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內扣手作用是什么
【太平洋汽車】汽車內扣手的作用是開啟車門。當車輛停靠時,車內人員只需扳動車門內扣手的自由端,即可將車門打開,十分地方便。
車門內扣手裝置及汽車的制作方法文檔序號:13998838閱讀:1898來源:國知局導航:X技術>最新專利>五金工具產品及配附件制造技術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車門內扣手裝置及汽車。
背景技術:車門內扣手設置在車門內側,用于扳動以將車門打開。現用技術的車門內扣手包括自由端、連接端和鎖止端,連接端轉動連接在車門內飾板上,自由端和鎖止端位于連接端的兩側,且鎖止端連接有門鎖機構。打開車門時,用手扳動自由端,此時自由端朝向車門內側轉動,相應地,鎖止端朝向車門外側轉動以解鎖門鎖機構。
當車輛停靠時,車內人員只需扳動車門內扣手的自由端,即可將車門打開。而處于方便考慮,車內人員一般會使用靠近車門一側的手來扳動車門內扣手。
用靠近車門一側的手來開啟車門,會導致車內人員對車輛后側的觀察距離不足以判斷后方路況。在對后方路況判斷不足的情況下打開車門,會使車門容易撞擊到后方的行人或車輛,造成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門內扣手裝置及汽車,以解決車門開啟時容易撞傷后方車輛和行人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門內扣手裝置,包括扣手、驅動件以及限位部件;扣手轉動連接在車門上,扣手的自由端位于與內飾板的連接端的前方,驅動件位于扣手的后方;限位部件設置在驅動件與扣手之間,驅動件驅動限位部件以限制扣手開啟或關閉車門。
如上所述的車門內扣手裝置,其中,內飾板與扣手的下方相接觸。
如上所述的車門內扣手裝置,其中,限位部件包括第一卡鉤和第二卡鉤;第一卡鉤固定在扣手靠近驅動件的一端;第二卡鉤固定在驅動件上,且第二卡鉤與第一卡鉤扣合。
如上所述的車門內扣手裝置,還包括:彈性連接件;彈性連接件的一端與內飾板固定連接,彈性連接件的另一端與驅動件固定連接。
如上所述的車門內扣手裝置,其中,彈性連接件為扭簧;扭簧包括彈簧體、第一支臂以及第二支臂;第一支臂與驅動件固定連接,第二支臂與內飾板固定連接,彈簧體轉動連接在內飾板上。
如上所述的車門內扣手裝置,其中,內飾板設置有擋板,第二支臂抵頂在擋板上。
如上所述的車門內扣手裝置,還包括:緩沖件,緩沖件的一端固定在驅動件上,緩沖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內飾板上。
如上所述的車門內扣手裝置,其中,緩沖件為阻尼器。
如上所述的車門內扣手裝置,其中,驅動件為按鈕。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汽車,包括車身及如上所述的車門內扣手裝置,車門內扣手裝置安裝在車門上。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車門內扣手裝置及汽車,通過將扣手的自由端設置在連接端的前方,將驅動件設置在扣手的后方,并在驅動件與扣手之間設置限位部件,使得開啟車門時,需要先用遠離車門一側手的拇指操作驅動件以解除限位部件的限位,然后才能扳動扣手將車門打開,迫使車內人員使用遠離車門一側的手開門,進而增大對后方路況的觀察距離,降低車門開啟時撞傷后方車輛和行人的幾率。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