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規格如何判斷
輪胎的種類有:國際標準的輪胎編碼,以毫米為單位表示斷面寬度和扁平率的百分比。比如在175/70R 14 77H中,175代表輪胎寬度175MM,70代表輪胎斷面扁平率70%,即斷面高度為寬度的70%,輪輞直徑為14英寸,載重指數為77,運行速度為H級。
輪胎的種類有:國際標準的輪胎編碼,以毫米為單位表示斷面寬度和扁平率的百分比。添加:輪胎類型代碼、輪輞直徑(英寸)、載荷指數(容許軸承質量代碼)和容許車速代碼。
當小型汽車的排量在0.8-1.5之間時,其前輪胎尺寸在155/65R13 73t-175/70R14 77h范圍內符合客觀要求。大型車排量在1.6-6.0之間,輪胎規格在185/60 R14-245/50 R18范圍內。
經常會遇到“X”高壓輪胎、“R”、“Z”子午線輪胎、“I”低壓輪胎等輪胎類型代碼。市面上大部分車都是用子午線輪胎,現在子午線輪胎都是無內胎的,俗稱“原子胎”。這種輪胎在高速行駛時不容易聚集熱量。輪胎被釘子或銳器扎破時,漏氣較慢,可以繼續行駛一定距離。此外,原子輪胎還具有簡化生產工藝、減輕重量、節約原材料的優點。
輪胎寬度是與整車油耗癥狀相關的因素。輪胎越寬,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越大,相應增加了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汽車的動能轉化為摩擦熱能,損失的能量會被加上去。如果開差不多的距離,更容易耗油。然而,任何事物基本上都有其兩面性。雖然增加了油耗,但是寬胎的抓地力更強,會帶來更好的車身穩定性。
允許車速代表可能導致爆胎的車速極限。速度級別越高,對輪胎設計和材料的要求就越高。
檢查胎壓是平時輪胎保養最重要的部分,不應該只在遠足回來后才做。在平時駕駛中,要養成定期(最好每周一次)檢查胎壓的好習慣,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測試胎壓時,應在冷胎狀態下進行。這是因為輪胎加熱后胎壓會高于實際值。如果此時熱胎的胎壓降低,冷卻后胎壓會不足。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