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橋與前懸架的作用
【太平洋汽車】前橋的作用是通過懸架與車架(或承載式車身)相連接,兩端安裝車輪,而前懸架的作用是傳遞在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和力扭。
車橋(也稱車軸)通過懸架與車架(或承載式車身)相連接,兩端安裝車輪。車架所受的垂直載荷通過車橋傳到車輪;車輪上的滾動阻力、驅動力、制動力和側向力及其彎矩、轉矩又通過車橋傳遞給懸架和車架,故車橋的作用是傳遞車架與車輪之間的各向作用力及其所產生的彎矩和轉矩。
根據懸架的結構型式,車橋可分為整體式和斷開式兩種。斷開式車橋為活動關節式結構,它與獨立懸架配合使用;整體式車橋的中部是一個整體的剛性實心或空心梁(軸),它多與非獨立懸架配用。大部分現代轎車左右車輪之間實際上沒有車橋,而是通過各自的懸架與車架或車身相連接,然而習慣上仍將它們稱為斷開式車橋。
按照車橋上車輪的運動方式和作用不同,車橋可分為轉向橋、驅動橋、轉向驅動橋和支持橋四種類型。其中轉向橋和支持橋都屬于從動橋。一般汽車的前橋多為轉向橋,后橋或中、后兩橋多為驅動橋。越野汽車和一些轎車的前橋既是轉向橋又是驅動橋,故稱為轉向驅動橋。
某些單橋驅動的三軸汽車(6×2汽車)的中橋或后橋為支持橋。掛車上的車橋都是支持橋。
1前轉向橋組成前橋多為從動橋,又稱為轉向橋,一般均布在車輛的前端,故稱為前橋。它利用轉向節與轉向系相連。能夠使轉向器輸出的轉向力傳遞到車輪以實現車輛的轉向。它不但支持車輛前部的簧載質量,承受垂直載荷,還承受各種縱向力、側向力以及相關力矩。
各種類型汽車的轉向橋構造基本相同,主要由前軸(梁)、轉向節、主銷和輪轂等四部分組成。
前軸作為主體零件的前軸,一般用中碳鋼經模鍛和熱處理而制成的。其斷面是工字形或管形組成。
為提高抗扭強度,在接近前軸兩端各有一個加粗部分成拳形,其中有通孔,主銷即插入此孔內。中部向下彎曲成凹形,其目的是使發動機位置得以降低,從而降低汽車質心;擴展駕駛員視野;減小傳動軸與變速器輸出軸之間的夾角。
轉向節轉向節是車輪轉向的鉸鏈,它是一個叉形件。上下兩叉有安裝主銷的兩個同軸孔,轉向節軸頸用來安裝車輪。轉向節上銷孔的兩耳通過主銷與前軸兩端的拳形部分相連,使前輪可以繞主銷偏轉一定角度而使汽車轉向。為了減小磨損,轉向節銷孔內壓入青銅襯套,襯套的潤滑用裝在轉向節上的油嘴注入潤滑脂潤滑。為使轉向靈活,在轉向節下耳與前軸拳形部分之間裝有軸承9。在轉向節上耳與拳形部分之間還裝有調整墊片,以調整其間的間隙。
主銷主銷的作用是鉸接前軸及轉向節,使轉向節繞著主銷擺動以實現車輪的轉向。主銷的中部切有凹槽,安裝時用主銷固定螺栓5 與它上面的凹槽配合,將主銷固定在前軸的拳形孔中。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