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周期一覽表 建議車主收藏
注意事項:加礦物油的車5000公里后一定要換;合成機油,其換油里程可延長至8000-10000公里;不要混用不同品牌的機油;
防凍液/水箱寶檢查周期:2年或4萬公里。
注意事項:添加防凍液前清洗發動機冷卻系統;嚴禁直接添加防凍母液。
剎車油檢查周期:2年或4萬公里。
注意:根據關注度更換原型號,不要混用。
動力轉向油檢查周期:40,000公里
注意:更換時注意原型號,不要搞錯。
手動變速器機油檢查周期:40,000公里
警告:齒輪箱油和加油塞冷卻后,檢查油位。
自動變速器機油檢查周期:60,000公里
注:根據路況不同,路況可以好到10萬公里。
差速器機油檢查周期:6萬公里或3年。
空調制冷劑檢查周期:制冷效果差時,檢查管路壓力,必要時添加或更換。
注意事項:長期在高壓環境下工作會導致泄漏。
清洗節氣門的檢查周期:10000公里,如果可能,每5000公里清洗一次。
注意:清洗后,初始化油門或調用電子匹配。
清洗燃油系統檢查周期:3年9萬公里以上的車輛需要清洗。
注意:新車不需要洗。不要相信修理廠的熱心建議。
清洗潤滑系統檢查周期:3年,9萬公里以上車輛需要清洗。
注意:新車不需要洗。不要相信修理廠的熱心建議。
清洗水箱檢驗周期:2年
預防措施:更換防凍液。
2.輪胎
更換周期:5萬到8萬公里
定期更換輪胎。一套輪胎再耐用,也不能用一輩子。
一般情況下,一個輪胎的更換周期是5萬到8萬公里。
如果輪胎側面有裂紋,即使沒有達到里程數,
出于安全考慮,也應該更換。
當胎面花紋深度小于1.6 mm,或胎面花紋已達到磨損指示標記時,必須更換。
輪胎充氣壓力檢查周期:原廠規定壓力,上下0.1Bar。
注意:最好準備一個氣壓計放在后備箱里,長跑前檢查一下;充氣時注意清潔。
輪胎換位檢查周期:每行駛8000至13000公里應換位一次同類型輪胎。
注意:不同型號的輪胎不能從前輪轉到后輪。
輪胎動平衡檢查周期:更換輪胎或補胎后,行駛時方向盤抖動。
四輪定位檢測周期:3-4萬公里進行定位參數檢測。
注意事項:下懸掛膠套損壞導致定位值不準的現象比較常見。
3.刮水片
更換周期:一年
對于雨刮片的更換,最好一年更換一次。
日常生活中使用雨刮片時,一定要避免“干刮”,這樣容易損壞雨刮片。
嚴重時會對車玻璃造成損傷。
車主最好在噴完清潔度和潤滑性更好的玻璃液后再啟動雨刮器。
洗車的時候,也要同時清洗雨刮片。
4.制動塊
更換周期:前3萬公里,后5萬公里。
制動系統的檢查尤為重要,直接影響生命安全。
一般情況下,剎車片會隨著里程的增加而逐漸磨損。
如果制動片的厚度小于0.6厘米,則必須更換。
正常行駛情況下,每3萬公里更換一次剎車片。
剎車盤:10萬公里左右檢查更換。
離合器片檢查周期:12萬公里左右更換一次。
注意事項:一般聯通壓盤和分離軸承一起更換(三片式離合器組)。
5.電池
更換周期:6萬公里
電池一般2年左右根據情況檢查更換。
通常情況下,車輛熄火后,車主應盡量少用車輛的電器設備。
防止電池失電。
6.發動機正時皮帶
更換周期:6萬公里
最好每2年或6萬公里檢查或更換一次發動機正時皮帶。
然而
為了防止雜質混入機油引起氧化,產生膠體和油泥堵塞油路。
機油濾清器應在5000公里后與機油同時更換。
8.空氣濾清器
更換周期:1萬公里或6個月。
空氣濾清器主要作用是阻擋發動機在進氣過程中吸入的灰塵和顆粒,
如果長時間不清洗和更換濾網,將無法阻擋灰塵和異物。
如果灰塵被吸入發動機,會造成氣缸壁的異常磨損。
所以最好每5000公里清洗一次空濾。
用氣泵吹干凈就行,不要用液體沖洗。
空氣濾清器每10000公里需要更換一次。
濾芯內部布滿灰塵或油,需要立即更換。
9、汽油濾清器
更換周期:30000公里至50000公里
汽油的質量在不斷提高,但難免會混入一些雜質和水分。
因此,汽油進入汽油泵時必須經過過濾。
以保證油路暢通和發動機的正常運轉。
因為汽油過濾器是一次性,
每3萬公里需要更換一次。
長期蒸汽過濾器的更換周期取決于油的質量。
