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輪下擺臂起什么作用
【太平洋汽車】后輪下擺臂的作用是支撐車身和減震器,并且緩沖行駛中的震動,減震器對下懸掛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它與減震器和彈簧的默契的配合才能構成一套完整的懸掛系統,后擺臂受損,可能會影響車輛前減震系統,降低乘坐舒適性。可能會影響車輛轉向系統或是轉向失靈,存在安全隱患。
平衡桿的作用是當左右兩輪的水平高度不同時,為了防止造成桿身的扭轉,平衡桿會產生防傾阻力(RollResistance)抑制車身滾動。即:當左右兩邊的懸吊上下同步動作時平衡桿就不會發生作用,只有在左右兩邊懸吊因為路面起伏或轉向過彎造成的不同步動作時平衡桿才產生作用。
一般轎車上使用的平衡桿按照其不同的部位與功能作用也有所不同不同,主要分以下種類及作用。
1、車架(車身)底盤增強平衡拉桿底盤增強平衡拉桿設計安裝于車架底盤的中間部位,主要作用是加強車架底盤的整體剛性。視車輛出廠設計,車架結構不同,有些被省略,有些被其他的結構取代。
2、后橋懸掛增強平衡拉桿后橋懸掛增強平衡拉桿設計安裝于后橋與車架底盤后方的連接位置上。主要作用是加強后橋與車架的連接強度。
3、前底橫梁平衡拉桿前底橫梁平衡拉桿設計安裝于前橋與車架底盤前方的連接部位。主要作用是增強前底橫梁(前橋)與底盤的連接強度,減小離心力與車身扭曲造成的前橋位移形變,其主要作用同樣是改善過彎性能。
4、方向前束平衡拉桿方向前束平衡拉桿設計安裝于兩邊的前輪下擺臂上,控制方向前輪的整體對稱。主要作用是負責前輪的前傾角,保持方向輪的循跡能力。
5、前輪避震塔塔頂平衡拉桿前輪避震塔塔頂平衡拉桿設計安裝于前避震塔塔頂的位置上。主要作用是增強機艙與前部車身的剛性,抵消離心橫向扭力造成的車架形變(嚴重時的形變能造成塔頂撕裂),改善車輛的過彎能力,提高過彎速度,減小車身受離心力作用而產生的側傾角度。
6、前輪下擺臂平衡拉桿前輪下擺臂平衡拉桿設計安裝于前橋與前輪的單獨連接,主要作用是負責控制前輪的內外側傾角。
7、后輪避震塔塔頂平衡拉桿后輪避震塔塔頂平衡拉桿設計安裝于后避震塔塔頂的位置上。主要作用是增強車尾箱的強度,減小車廂后部由于離心力造成的橫向扭曲,減小過彎時車尾部的側傾度,提高車輛過彎性能。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