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廂車哪款車更好 伊蘭特 自動版跟2019款 思域比較怎么選
近些天有許多網友在關注伊蘭特(詢底價|查參配)與思域,但是在實際選擇哪款車型的時候,有許多人都陷入了選擇困難癥,那么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了這兩款車的對比,對比的車型分別是伊蘭特 2022款 240TGDi DCT TOP 旗艦版和思域?2019款 220TURBO CVT勁擎版 國VI。
一、基礎信息對比
基礎信息對比 | |||
對比車系 | 伊蘭特 | 思域 | |
對比車型 | 2022款 240TGDi DCT TOP 旗艦版 | 2019款 220TURBO CVT勁擎版 國VI | |
所屬品牌 | 現代 | 本田 | |
官方指導價 | 14.18 萬 | 15.59 萬 | |
級別 | 緊湊型車 | 緊湊型車 |
今天介紹的兩款車型指導價分別為伊蘭特?2022款 240TGDi DCT TOP 旗艦版?14.18萬元,思域(詢底價|查參配) 2019款 220TURBO CVT勁擎版 國VI 15.59萬元,兩者間的差價為1.41萬元,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它們之間的差異究竟有哪些。
二、車身數據對比
車身數據對比 | |||
對比車型 | 2022款 240TGDi DCT TOP 旗艦版 | 2019款 220TURBO CVT勁擎版 國VI | |
車長 | 4680 | 4658 | |
車寬 | 1810 | 1800 | |
車高 | 1415 | 1416 | |
軸距 | 2720 | 2700 |
伊蘭特長寬高是4680/1810/1415mm,軸距是2720mm,思域長寬高為4658/1800/1416mm,軸距是2700mm,伊蘭特的車身長度、寬度、軸距方面略有優勢,而思域在高度方面的表現要好一些。
三、參數配置對比
參數配置對比 | |||
對比車系 | 伊蘭特 | 思域 | |
對比車型 | 2022款 240TGDi DCT TOP 旗艦版 | 2019款 220TURBO CVT勁擎版 國VI | |
ABS防抱死 | ● | ● | |
主駕安全氣囊 | ● | ● | |
車身穩定控制 | ● | ● | |
主動剎車/主動安全系統 | - | - | |
前排側氣囊 | - | ● | |
全液晶儀表盤 | ● | - | |
自動駐車 | ● | ● | |
多功能方向盤 | ● | ● | |
●標配? -無 |
安全配置方面,這兩臺車都標配了主/副駕安全氣囊、前/后排頭部氣囊、胎壓報警,伊蘭特多了并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系統,思域多了前排側氣囊。舒適配置方面,伊蘭特多了360度全景影像、全速域自適應巡航、前排手機無線充電、64色車內氛圍燈、全車車窗一鍵升降、車載空氣凈化器,思域多了可變轉向比、溫度分區控制。從整體配置上來看,伊蘭特要更為豐富。
四、動力對比
動力對比 | |||
對比車系 | 伊蘭特 | 思域 | |
對比車型 | 2022款 240TGDi DCT TOP 旗艦版 | 2019款 220TURBO CVT勁擎版 國VI | |
排量 | 1.4 | 1.5 | |
進氣形式 | 渦輪增壓 | 渦輪增壓 | |
發動機最大馬力(Ps) | 140 | 177 | |
發動機最大功率(kW) | 103.0 | 130.0 | |
發動機最大扭矩(N·m) | 211.0 | 220.0 | |
變速箱 | 干式雙離合變速箱 | 無級變速箱 |
動力方面,伊蘭特配備了1.4T L4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40馬力,峰值扭矩是211?!っ?。思域配備了1.5T L4發動機,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77馬力,峰值扭矩是220?!っ?。
今天介紹的兩款車在緊湊型車市場里都有不錯的競爭力,價格上雖然思域稍高,但它的綜合性價比并不差。伊蘭特的指導價更低一些, 但它的整體實力也很出色。究竟這兩款車型如何選擇還是要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