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多少速度最舒服
這是我很久以前就想做的作業,但是我遲遲沒有交。
多久了?僅僅4000天。
關于速度,關于加速度,關于誰更快。
有wifi或不限流量的同學可以先看先跳蛋后跳蛋的視頻鏈接:
蝦米麻花:你是快樂手表,你家人的快樂手表。
不看視頻的要往下看↓文字更直白。
從2006年開始,我們開始使用專業儀器對各種車輛進行檢測。
當時的主編神秘地告訴我,這個叫D-Box的儀器很貴;有多貴?她說幾萬。TB上現在的價格是8000元,也是一輛125的車的錢。
這些年來,我測試過很多車,保守估計200-300款。
在雜志社工作的經歷讓我們對產品的評價更加嚴謹。
有多嚴謹?恐怖!
場地長1400米,寬7米,兩端高差零點幾分...當年,全國只有三條這樣的路(國家摩托車檢測中心分別在天津、Xi和江門)。
司機需要稱重(印象中75kg)。很容易說,像我這種瘦子,就算胖了也沒機會測數據。
儀器,精確到小數點后幾位,去偽存真,讓一切鬼神無處藏身。
正因為如此,那些年,那些國產神車在Excel里幾乎全軍覆沒。下表顯示了一些型號的最高速度數據:
驚喜吧。一般情況下,國產125排量車型(包括本土和合資)的最高時速很難達到100km/h;150左右的車型能突破100,但也只是勉強。
這樣的結果,你無法說服當時(包括今天)的那些粉絲。在他們心里,自己的125是可以輕易打破的。
的確,速度計告訴我們,我們腿下的坐騎真的很快!
說實話,2007年我們在測試一輛110排量的國產underbone的時候,油門速度是120 km/h in off the charts,而D-Box的實測值只有83km/h,當時無數的試駕者都不敢相信他們只跑那個速度。你相信的測速儀有時候是騙人的!
所以,我們需要知道一個專有名詞:幸福表。早些年在國產摩托車上是普遍現象。
再講一個故事:19年前,我第一次帶女朋友(現在的蝦嫂)上高速,在服務區休息時被高速騎警攔下。首先,他告誡我,人不能騎高速;其次,他告訴我,他騎的125(五羊車型)加速器要跑到最后,用了140km/h才和我們“打成平手”。而且我清楚的記得我的手表速度從來沒有超過100 km/h。
對于騎行者來說,膨脹的儀表指數肯定是幸福的;但這往往不利于對模型的認知和理解。我想,在交警哥的心目中,125甚至同年代同款式的摩托車都有140的最高時速能力。如果你告訴他建筑廠的頂級天劍250會有120的極速能力,他只會覺得你要么是個娘娘腔,要么是你的騎術是舞蹈老師教的。
這就是現實。我們對于“速度”的方式、方法、標準都不一樣,注定不在一個頻道上。
補充一下,機動車儀表在什么誤差范圍內符合標準?其實是有公式的(只找汽車,摩托車應該也適用)。
簡單來說,如果實際車速為100km/h;那么,儀表顯示值在100-114km/h之間,是合規的。
所以,假設同樣是100km/h的速度,A車顯示101km/h,B車顯示113km/h,他們的測速儀都是正品;但至少在感官上,B車比B車好。
好現象。這幾年國產車進步不錯。隨著數顯儀表的普及和法律法規的加強,快樂手表的問題不再那么突出。更何況廣大車迷對汽車的認識也不一樣了,人們也不再過分追求速度數據。
隨著車輛車型的更新換代,破100%已經不是什么大問題,大家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到加速能力上,比如0-100 km/h的數據。
結果,新的問題出現了。
0-100km/h的成績是怎么來的?聽誰的?誰更快?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于是,我們策劃了這樣一個內容,看看如何在現實條件下客觀評價與速度相關的話題。
在本次評估中,使用了一些類似的設備:
聲明:本次測評主要目的是為車友提供數據測評參考,沒有針對任何第三方的意圖?!?所有測試數據都是從真實設備和客觀測試條件下收集的。如果有錯誤,只是一揮手。
備注:由于需要同時對多個設備進行測試和記錄,測試中的空轉是由汽車而不是摩托車來完成的。※但我們認為同樣的原理并不影響試驗結論。
第一輪:速度計,誰高興?
