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電動汽車有哪些
【太平洋汽車網】目前,增程式電動汽車比較常見的牌子就有理想、嵐圖、塞力斯SF5、東風風光、東風日產等。其中比較主流的車型就有“天際ME5、問界M5、理想ONE、嵐圖FREE、賽力斯SF5、日產軒逸e-power”等。
作者: 魏文繼大眾中國掌門人馮思翰之后,魏牌CEO李瑞峰成為又一位抨擊增程式混動的汽車界高管。
近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余承東公開強調增程式技術的優勢,李瑞峰在微博上激烈回擊了余承東:“增程式混動技術落后是行業共識,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詞。”
在上述微博上,李瑞峰還添加了#智能DHT是全球更好的新能源技術#的標簽。關于增程式技術是否落后的話題,還在繼續發酵。
在工作原理上,增程式混動屬于串聯式混動,全工況下均由電動機驅動汽車,發動機的作用僅僅是一個“充電寶”,有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油轉電效率較低,中間會有較大的能力損耗。此外,由于沒有發動機直驅模式,在高速工況下,受到電機特性的影響,增程式混動工作效率較低。而串并聯式混動技術大部分使用離合器或行星齒輪進行復雜的動力流梳理,擁有直驅模式,高速公開下的油耗和動力體驗更好。
由于需要對發動機和電動機的動力流進行梳理,串并聯式混動結構和工作邏輯遠比增程式更加復雜,需要車企在動力總成匹配、調校等領域有著較為深厚的技術積淀,而增程式結構和工作邏輯相對簡單,是理想、問界等新品牌采用增程式的原因之一,也是部分業內人士抨擊增程式技術落后的原因。
從技術本身來看,無論是長城的DHT、吉利的雷神HiX,還是現在大火的比亞迪DM-i,其復雜程度要遠高于問界、理想所使用的增程式混動。但是,技術復雜程度并不能和先進畫上等號。
當下無論是增程式混動產品還是串并聯混動產品,都有“純電化”的趨勢,包括長城旗下的魏牌摩卡(配置|詢價)DHT、理想L9(配置|詢價)等新車,均擁有超過200km的純電續航能力。在實際使用中,兩種產品都力求更趨近于純電動車,減少架構所帶來的差異。
此外,無論是增程式混動還是李瑞峰力推的DHT混動,兩種技術更像是同一理念下誕生出的“堂兄弟”。長安新能源科技公司CEO鄧承浩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增程式技術與DHT從動力技術路線上來講是“近親”。
兩種技術節油的核心理念都是通過電動機的介入和調整,讓發動機保持在高效工作區間,進而實現比純燃油汽車更低的油耗。為了進一步深挖潛力,兩種技術仍在持續優化發動機技術。
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吉利推出的混動專用發動機,已經將發動機熱效率提升至43%以上;近期推出的理想L
9、問界 M7亦升級了內燃機技術,其中問界M7(配置|詢價)發動機熱效率達到41%,和此前豐田的Dynamic Force系列發動機相近。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