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uni-v怎么樣 試駕長安UNI-V
顏值還是第一生產力
長安汽車在保留原有品牌的情況下推出UNI系列,旨在沖擊高端,現在該系列為長安汽車開辟了一個增量市場。它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獨特的設計。UNI-V作為“KTV”產品組合中的一員,也繼承了UNI系列一貫的先鋒風格。一經亮相,便備受關注。——極富張力的車頭、修長的車身、溜背式以及運動版中的“四出”排氣管布局都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到底是不是“小A7”?
其實這款車設計的爭議點不在于好看不好看,而在于家用車的設計在10萬的價位是否如此夸張?至于這樣的動態外觀,其內核是否同樣動人,外觀是否一致,都是次要的。
首先要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汽車既然是商品,自然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正所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商品只需要滿足目標用戶的需求,并從中賺取足夠的利潤,其任務就完成了。有一點是說的,UNI-V的設計比較激進,激進的設計往往會導致評價的兩極分化,但是根據目前的汽車市場環境來看,這種設計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對于基本盤穩定的長安車來說,與其推出一款設計中庸的車,不如直接打動,至少關注一下。我覺得UNI-V對消費端的把握是足夠的,但是最后能不能做到,我覺得市場上的價格才是關鍵。
這是一輛速度更快的“家用車”
UNI-V方向盤設計很特別,上下都是平的,需要一段時間習慣。方向盤造型營造出強烈的運動感,例如打孔設計和藍色縫線等。手柄大小適中,握起來手感不錯。其實我一開始擔心的是方向盤這樣的內飾會不會擋住儀表盤。事實上,我很擔心。只要把方向盤向下轉一點點。
轉向手感有舒適、標準、運動、聯動四種模式,但實際上可以設置為“聯動”,即方向盤會根據當前駕駛模式匹配相應的手感,這樣會省去很多麻煩。
轉向手感一般,增益隨速度和角度呈線性,扶正扭矩適中,空位不多,中心感強,電子味不強。不過對運動感的把握略顯刻意,如果能更自然就更好了。
該車有五種駕駛模式:ECO、NORMAL、SPORT、smart和SUPER RACE,每種模式的區別都是相當大的。除了剛才說的方向盤手感,輸出特性也不一樣。生態“佛教”,運動,正常適度。
在幾種駕駛模式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正常。在這種模式下,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會更好,主要是因為油門踏板的踩入深度更符合車輛的輸出特性,整體更加線性自然。
在ECO模式下,動力會變得慵懶很多,變速箱傾向于升檔維持低速,起步時油門很軟。想要獲得強勁的動力輸出,就得深踩油門。
在運動模式下,整套動力會變得激進,變速箱更傾向于降檔提速,油門踏板明顯靈敏,動力輸出自然來的更快,讓人感覺這車的動力很強勁。不過這種模式也有一點缺陷,就是中端踩油門加速的時候,變速箱的反應會慢一些。此時車輛的速度和聲音都上去了,但是動力還沒有釋放出來,不過好在時間不會太久。
至于只有運動版才有的超級種族模式,比運動模式更激進。全車如打了雞血,——電尾上揚!排氣聲干!方向盤感覺很重!與車尾的“四出”排氣管造型相得益彰。輕踩油門,動力馬上釋放,中段動力更迅猛。其實這個時候起很大作用的是它澎湃的排氣聲,主觀運動感直接滿滿的。
UNI-V的底盤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指向準確,尾部跟隨性高。不過個人感覺懸掛支撐還是有點軟,大震動的過濾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如果能更靈活一點,那就更高級了,但是日常舒適度肯定沒問題。這車的缺點是前期油門會跳一點,變速箱偶爾會磕絆。制動力還不錯,剎車時沒有明顯的點頭現象,就是剎車初期會稍微慢一點。
之前有人測試過這款車,它的百分百成績大概是7秒出頭不到7秒。我感覺差不多。雖然現在UNI-V的加速要靠電動車,而且UNI-V的加速真的快不了多少,但是它帶來的氛圍是同價位車型所沒有的,尤其是電尾和排氣聲,可以說是贏了。現實中,沒有那么多“司機”。很多人只是想偶爾過一次癮。一個氛圍就夠了。
說白了,大部分人想要的是“更快的家用車”,而不是“性能車能在家里多用”。UNI-V并不完美,它只是一輛更快的家用車,但它知道自己的定位和目標群體的畫像。
編輯說:
時間已經到了2022年,自主品牌的聲音這幾年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從合資品牌轉向自主品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自主品牌都是以SUV為動力的。SUV的流行也壓縮了自主品牌的轎車市場。自主品牌能賣的好的不多,基本都是以10萬以下的市場為主。然而,隨著汽車市場年輕化的進一步發展,汽車市場迎來了又一波機遇。跑車或“看起來很運動的車”越來越受青睞,UNI-V顯然是有備而來。從它的預訂價格來看,很可能它的目標對手不是影豹(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而是本田思域(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Style。至于勝算,我覺得需要等到UNI-V的官方價格公布之后。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