10、空調過濾器
更換周期:不超過10000公里。
市區汽車多塵、擁堵,冬夏使用前應更換空調。
空調濾清器的工作原理和空氣濾清器類似。
就是保證車載空調能同時呼吸到新鮮空氣。
空調過濾器也要定期更換。
空調使用時有異味或出風口吹出大量灰塵,應進行清洗、保養和更換。
11.火花塞
更換周期:30000公里至50000公里
火花塞直接影響發動機的加速性能和油耗性能。
如果長期不保養,甚至不按時更換,會導致發動機積碳嚴重,氣缸工作不正常。
火花塞每3萬公里需要更換一次。
選擇火花塞時,首先確定汽車使用的型號和火候。
開車時感覺發動機動力不足,要檢查保養一次。
有油漬或積碳的火花塞要及時清洗。
12.緩沖器
更換周期:10萬公里
漏油是減震器損壞的先兆,
另外,顛簸明顯加重或者在不良路面上制動距離變長也是減震器損壞的標志。
13.懸架控制臂橡膠套
更換周期:3年
橡膠套損壞后,車輛會出現跑偏、擺動等一系列故障。
就算做四輪定位也無濟于事。
如果仔細檢查底盤,橡膠套的損壞很容易發現。
14.轉向橫拉桿
更換周期:70,000公里
轉向橫拉桿的松弛是嚴重的安全隱患,
所以在日常保養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檢查這個部位。
方法很簡單:握住拉桿,用力搖晃。
如果沒有晃動,說明一切正常。
否則,更換球頭或拉桿總成。
15.排氣管
更換周期:70,000公里
排氣管是車底最容易損壞的零件之一。
檢修的時候別忘了看一看。
尤其是帶三元催化轉化器的排氣管,更要仔細檢查。
16、防塵罩
更換周期:8萬公里
多用于轉向機構和減震系統。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橡膠產品會老化和開裂,導致漏油。
使轉向粗糙沉重,減震失效。
平時多注意檢查,如有損壞立即更換。
17.球頭
更換周期:8萬公里
8萬公里檢查轉向拉桿球節和防塵罩,
8萬公里檢查上下控制臂的球節和防塵罩,
如有必要,請更換。
車輛的轉向球頭類似于人體四肢的關節,
它總是處于旋轉狀態,需要很好的潤滑。
因為是包裹在球籠里的,如果油脂變質或者有缺陷,球籠里的球頭就會松動。
汽車的易損件要經常保養和維護,使汽車保持健康安全的行駛狀態,從而延長汽車的使用壽命。因為很難界定小零件的損壞,如一般易損件,如玻璃、光
與燃油車相比,純電動汽車沒有發動機,也不需要更換機油機濾,所以保養相對簡單。純電動汽車的保養周期一般為一年一次或一萬公里。常規保養項目主要分為:三電檢查、底盤檢查、燈光檢查、輪胎檢查。至于保養花費的時間,需要根據保養項目來確定。小保養的話,電、底盤、照明三項測試只需要一到兩個小時。大保養時,除了小保養項目外,還需要更換空調濾芯、轉向液、變速器油、冷卻液和制動液。
根據品牌和保養項目的不同,每輛純電動車都配有相應的保養手冊,你可以直接按照手冊上的說明進行保養,這樣可以省錢。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上汽大通MAXUS推出全新輕客品牌“新途” 四款家族新車重磅發布
- 29.88萬元起售 帝豪L HiP冠軍版最高優惠1.4萬元 續航1300km
- 3每日車聞:油價又降了/全新凱美瑞即將亮相/Model Y即將漲價
- 4深藍S7i/SL03i上市 搭載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 5添越長軸距MULLINER版將在廣州車展亮相 配備航空級座椅
- 6吉利幾何E螢火蟲新增車型 售8.48萬元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 日韩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 | - 29.88萬元起售 帝豪L HiP冠軍版最高優惠1.4萬元 續航13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