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器故障怎么回事
【太平洋汽車網】制動器故障的原因:1、汽車的制動踏板行程太大;2、制動主缸內的儲液室存油不足或者沒有油;3、汽車的制動液變質。
制動系統的5種常見故障
一、制動效率差現象:汽車制動時,制動減速度小,制動距離長。
原因:
1.總泵有故障。
2.副缸有問題。
3.剎車有故障。
4.空氣體滲入制動管。
診斷:液壓制動系統制動效率差的原因一般可以根據制動踏板行程(俗稱高低)、踩制動踏板時的軟硬感、踩下制動踏板后的穩定性、邊疆地區多足制動時踏板高度的增加來判斷。
1.一般是踏板高度過低,制動效率差。如果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腳連續制動,踏板高度隨之增加,制動效率提高,表明制動鼓與摩擦片之間或主缸活塞與推桿之間的間隙過大。
2保持制動時,如果踏板高度下降緩慢或快速,則表示制動管路中某處斷裂,接頭密封不良或副缸杯密封不良,回位彈簧過軟或斷裂,或主缸杯、杯密封不良,回油閥、出油閥密封不良。首先,踩下制動踏板,觀察是否有制動液泄漏。如果外觀正常,檢查副缸或主缸的故障。
3.連續剎車幾次,踏板高度還是太低,第二腳剎車后,感覺總泵活塞還沒有回到原來的位置。踩剎車踏板時,主缸推桿與活塞之間會有敲擊聲,這是由于主缸杯破裂或連續幾次,回位彈簧過軟造成的。
4.連續制動幾腳時,踏板高度稍有增加,有彈性感,說明空氣體滲入制動管路。
5.連續踩了幾腳后,踏板被踩到底,感覺踏板沒有反作用力,說明主缸儲液罐制動液流失嚴重。
6.連續制動幾腳時,踏板高度低而軟,這是由于主進油孔中儲液室塞的通氣孔堵塞造成的。
7.用一只腳或兩只腳剎車時,踏板高度合適,但要有效剎車太難。檢查各輪摩擦件與滾筒的間隙是否過小,中高速是否不當。如果間隙正常,檢查滾筒壁和摩擦片的表面狀況。如果正常,則檢查制動蹄彈簧是否太硬,主缸或從缸杯是否膨脹,活塞是否與缸壁配合松動。如果都正常,則檢查制動軟管是否老化。
第二,剎車突然失靈現象:汽車行駛時,一腳或幾腳連續剎車,剎車踏板踩到底,剎車突然失靈。
原因:
1.總泵中沒有制動液。
2.總泵杯損壞或翻倒。
3.分配器杯損壞或翻倒。
4.制動管嚴重斷裂或接頭斷開。
診斷:如果剎車失靈,立即停車檢查。首先,觀察制動液是否泄漏。如主缸推桿防塵套處的制動液。如果主缸推桿防塵蓋處制動液泄漏嚴重,多半是主缸杯踩翻或嚴重損壞所致。如果車輪制動鼓邊緣有大量制動液,則意味著輪缸杯翻倒或嚴重損壞。管路中制動液的泄漏一般很明顯。如果制動液沒有泄漏,檢查主缸儲液罐中的制動液是否充足。
第三,剎車咬合現象:踩下剎車踏板,感覺又高又硬或者沒有自由行程,自動啟動困難或者難以駕駛。
原因:
1.制動踏板沒有自由行程或其回位彈簧脫落、斷裂或太軟。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