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奔馳C200 CGI旅行車怎么樣及奔馳C200 CGI旅行車的配置如何
C級旅行車受到冷遇也是有原因的。北京奔馳C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轎車是奔馳在中國的重要產品,奔馳為其舉辦了多次媒體和客戶試駕活動。眼前的C級旅行車給大多數人的概念是C級轎車,帶貨廂,不需要試駕。
但是我對C級旅行車很感興趣。第一,我對它的CGI發動機很感興趣,因為我們之前從未體驗過奔馳最新的CGI發動機(尤其是C200 CGI上的這款,必然是未來C級的主要驅動力)。其次,我對奔馳推出C級旅行車的目的很感興趣,因為奔馳今年前10個月在華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8%。在銷量長期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推出這樣一款“小眾”車型,讓人不禁懷疑奔馳是否“不求量,但求提升品牌影響力”。
經過一下午的試駕,我找到了第一個問題的完整答案。但對于第二個問題,答案還是模糊的,因為我發現這輛C級旅行車沒那么簡單,所以我們又借了一輛,和它一起過了幾天.
2.模型背景
旅行車是歐洲非常受歡迎的車型。由于歐洲的路況和歐洲人的駕駛風格,歐洲人在攜帶大量行李長途旅行或周末全家帶寵物外出時,更喜歡載重量更強但操控性不會比轎車弱太多的旅行車,而不是重心更高、操控性更弱的SUV。所以旅行車是歐洲很多中產家庭必備的交通工具,也因為實用性成為歐洲一些國家出租車和商務車的首選。
由于旅行車市場巨大,大部分歐洲品牌的汽車都會同時推出相同的旅行車型。在同級別競爭對手爭奪銷量的時候,旅行車的銷量往往成為影響市場格局的重要砝碼。因此,歐洲汽車廠商,尤其是那些豪華品牌,在開發旅行車產品時,并不只是想著“在車后加一個車廂”,而是要在外觀設計、操控水平、載貨能力、易用性等方面下大功夫,讓旅行車成為一款實用性高但同時又有內涵和品位的車,而不僅僅是一款簡單的工具車。
回到本文的主角,奔馳-C級旅行車。2007年,奔馳發布了第三代奔馳C級轎車(W204)和奔馳C級旅行車(S204)。但2008年,北京奔馳推出國產C級時,只有轎車,沒有推出旅行車。原因,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中國旅行車市場太小。中國推出了各種不同品牌的旅行車產品,但這些旅行車產品的最終銷量幾乎沒有達到廠商的預期,無論其定位如何。作為步伐穩健的奔馳,當時是不會冒這個險的。
但今年奔馳突然推出進口C級旅行車在中國銷售,包括C200 CGI和C300車型。目前德系三大豪華品牌在華產品線中,奔馳C級旅行車是唯一一款正式引入的車型。可以說奔馳對自己的這款產品是相當有信心的。這一次,我們來看看主力機型C200 CGI的魅力。
3.外觀感知
第三代奔馳C級的前臉設計非常成功。一改以往奔馳轎車沉悶的前臉設計風格,變得動感十足,深受年輕買家歡迎。C級旅行車車身前半部分和C級車一模一樣,你應該很熟悉。旅行版的車尾部分比前部更加保守,但C級車上的個性化尾燈在旅行版上還是可以找到的。后保險杠為了方便裝貨,高度降低了,所以后倒車雷達移到了保險杠下面的一塊黑色塑料板上。
雖然加大了后車廂,但旅行版的車身長度只比三廂版長了9mm,也保持了C級一直給人的緊湊運動感。此外,可以看出奔馳在C級旅行版的車頂弧度、車身腰線、后窗弧度等細節設計上下足了功夫,讓C級旅行車看起來完全沒有臃腫感,而是非常和諧自由。毫無疑問,奔馳扎實的設計功底使得C級旅行車依然體現了第三代C級車的風格,依然能夠吸引年輕的買家。
4.形狀細節
旅行車一個重要的外觀特點就是車頂的行李架,可以幫助固定一些較長較大的物體。比如熱愛運動的歐洲人會把沖浪板或者山地車放在旅行車的車頂。只是C級旅行車的車頂行李架看起來還是挺精致的,用起來讓人覺得有點受不了。
后檔上方有一個小擾流板,內含一個長長的高位剎車燈。
我們試駕的所有C級旅行版都配備了AMG運動套件。這套套件包括全車擾流板裙、17寸AMG鋁合金輪轂、帶奔馳字樣的制動卡鉗、前通風剎車盤等等。我們咨詢過經銷商,他們說目前到貨的所有C級旅行車(包括C200 CGI和C300)都是默認配備這款AMG運動套件,價格為2.8萬元。如果用戶不想要這個運動配件,可以省2.8萬元,但是車輛預約期會延長。我們相信這套AMG運動套件在視覺效果上確實是一流的,它還和旅行車的身份一起產生了一種特殊的“化學效應”,在個性上更加突出。
5.動態特性
C200 CGI上的這款1.8升CGI直噴渦輪發動機是奔馳最新CGI發動機的入門動力,最大輸出功率135kw/5250rpm,最大扭矩270Nm/1800-4600rpm。單看數據,動力水平略高于之前C200K上的1.8升機械增壓發動機。實際開車是什么感覺?
