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款寶馬320i氣壓打多少
四個輪胎的胎壓不一樣。誤差在0.1bar以內是正常的,五指不一定長。
但是超過0.1bar就不一定要調整胎壓了,胎壓監測的誤差和汽車不同的負載情況都有可能造成胎壓暫時不一樣。
為什么車子前后的胎壓會不同?
跟車的重心位置和駕駛形式有關。
很多車的前后胎壓不一樣,這是正常現象,跟車的重心和行駛形式有關系。
這就像古代的轎子。每個轎子都有不同的結構。有的轎子4個人抬,有的8個人抬,皇帝要30個人抬。
前后人數不同,也就是前后的“胎壓”不同。
開車前胎壓較高。
比如邁騰(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前輪2.1bar,后輪2.0bar;飛度(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前胎是2.2bar,后胎是2.1bar,都是前胎壓略高。
這些車一般都是前輪驅動,發動機在前。前輪需要更強的抓地力,車頭更重。
后驅動的后輪胎壓力較高。
還有一些車,后輪胎壓比前輪高。這些車一般都是后驅,后輪大概比前輪寬。
比如寶馬530前輪寬245mm,后輪寬275mm,后輪比前輪寬30mm,也就是3毛錢。
輪胎越寬越容易變形,為了減少后輪變形,胎壓需要更高。就像籃球一樣。越打越硬,越硬越不容易變形。
為什么溫度不同,胎壓會不同?
然后繼續,四個輪子溫度不同,胎壓不同。
溫度越高,輪胎壓力越高。
輪胎行業有一個研究數據,輪胎的壓力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加。當溫度上升30℃時,胎壓將增加16.5%,當溫度上升40℃時,胎壓將增加19.5%。
跟家里做飯用的高壓鍋差不多。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咿呀”聲越大,跳躍越頻繁,對嗎?那么如果某個輪胎溫度異常,胎壓也會受到影響。
日光浴和泡水會影響胎壓。
比如停車的時候,太陽底下只有一個輪胎,黑色的輪胎會吸熱,所以這個輪胎的溫度會高一些。
或者這個輪胎沾了水,水可能會散熱,輪胎的溫度會比較低。
再者,車子在山路上急轉彎,左右轉彎的次數不同,也會造成左右兩側的胎壓不同,所以沒那么糾結。
輪胎的充氣成分會造成不同的胎壓。
汽車行駛時,胎壓會變高。米其林說通常會高0.3bar。但是,如果一個輪胎重新充氣,該輪胎的壓力變化可能與其他輪胎不同。
普利司通也進行了研究。空氣體中的水蒸氣會影響空氣體的密度,影響胎壓的這種變化。干燥的空氣體用于F1賽車輪胎。
就像同樣的兩個大小的蛇皮袋,一個裝的是干黃豆,一個裝的是帶水的鮮黃豆。它們有不同的重量和密度。
然后下雨天給輪胎充氣時空氣體濕度比較大,水蒸氣比較多,會對胎壓產生比較大的影響。輪胎行駛過程中,胎壓不一致的情況和概率會相對高一些。
為什么胎壓監測也會有偏差?
那么除了剛才說的物理相關的東西,胎壓監測本身有問題也會有偏差。
外部輪胎壓力監測傳感器安裝在閥門上。
一般后期的胎壓監測都是氣壓傳感器。裝在輪胎里的叫內置式,裝在氣門上的叫外置式。
內置傳感器的壓力和溫度數據是在輪胎內部讀取的,比較準確;外部胎壓監測誤差基本在0.1bar左右。
外部安裝容易受環境影響,造成偏差。
由于外置傳感器直接安裝在閥門上,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
就像在醫院量體溫一樣。你腋下有,所以影響因素相對較多。你得用手拿著,人不能動。如果是含在嘴里的,最好不要張嘴。
輪胎旋轉和溫度變化會影響傳感器精度。
那么當輪胎高速旋轉時,氣流會影響外部傳感器的精度,產生1%到2%的誤差。
除了氣流,溫度也對傳感器本身有影響。內置傳感器的工作溫度為-40℃至125℃,外置傳感器的工作溫度一般為-20℃至60℃,因此適用范圍會更窄。
如果是東北零下30度,外部傳感器的誤差會很厲害。
廠家自己的胎壓監測精度低。
廠家提供的胎壓監測準確嗎?原車自帶的胎壓監測大多是間接式電子胎壓監測,但這種胎壓監測的精度不如后期安裝的。
間接胎壓監測,由汽車的ESC系統實現,是汽車的電子穩定系統。有些車叫ESP,會監測四個輪子的轉速。
如果一個輪胎漏氣,輪胎的周長會更小,轉速會更快,電腦會發現異常。
如果胎壓變化超過10%,電腦就會報警。
但是當胎壓偏高時,輪胎周長的變化范圍是有限的,沒有胎壓降低這種變化,所以電腦不會報警。
就像吹氣球一樣。開始吹的時候,氣球很快變大。讓我們“嗖”一下。吹到后面就是“嗖”的一聲。這個氣球里面的壓力是高的,但是放大的程度其實沒有那么明顯。
一般來說,間接胎壓監測會在胎壓變化超過10%時報警。如果是推薦的2.5bar胎壓,誤差會達到0.25bar。
自己怎么來判斷、調整胎壓?
