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建議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
早在數年前,萬鋼就曾提出“新能源彎道超車”的概念,經過十幾年的扶持發展,而今,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當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也已在逐步退坡,不過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購置稅補貼和上牌政策便利性,政策還沒有進行調整。
據媒體報道,在6月18日舉行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上,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表示,我國要進一步搶抓機遇,以“電力驅動、智能網聯、低碳出行”為突破口,帶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以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據萬鋼介紹,截至2021年5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58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整體發展態勢良好。
在肯定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成績的同時,萬鋼還提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亟需進一步提升戰略定位,加大支持力度。
萬鋼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快研究制訂“后補貼時代”的支持政策,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保持對公交、物流、出租、公務等公共服務使用新能源汽車和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的財稅支持;盡快制定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系統政策。
萬鋼還提出“氫電協同,共同支撐推進汽車電力驅動變革”建議。萬鋼表示,氫能源具有來源多樣化、驅動高效率、車輛運行零排放等特征,應積極發展適用于遠程公交、中重型商用車和物流車的燃料電池汽車,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制訂國家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完善配套標準法規和支持政策。
在核心技術突破方面,萬鋼建議,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應進一步提升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安全性和環境適應性,前瞻布局全固態電池等新體系電池的研發;
突破大功率長壽命燃料電池電堆及發動機關鍵瓶頸問題;開展碳化硅功率器件、新型永磁材料等關鍵技術開發,建立下一代驅動電機技術體系。研發新型電子電氣架構、車規級芯片、線控底盤平臺等技術,實現核心技術和產業鏈自主可控;加快建設退役電池梯次利用和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