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路越寬越好越容易出車禍?
你見過哪些“危險”的路況不僅僅是“沈陽網上名人催眠隧道”,在現實生活中,司機經常會遇到一些非常不合理的設計和場景,很容易讓司機分心犯困。
現代交通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城市道路,越來越復雜。有些高速公路遇到城市道路的樞紐,就更復雜了,然后升級。
說到立交橋樞紐路口,大家對重慶黃桷灣立交并不陌生。有20個坡道連接8個方向。有了轉來轉去的設計,坡道一眼望去密密麻麻。堪稱史上最復雜的立交橋,層層坡道層層疊疊。同樣的黑白標志,同樣間距的反復閃現,容易帶來“催眠”效果。
還有一些立交橋或道路設計重疊,堪比《盜夢空間》,容易頭暈,導致駕駛體驗不好。
比如有些路太直,有時候司機會因為道路環境太簡單而犯困,導致交通事故。比如新疆邢星峽-哈密-鄯善-霍焰山-吐魯番葡萄溝口公路,兩車道,路況良好,筆直筆直,不經意間,時速會達到160 - 180km。
尤其是從星星峽鎮到哈密市,路況極佳。離開星星峽后,山谷上有很多彎。之后一路平坦筆直。白天在陽光下開車很容易疲勞,尤其是夕陽無遮擋的時候,很容易麻痹。
這種情況在國外也很常見,比如連接西澳大利亞和南澳大利亞的荒涼公路——艾爾公路,全長1675公里,其中巴拉多到凱古納的146.6公里是一條直路,根本沒有轉彎!它甚至可以用作飛機跑道!
號稱澳洲“最長最直的路”!自建成以來,它被司機們稱為最直的路,也是最孤獨的路。很容易犯困。
美國的“魔鬼高速公路”更可怕。這條高速公路是科羅拉多州大峽谷中的一條“U”形公路,翻車事故頻發。正因為如此,這條高速公路也被稱為“死亡之路”。在這條路上發生事故的所有車輛都沒有剎車的跡象。令人驚訝的是,事故發生前他們不僅沒有剎車,反而加速了。
為什么路況越好越危險?研究表明,在太平、太直、或有視錯覺的道路上高速行駛容易引發車禍,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首先,發動機的音調是不變的。駕駛一段時間后,駕駛員會因缺乏感官刺激而疲倦困倦,速度感和快速反應能力會大大減弱。在這種情況下,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再者,從眼睛的視覺特性來說,如果駕駛員長時間看無限遠,會有一種視差,對安全駕駛極為不利。
另外,最簡單的道理是,當路太直太好,司機眼睛盯著前方,但手腳的動作依然無法理解的時候,大腦很容易陷入慣性思維,不知不覺就會犯困,就像盯著什么東西容易走神一樣。當人的其他行動減少時,你的思想就會變得懶惰。
怎么解決疲勞的問題?很多事情事后才會發現,修路也是如此。但道路是死的,司機和道路設計者是活的,所以總有應對和解決的辦法。司機一定要知道和了解一些常識,防患于未然。
關于直路,各個國家都對路段長度進行了限制。很多國家對高速公路的直線段長度都有限制,一般規定直線段時速不得超過設計行駛公里數的1/40-1/20。如果一段高速公路的設計速度為120km/h,則該段高速公路的直線段長度不應超過3km至6km。
中國從北京到天津塘沽的高速公路全長152公里,彎道多達33條,其中有十幾條是刻意設置的。綜上所述,“彎道”的作用就是迫使注意力集中,大腦清晰,反應迅速,車輛限速,從而減少車禍的發生。
這就是為什么人們發現筆直的草原上有很多路和彎。而且很多路段會有公益廣告,大路標等等,都有緩解司機視覺疲勞,刺激睡意的動力。
高速公路和長隧道的設計者也及時發現問題,在景觀和標志設計上下足了功夫。
因為著名的秦嶺隧道太長,所以專門在隧道內設置了三條150m長的特殊光帶。通過不同燈光和滑道圖案的變化,駕乘者可以看到“藍天”、“白云”、“彩虹”等場景,從而緩解司機在特長隧道中單調的駕駛問題,緩解駕駛疲勞。變著花樣,因地制宜,以駕駛員為出發點,才能最大化的安全駕駛。
但是,道路再怎么科學規范,安全的最終決定因素還是駕駛員。人是主動的,汽車是機械的,汽車受人的意識支配。所以,主觀意識是最重要的。有必要了解快與慢的關系。在很多交通事故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盲目的開快車。“十死九快”是句老話,但是很有道理。
在長途駕駛過程中,一定要選擇一些種類的音樂,心煩的時候聽一些舒緩的音樂,無聊的時候聽一些動感的音樂,進行逆向聽覺刺激,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心情。
如果是復雜的城市道路或者陌生復雜的高速公路,就要提前準備一個好用的導航軟件,避免遇到困難時手忙腳亂。
越是看起來像直路的情況,你就越應該警惕。直路未必沒有危險。注意,不要疲勞駕駛。如果長時間開車后感到疲勞,一定要在附近找一個停車區或服務區休息。午睡或者用冷水洗臉可以適當緩解疲勞。
而道路都是給司機的,我們要好好利用,盡量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去克服道路上的不利因素,保護自己的安全駕駛。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