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拖拉機怎么樣 拖拉機的進化版
品牌介紹
對歷史比較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傳說中收復臺灣省的將軍鄭成功就是福建南安人,所以在南安城周圍建了一座鄭成功將軍的雕像,后人也以他為榜樣。
作為南安本地的機械廠,福建南安新民機械也將其拖拉機命名為成功牌,寓意人在購買車輛后就會成功。
最終也成為了當地的熱銷車型,在早期的農村運輸道路上,包括市政環衛車上,經常見到這種車型。
車輛介紹
這種拖拉機主要用于偏遠山區修路的砂漿運輸,村民自建房屋的建材運輸。記得早些年修路的時候,總是在塵土飛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路上忙碌。隨著道路的建成,他們的身影逐漸消失。
到了后期,很多車主更換了更先進的農用車,于是拖拉機的能見度越來越少,只剩下一小部分從90年代初就開始涉足當地運輸行業的老師傅。他們習慣開拖拉機,所以當舊車報廢時,他們會繼續選擇新的產品。
這臺成功的拖拉機的主人已經進入了七十歲,現在他處于退休和照顧孫子的狀態。對于開了一輩子的車輛,他算是自己的家人,最后一輛車是他留下來陪伴自己的,可以時不時過來看看,回憶一下自己早期的運輸生涯。
車輛概況
因為這是農用拖拉機的升級版,所以駕駛室在外觀設計和內飾做工上會比早期的車型更加豪華,也會比那些簡單實用的鐵架焊接而成的駕駛室更加高級。
乍一看,駕駛室的造型還是有點可愛的。采用了前置發動機的設計,后置是駕駛室。車燈設置在輪拱上方,轉向燈放置在車頭。照明是夜間行車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為司機觀察路況的有力保障。
駕駛室上方采用了加長車頂的設計,可以有效充當遮陽板和頂篷,優化駕駛員的駕駛體驗。車輛前保險杠很厚,但整體安全性還是不足。
車頭前方可以看到成功的字母和拼音,進一步提升了其品牌認知度。同時也代表了它是家鄉制造技術的精華。轉向器設置在駕駛室的前部,所以通過駕駛室有一個孔來連接方向盤。
車輛的后視鏡采用了擺鏡的設計,有些輕卡在實用性上味道更接近三輪車的狀態,而且前面沒有落地鏡,考慮到擺放位置比較尷尬,就忽略了。
發動機采用常州常發柴油機,這也是閩南農用車廣泛使用的動力總成。具有強、輕啟動的特點,支持駕駛室內電機啟動,省去手柄提前啟動的麻煩。
從側面看,如果在發動機前面加個引擎蓋,那就是妥妥的尖頭車,車門有成功的品牌貼花,也是我們很熟悉的;車頭下面有一個小小的登車踏板。由于前輪拱的影響,顯得有點過于迷你,但實用性很高。
車廂采用中央液壓雙頂舉升方式,具有重心低、重量輕、靈活性高的特點。最重要的是結構耐用,不易損壞,適合低成本的農用車。
因為輪拱的原因,集裝箱內部有一個凸起的地層,這也是拖拉機集裝箱的通病,手扶拖拉機上也一樣。集裝箱支持雙開門形式,后尾門側開,方便裝卸貨物。
后輪采用雙輪胎設計,有效加強了其承載能力。底盤堅固的鋼板吊耳和雙層鋼板結構再次強調了其出色的承載能力。但是機箱的設計和布局有些亂,到處都是掉網。如果在惡劣的道路環境下行駛,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后輪軸套件的離地間隙尚可,對于顛簸的土路有一定的通過性。大速比可以在重載下推進車輛,但速度會慢一點。外殼被水泥包裹,包括底盤的位置,說明車輛的運行環境比較惡劣。
尾門關閉時,尾門的形狀還是很直的。同時可以看出集裝箱的體積堪比4.2米的輕型卡車。后尾燈被包裹在集裝箱內,由鋼覆蓋的電極保護,以避免在卸載卡車和提升鏟斗時意外損壞。
內部零件
來到駕駛室里面,只能說是被赤裸裸的鐵皮包裹著。工作臺只是一根橫梁。安裝啟動設備后,沒有額外的儲物格。車輛方向盤看起來有點像早期的尖頭車,沒有配備助力系統,駕駛和操控會有點困難。
座椅靠背呈90度角的平直狀態,坐墊厚度一般,長時間乘坐難免腰酸背痛;門板是硬紙板覆蓋的,車窗玻璃是手工設計的,門板的把手和開關是一個特色,很復古。
駕駛室的車頂是一層具有隔熱功能的鐵皮紙板,上面開了一個小天窗,行駛時可以從車頂送來涼風,但農用拖拉機的速度可想而知,只能保持在20左右。前懸掛也采用了多塊鋼板的結構,行駛起來會極其顛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