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在駕駛中為什么必須勤換檔位?
為什么要頻繁換擋?到底什么才是正確的“勤移”?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體會:
保證乘坐舒適性,肯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堵車,快慢車速,走走停停。這時候你要想跟得上車流量,就得在一檔和二檔之間頻繁切換,但很多時候剛換到二檔車流量就慢下來了,還得換一檔。
有的司機嫌麻煩,只用一檔。轉速低的時候,怠速剛好能跟上。速度高了就踩油門,加大速度跟上節奏。
不過這樣會大大降低乘坐舒適性,因為一檔的發動機動力很強。高速一檔行駛時,稍微松開油門,發動機動力會更強,導致頓挫感明顯。有些暈車的乘客根本受不了這種折騰。
所以跟車時要根據車速選擇合適的檔位。老司機就不用說了,自然完美。而且新手朋友也不要怕麻煩,讓腳和右手動起來,一檔起步,速度合適再升到二檔。哪怕二擋只跑兩秒鐘,大不了拿起擋也是可以的。這樣你才能在頻繁換擋中體會到手動駕駛的真諦。你的車會開得更加平穩和順暢。
省油有的司機喜歡低擋高速行駛,有的喜歡滿動力的感覺,有的換擋不熟練,怕升檔后動力不足。其實這樣會導致油耗更高。
因為對于現在的家用車來說,車速越低,油耗越低,在正常行駛的情況下,無阻力,同速。這個和發動機工作負荷有關,這里就不贅述了,因為具體原理有點復雜。如果你有興趣,我們改天再單獨討論。
所以,如果開車時不加速、不超車,在保證足夠動力的情況下,根據車速頻繁換擋,讓發動機始終工作在相對較低的轉速區間,有助于降低油耗。
提高駕駛舒適性,減少車輛沖擊損失。老司機們看到這個肯定也猜到了。沒錯,就是拖的意思。有些司機開車特別喜歡高擋低速,雖然可以省油。但是要有個度,至少動力要有保證。但是有些司機沒有。眼看著5檔發動機轉速接近1000轉,依然不降檔,靠油門很難抵擋。結果發動機抖動,傳動軸抖動,全車感覺零件都可以掉了。
這樣一來,乘客受不了開車,連車本身也受不了。所以你一定要保證開車的時候不換擋。只要你覺得當前檔位動力不足,就不要猶豫,直接換擋。
保證駕駛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很多老司機不喜歡自動擋,是因為他們已經用好了手動擋。通過預測路況,他們可以提前切換合適的檔位,讓汽車始終處于滿功率狀態。那種感覺是任何自動變速器都給不了的。
比如我們當地有一段路,路況非常復雜。先是急轉彎,接著是50米外的陡坡。沒有經驗的司機總是保持高擋,保持油門平穩,然后踩油門加速上坡。但是這個彎太急了。一般來說,家用汽車會保持在60度角。此時發動機轉速在1500轉左右。這個速度還是5檔,50米的速度根本提不起來,剛爬坡就要降檔。因為坡度太大,降檔后很難再提升速度。所以很多車都是龜速爬坡,司機都怪動力不足。
經驗豐富的司機出彎時降檔提速,可以快速提升車速,然后全程充滿動力爬坡
比如你正在加速,突然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無法超車。這個時候發動機轉速肯定會更高。如果直接松開油門,啟動機構會有很大的動力,會造成頓挫,失去速度。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立即掛到高擋跟車并駕齊驅,等條件合適了再超車。
因為實際駕駛中有很多換擋操作,所以根據駕駛員的意圖和駕駛習慣有各種換擋策略,都是以滿足駕駛需求為目的。以上只是一些個人感受。相信每個習慣手動擋的司機朋友都有自己的秘訣。所以在開手動擋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嘗試各種換擋策略,久而久之你就會體會到手動擋的真正樂趣。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