那么我們該如何判斷和調整自己呢?如果胎壓還是不正確,除了溫度、胎壓檢測這些特殊情況,可以選擇自己調整。
但是很大一部分朋友不知道如何正確調整胎壓,或者正確的胎壓是多少。
米其林的調查顯示,在英國,30%的車主會到汽車維修站檢查胎壓,85%的汽車司機不知道正確的胎壓是多少。
車內很多地方都有廠家推薦的輪胎壓力表。
再說說家里的電飯煲。指令里寫了很多功能,連步驟都有。你買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盒子扔掉泡沫,第二件事就是扔掉說明書。
通電按下,電飯煲誰不會用?大家都一樣,車也一樣。其實廠家推薦的胎壓計在車上很容易找到。
廠家一般推薦四個地方的胎壓。看一看。第一個用戶手冊,第二個駕駛室門靠近B柱,第三個中控臺側面,第四個油箱蓋背面,油箱蓋背面最方便。
不同的車型和品牌,廠家推薦不同的胎壓。
不同車型、品牌、廠家推薦的胎壓肯定是不一樣的。直接去路邊攤。“唉,師傅,這車我收多少錢?”“2.5斤。”你換車問他多少錢,他也說2.5公斤。
就像每個人的鞋碼不一樣。如果每個人都不能穿統一的43碼鞋,那肯定是不合適的。
在冷態下,0.1巴的誤差是正常范圍。
然后回答我經常在這個號上留言的問題。很多朋友都在問“你說的胎壓是冷的還是熱的?”廠家推薦的胎壓是指冷態胎壓。
米其林是這樣解釋的:冷胎壓是指停車后至少3小時或輪胎行駛不到2公里時測得的胎壓。
這類似于血壓測量。人在相對平靜的時候,跑完馬拉松不要直接“喘口氣”,否則大家都會高血壓。
大約0.1巴的冷胎壓力誤差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在寒冷條件下可以避免溫度、濕度或輪胎壓力監測本身的影響。此時胎壓誤差在0.1bar左右,基本可以接受。
韓泰也看了看。輪胎每月每平方英寸會減少大約1磅,也就是0.1巴。
每個輪胎的損耗范圍不一樣,所以四個輪胎有0.1bar左右的誤差是可以接受的,你不用調整什么的。沒多久你就調整好了,但還是有些偏差。
特殊情況根據負荷和車速調整胎壓。
然后再看這個油箱蓋的背面,你會發現它不是只有一個數字,它有好幾排。在不同的載荷條件下,廠家推薦的胎壓是不一樣的,因為輪胎的承載能力與胎壓成正比。
一項研究寫于《汽車應用》。輪胎氣壓越高,承載能力越大。氣壓越小,負載能力越小。
這就像你在移動一個東西的時候,你要深呼吸才能拿著它,你的胸腔里要有足夠的空氣,你才能發揮你的力量。不然你連一桶水都提不起來。
調整胎壓一般簡單的以人數來判斷。
廠家不會說載重超過公斤就要調整胎壓,一般是根據人數簡單粗暴的判斷。
這只是為了便于理解。就像叫外賣一樣。他不會說你要一頓飯,200克,500克,1000克,375克。都是1人、2人、半人的意思。肯定是一樣的。
以寶馬系列為例。通常情況下,車里坐的人不超過三個。建議前輪輪胎氣壓為2.3巴,后輪輪胎氣壓為2.4巴。
如果你坐滿五個人,后備箱有一些行李,推薦前輪2.5bar,后輪2.9bar。
高速行駛可以適當增加胎壓。
那么除了負荷,不同的車速對胎壓的要求也不一樣。
普利司通官網翻了一下。其表示,如果汽車想要保持高速行駛,建議將胎壓提高0.2至0.3bar,這樣可以減少胎側過度變形產生的熱量,提高安全性。
但也不能太高。國家有強制性標準,國家標準GB/T2978-2014規定,任何情況下,出于安全考慮,汽車輪胎實際胎壓不得大于3.5bar,如果行駛時胎壓高于3.5bar,則需要放下。
即使高壓鍋嗶嗶響很久,也要關火。如果出了問題,它會再次爆炸。
今天講的是胎壓會有誤差,你可以自己檢查一下,決定要不要調整。如果稍有偏差,也不用太擔心。
輪胎最多能補幾次?
除了胎壓之外,對我們來說更糟糕的是輪胎側面被劃傷,被釘子扎了一個洞。我們經常看到,對吧?
不管是2000塊錢的進口胎還是200塊錢的國產胎,被釘子卡住了,還是要補的吧?
一個輪胎最多能補幾次?哪些職位根本沒用?哪些崗位是修補過的,和新崗位相似?
關鍵詞:輪胎
不同廠家補胎時間不同。我為你找到了一份名單。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關注我的“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輪胎”。
你想要修補好的輪胎在前面還是在后面?修補好的輪胎還能上高速嗎?開到120公里后爆炸了嗎?
我也給你搜了資料。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輪胎”即可查看。《備胎說車》等你來玩。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