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的檢測指標有哪些
潤滑油的檢驗指標包括:
1.粘性
粘度是液體流動時流體的內阻,即油品的內耗,是油品的油性和流動性的指標。粘度越高,油膜強度越高,但流動性越差。一般來說,潤滑油膜的厚度是指粘度。油的粘度越高,油膜就越強,但液體流動阻力也會增大。
2.粘度指數
潤滑油的粘度對潤滑效果影響很大,溫度是一個重要的參數。當溫度變化時,潤滑油的粘度也發生變化。溫度升高,粘度降低,溫度降低,粘度升高。為了使機器得到良好的潤滑,必須在機器的工作溫度范圍內保持適當的潤滑油粘度。所以我們希望由于溫度的影響,盡可能降低潤滑油的粘度;
3.傾點和傾點
傾點是冷卻后的樣品在規定條件下能夠流動的溫度,凝固點是樣品在規定條件下冷卻到停止流動的溫度,兩者都用表示。傾點或冰點是一個條件測試值,不等于實際流量極限。
4.閃點
潤滑油的閃點既是潤滑油儲存、運輸和使用的安全指標,也是潤滑油的揮發性指標。閃點低、揮發性高、易著火、安全性差的潤滑油,潤滑油揮發性高,在工作過程中易蒸發損失,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潤滑油粘度增加,影響潤滑油的使用。如果重質潤滑油的閃點突然降低,就可能發生輕油混合的事故。從安全角度來說,石油產品的安全性是根據其閃點來劃分的:閃點低于45攝氏度的為可燃,閃點高于45攝氏度的為易燃;
5.燃點
燃點又稱燃點,是指可燃液體表面的蒸汽和空氣的混合物與火接觸,火焰能持續燃燒不少于5秒的溫度。閃點測定后,可在同一標準儀器中測定。易燃液體的閃點和燃點表示發生爆炸或火災的可能性,與運輸、儲存和使用的安全性密切相關。
6.潤滑油的灰分含量
潤滑油的灰分是指潤滑油在規定條件下完全燃燒后剩下的殘渣(不可燃物)。潤滑油的灰分主要由潤滑油完全燃燒后產生的金屬鹽和金屬氧化物組成。含添加劑的潤滑油灰分高。潤滑油中存在中等灰分會增加潤滑油在使用中的積碳。如果潤滑油的灰分過高,會造成機械零件的磨損。
7.殘炭值
潤滑油中的瀝青質、膠質和多環芳烴是形成殘炭的主要物質。因此,殘炭是油品中膠體物質和不穩定化合物的間接指標。殘炭越大,油中不穩定的碳氫化合物和膠質物質越多,反之亦然。根據積碳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斷壓縮機的積碳傾向。對于潤滑油來說,殘炭值可以間接表示潤滑油的精制程度。潤滑油精制程度越深,殘炭值越小。
8.耐蝕性
潤滑油延緩金屬零件生銹的能力稱為防銹能力。常用的腐蝕測量方法是GB/T11143-89。將標準鋼筋浸入300毫升試驗油中,加入30毫升(a)蒸餾水或(b)人工海水,在66下乳化,并以1000轉/分的速度攪拌,24小時后取出鋼筋清洗,晾干,觀察,目測評價試驗鋼筋的銹蝕程度,分為無銹蝕、輕度銹蝕、中度銹蝕和重度銹蝕四個等級;
9.耐蝕性
油的耐腐蝕性是由一定溫度下油對紫銅片的腐蝕程度決定的。常用的GB/T5096試驗是將銅片放入油中試驗,在co
乳化是一種液體充分分散在另一種液體中形成乳液的現象。乳化是一個兩相系統,其中兩種液體混合而不是溶解。破乳是從乳狀液中分離出兩種液體的過程。潤滑油的抗乳化性是指油和水不乳化,或者雖然乳化,但在靜止狀態下油能迅速與水分離的性質。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