描述:通過不同設備的速度數據找到幸福表。
方法:測速車正常行駛,記錄車輛車速表的最高值,然后通過D-Box的最高測速值比較各種測速工具包括儀器的最高速度值,再進行比較評價。
過程:汽車正常行駛,加速,將計價器速度提高到100km/h以上;記錄最高值,然后記錄每個設備的值。
最大儀表速度-106公里/小時
D-Box的測量值-102.9公里/小時
運動手表實測值(手機APP截圖)-120km/h
摩托車APP -104km/h的測量值
指導測量值-103.54公里/小時
百度地圖實測值-103km/h
結論:運動手表不可信,其他設備可以滿足需要。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除了運動手表,因為是步行、跑步、騎行的健身器材,內置的GPS無法準確測量快速機動車輛的速度,其他工具設備的誤差都在合理范圍內,作為測速的參考是可信實用的。
第二輪:0-100加速,誰靠譜?
說明:通過D-Box的加速結果,比較手動計時和騎行APP是否能滿足需求。
方法:測試車輛0-100km/h加速性能,記錄D-Box的實測值,然后分別記錄各測試工具的數值,再進行對比評價。
流程:對汽車進行2次地板油加速(手動模式)測試,使車速最快可超過100km/h;記錄兩次D-Box的加速結果,然后記錄每個設備的值。
D-Box的測量值-9.1秒,8.9秒
手動計時測量-9.11秒,9.3秒
*手動計時采用手機秒表功能,以自動啟動開始。當目視儀達到100km/h時,手表將停止,并截屏記錄時間。
摩托車APP-7.0秒,7.0秒
指南-2m,3m(分鐘?)
*實際測試過程中,無法正確理解安裝了此APP的手機(以及另一款騎行APP手機放置在汽車儀表盤上)顯示的0-100測速值,得到的結果單位為M;補測了幾次,還是得不到正常值,測試失敗。
結論:人工計時過于人為,不應作為信函收集的依據。兩個騎行app相對誤差較大,對實際結論影響較大。
*為簡化操作,所有數據結果以第一次測量值為準。
所以在考慮0-100km/h的加速性能時,不能用簡單的手動計時(既要保證手表動作的準確熟練,又要保證車上顯示的儀表準確)或騎行APP作為參考,往往意味著誤差較大。
現在,你還“不喜歡”媒體公布的那些加速結果嗎?你還以為他們只知道忽悠廠商和用戶,連車都騎不順暢?
如果媒體老師不在數據上作假(全憑良心),那么他們的數據可以為你評估車輛提供參考。當然,也有一些媒體胡說八道或者吹牛,以顯示自己比其他工作強(比如篡改數據,或者干脆走下坡路)。這里就不一一曝光了。你可以通過對比同一車型在不同媒體上的不同測試方法(至少有隨車的儀器截圖)和數據結果來辨別真偽。
總之,每輛車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個性,任何動力數據的好壞都不應該作為選擇或評價一輛車的唯一標準。應該更加注重動力輸出的綜合特性和整車的適用性。
就像當年我們測試的無數125車型一樣。第一個突破幾百次的不是豪爵鈴木,是雅馬哈,五本書,新書。到現在都是靠山寨生存的三流品牌。沒錯,是當時最快的車型,但它超強的搖蛋力足以讓你一輩子遠離摩托車。
第3輪:體重對加速度的影響?
描述:通過改變車手的體重來探究體重對加速的影響。
方法:由同一駕駛員進行兩輪不同重量的加速試驗,分別記錄原始重量和附加配重(15-20kg)在不同狀態下的加速結果,然后進行比較評價。
結論:未知。讓我們期待下一期節目...
如果大家對體重對車速的影響有什么疑問或者好的建議,歡迎評論,告訴我們,我們會在下一期的特別節目中植入。另外,有沒有辦法讓普通車友花更少的錢,擁有和媒體一樣精準的測速設備?還是留到下一期吧...
態度,溫度@ Motopie
手持車庫和海量信息,
請下載摩托APP或頭條自定義菜單。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新增柴油動力 內飾全面升級 2025款坦克300售19.98萬起
- 2沃爾沃新款XC90有望上海車展上市 采用全新家族設計語言
- 3售10.98萬起 零跑B10開啟預售 全系標配智駕 純電續航最高600km
- 4換裝第五代發動機 上汽大眾途昂Pro售26.99-31.99萬元
- 5多種座位布局/805km續航 吉利銀河翼真L380正式上市 售29.99萬元起
- 62025款小鵬G6/G9將于3月13日上市 配置全面升級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站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精品 | 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乱码在线 |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视频 | 在线播放亚洲人成电影 | - 2沃爾沃新款XC90有望上海車展上市 采用全新家族設計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