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日產新能源電動汽車 東風日產Ariya試駕感受
動力信息:搭載電勵磁同步電機,最長續航623公里。
新車基于CMF-EV平臺(中文名“云圖(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打造。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EESM電勵磁同步電機,并推出兩驅和四驅車型。其中,搭載兩驅車型的電機最大功率為178 kW,搭載前后雙電機的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60 kW /160 kW。電池方面,新車將搭載三元鋰電池組,電池組容量為90 kWh,CLTC純電動續航里程為623公里。(以上數據來自東風日產)
駕駛體驗:動力十足,隔音降噪。日常駕駛中,Ariya并不是一輛需要人去適應的電動車。動能回收不明顯,車內不會有很強的阻力。在經濟模式和舒適模式下,新車的油門踏板會顯得有些慵懶,不會有剛開始行程時強烈的后推感,動力會一步步傳遞,直到你踩中間近三分之二才會有明顯的爆發力。
本次試駕的四驅版有舒適、經濟、運動、雪地四種不同的駕駛模式。
相比之下,運動模式更能展現出汽車未知的一面,整車的動態響應得到了積極的提升,尤其是起步階段的動力反饋變得更加直接。320 kW的動力儲備和電機的扭矩釋放特性,應對日常駕駛環境絕對綽綽有余。
制動力的釋放是比較線性的,可以給人一些信心。
制動踏板的調節方式趨于舒適。畢竟這款車還是一款老老實實走在城市里的家用SUV。它的腳感更輕,制動力更線性。中后段的制動力也很充足,能給人很強的信心,更好的把握距離。
B塊的動能回收比較平緩,只要控制得當,阻力可以很好的化解。
除了正常的前進檔,Ariya還有一個動能回收檔,就是常見的B檔。在這種模式下,動能回收會有明顯提升,但卷入感不強,回收力度逐漸增強,不會有突然強拖的感覺。只要簡單適應,還是可以保證車內乘客的舒適性,相對于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一些產品有一定的優勢。
與B擋相比,e踏板模式更接近于單踏板,高速恢復更強。
電子踏板模型
此外,Ariya還有一個e-Pedal模式,可以算是動能回收的加強檔,但中低速時增益不明顯,高速時回收力會更大。除了不能剎車,這種模式非常接近單踏板。
轉向手感有很強的電子味,兼顧日常家用的舒適性。
現在大部分電動車動力儲備都很充足,但是轉向手感還是很日常,Ariya也是。轉向手感不軟,速度增益變化不明顯。中間有一定空缺,對女性用戶和新手比較友好。如果指向性能更清晰一些,駕駛體驗可能會更好。
整車重心較低,通過顛簸時沒有太多多余的俯仰動作。
底盤的表現還是很出色的,路面顛簸的處理也比較簡單,可以過濾掉一部分沖擊。配合車內柔軟的“大沙發”座椅,整體表現值得肯定。此外,由于電池的加入,整車重心降低,彎道表現相對從容,這也是大部分電動平臺對于電動車的先天優勢。
NVH是新車的一大優勢,但高速時風噪還是會很明顯。
與之前的日產產品相比,官方特別強調Ariya擁有更豐富的隔音材料,前擋風玻璃和前排座椅玻璃也采用了雙層貼合處理。從實際體驗來看,Ariya的靜音表現確實非常出色,尤其是在低速時,電流聲幾乎無法傳到車內,但在中高速時,B柱附近還是會有明顯的風噪。
外觀與內飾:原汁原味,靈活的前排空間。
車頭中央是日產的最新logo,前方雷達和攝像頭嵌入其中。
國內進口的Ariya與海外版基本相同,基于IMx零排放概念車。黑色前臉的V型設計可以看作是“V-Motion”家族式設計理念的延續,在細節上加入了全新的“群”設計元素。
車輛解鎖后,轉向燈會依次亮起。
霧燈區域的通風管道也起到了減少空氣阻力的作用。
全新的大燈組采用狹長型設計,官方稱之為流光飛翼LED燈。內部由四個并排排列的光源和一個led條組成,通過黑色裝飾條相互連接,形成貫穿式布局的視覺效果。
黑色飾板中的“組”設計元素
新車接近角/離去角分別為17度和20度,風阻系數為0.297。
車身側面線條流暢,沒有用太多的棱線來形容立體感。車頂弧度自然下降,營造出后滑式SUV的視覺風格。另外門板下方采用了凹面設計,營造出力量感,讓側面的光影效果不會太過簡單。
實拍車型采用低風阻輪圈,尺寸為255/45 R20。
尾部設計也比較簡潔,采用了時下流行的貫穿式尾燈組。
新車尾部采用了時下流行的貫穿式尾燈組,造型狹長,中間位置是日產品牌的英文字母logo,尾部包圍造型也比較規整。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603/1900/1654 mm,軸距為2775 mm。
貫穿式的前排在同級別SUV車型中非常少見。
內飾部分整體設計與海外版保持一致。貫穿式前排是新車的一大看點,前排中央可以最大化放置70升登山包或大型寵物箱。同時,在車內門板等處也可以看到類似于封閉式格柵上的“群”元素,形成內外呼應。
新款雙輻方向盤采用平底設計,支持4向電動調節。
車床系統的智能化程度比以前的日常車床有了明顯的提高。
雙12.3寸連續屏給車內帶來了不錯的科技感,與HUD抬頭顯示可以實現三屏聯動。從實際體驗來看,這塊屏幕的顯示效果和反應速度還是不錯的,但是清晰度還是遠遠落后于造車新勢力的產品。搭載日產新一代車聯網系統,支持在線導航、影音娛樂、遠程實時監控、語音控制等功能。
AR實景導航
倒車影像更清晰。
虛擬鍵有震動反饋,木紋手感更細膩。
此外,新車在空調出風口下方和中央扶手箱處采用了木紋觸控面板。這種將虛擬按鍵與車內木紋裝飾板相結合的設計,視覺效果有了明顯的提升,而且虛擬按鍵還有震動反饋,更加方便日常操作。
新設計的電子擋桿非常緊湊。
中央扶手箱可以前后移動,通過兩側按鈕可以調節前后滑動150 mm,這也為其布置空間帶來了良好的靈活性。中央扶手箱蓋子打開后,下方還有無線充電面板和小儲物格,相比其他車型略顯局促。
第一排存儲空間
第二排儲物空間比較常規,扁平化的平臺設計讓中間乘客有很好的乘坐體驗。
存儲空間的表現還是很出色的。前排空調下方還設計了一個大型中央儲物格
乘坐空間方面,Ariya橫向寬度相對豐富。然而,由于車頂天窗的后邊緣沒有延伸到第二個頭枕附近,因此不會為后排乘客“竊取”更多的頭部空間。再加上溜背式的設計風格,后車內的縱向高度受到了影響。干脆設計師把Ariya的第二排座椅靠背角度做得更傾斜一些,即使是身高188 cm的體驗者在后排也能獲得不錯的舒適度。當然,柔軟厚實的“大沙發”座椅幫了大忙。
寫在最后:Ariya的特點是動力儲備更強,在乘坐舒適性方面也延續了日產車型的一貫優勢。此外,新車還配備了90千瓦時的電池組,單向續航里程比較扎實。不過恐怕要等以后太平洋汽車實測才知道怎么補充能量。綜合來看,Ariya的競爭力并不弱,各項指標在同級別中均有一定優勢。但以目前的行業標準來看,它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現并不突出,以一款家用SUV的標準來看,這款車還是值得考慮的。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