在過去的幾年里沒有做出任何實質性的成績,但在2019年1月初,康迪江蘇公司規劃的年產5萬輛純電動乘用車項目,收到了江蘇省發改委下發的批復通知。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工信部公布的《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22批)》即將公布的新增車輛生產企業名單中,康迪電動車江蘇有限公司作為該批唯一一家“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進入名單,正式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說到這里,我相信康迪涉及的電動車業務從過去的“大腿到大腿”式發展到吉利控股旗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已經有了清晰的脈絡。
搞清楚康迪電動車業務的來龍去脈后,為什么持有準生證后長期無所事事的康迪要帶著兩輛與吉利現有中低端電動車毫無關系的“老爺車”進入美國,然后找出原因。
錢還是賣車,這是個問題。
誠然,僅從此次引入美國市場的兩款新車型K23和K27就可以看出,以康迪電氣之名誕生、擁有吉祥血統的EX3等車型似乎并不是新車的指導性藍圖。從產品力本身出發,這兩款新車幾乎停留在康迪五年打造的K10和K12水平。除了他們想割一波美國產的韭菜當電動車,很難找到更靠譜的理由了。
時間回溯到2018年。康迪電動被吉利控股收歸旗下兩年后,得益于吉利的大力支持,康迪的全球鷹K22和全球鷹K27(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兩款車型進入年中公布的新能源汽車推薦應用車型目錄。同時,為了彌補在中國市場節節敗退帶來的損失,康迪電器也首次將目光投向了美國市場。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問,是什么讓從未有過海外市場銷售經驗的康迪電器打起了這個主意?那么就要深入挖掘背后的博弈。
還記得前面提到的康迪電動車集團有限公司的投資方之一浙江康迪車業有限公司嗎?雖然這家企業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的發展上并沒有太大的動靜,但事實上,康迪汽車工業早在北京奧運會前后就在美國納斯達克主板上市了。這意味著,相比今天同樣選擇在美國上市的蔚來和理想,以及一大批期待上市的美國新勢力,康迪汽車界的“小九九”已經早早在美國土地上萌芽了。
那么回過頭來看,從吉利控股拿到資源后,康迪電器按捺不住赴美上市的興奮就很好理解了。于是在2018年6月,全球鷹K22和全球鷹K27獲得國家認可后,康迪電器通過其全資子公司浙江吉和康電動車銷售有限公司與Sportsman Country(一家總部位于德克薩斯州的亞視經銷商,同年被康迪收購)簽訂了購銷框架協議。
由于作為微型車的全球鷹K22和另一款小型SUV全球鷹EX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已經獲得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批準,可以在2019年和2020年享受高達7500美元的美國聯邦稅收抵免,即使何時在美國正式銷售尚未決定,康迪車業當時的最高股價也上漲了約40%。
由此,兩年后的今天,無論是“口口相傳”的赴美拓寬市場之旅,還是向外界展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實力,康迪在資本市場收獲巨額紅利的野心已經不言而喻。
“我們進軍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的戰略決策已經初見成效。短期內,我們有信心通過中國現有的生產設施滿足北美不斷增長的需求。然而,從長遠來看,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在北美當地生產電動汽車的可能性。”
不可否認,從康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胡小明的話中,不難看出,仍持有盛豐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2%股權的康迪汽車工業,在新能源市場仍有一定的洶涌澎湃的能力。但從康迪品牌電動車沉寂一年,在中國市場毫無復興跡象來看,這種決心顯然淹沒在了美國韭菜的興奮中。事實上,在宣布進入北美市場后,股價飆升,為康迪此行的目的提供了充足的支撐。
總之,即使重蹈兩年前渴望“美好”的覆轍絕不是康迪的本意,但北美市場對這種低速電的真實態度能否支撐康迪未來在新能源市場的布局,仍是一大癥結。即使在大洋彼岸,也總有像那些曾經活躍在油管里,熱衷獵奇的視頻博主。他們對這些國產的“老男人的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但比起他們在股市上引起的震動,這更像是一個連PPT現金都救不了的項目。
文/曹家棟
-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