在實際駕駛中,我想找出這臺渦輪增壓發動機和之前的機械增壓發動機的區別。之前的C200K在駕駛時感覺動力輸出的線性度很好。發動機轉速在2000-3000 rpm中間強勁,在低轉速和高轉速時較弱。整體調整以平穩為主,不追求爆發力。作為當時C級車的入門級動力(我們試的時候C180還沒上市),應該說夠體面但不夠吸引人。
相比較而言,現在的C200 CGI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驚喜。首先,這款發動機的功率帶(功率輸出面積)比之前的機械增壓發動機更寬。除了在1000轉以上的較低轉速時感覺乏力(畢竟這個時候相當于1.8升自然吸氣發動機拖著沉重的車身),只要轉速在2000轉以上,發動機看起來就會充滿能量,動力隨時可用,直到5000轉左右。此外,借助渦輪發動機的大扭矩特性,C200 CGI加速突破的能力很強,在高速公路上變道超車讓人感覺得心應手。
但是,奔馳似乎不愿意過度增強這款發動機的“快感”。如果駕駛者輕踩油門,C200 CGI就不會表現出渦輪車的“狂暴”,而會像所有的奔馳汽車一樣沉穩流暢。只有大腳油門下去,我們才會感受到渦輪發動機瞬間的大扭矩釋放,以及釋放前特有的渦輪遲滯。或者換個說法,日常駕駛,我們根本感覺不到這是渦輪發動機。把一臺渦輪發動機調整到和自己的增壓發動機、自然吸氣發動機一樣線性、平順,這是奔馳的本事。當然,毫無疑問,這款新發動機比原來的機械增壓發動機要吸引人得多。
確保新發動機平穩輸出的另一個主要貢獻者是觸摸換檔5速自動變速箱。雖然廠家沒有明確這個時間,但是這個變速箱的控制程序要根據新渦輪發動機的輸出特性來調整。在我整個試駕過程中,這臺變速箱將發動機的動力輸出梳理得整整齊齊,換擋平順,沖擊極小,幫助C200 CGI完全達到了奔馳的高品質駕駛標準。齒輪比的設定也很有想法。五擋雖然沒有我們自己的7G變速箱多,但是這款變速箱每次換擋的速度差并不大,而且似乎已經很巧妙的盡量避開了2000轉以下動力輸出較弱的區域。在高速巡航常用的100 km/h的速度下,將發動機轉速設置在最高五檔2200 rpm,既保證了燃油經濟性和低噪音,又保證了發動機可以隨時工作,可見奔馳調校的用心。唯一的抱怨就是手動換擋模式下變速箱的響應速度還是比較慢,多少削弱了C200 CGI的駕駛樂趣。
據制造商稱,得益于先進的直接燃油噴射和渦輪增壓技術,新款CGI發動機的油耗將比舊款發動機降低12%左右。由于時間和條件的限制,我們無法對油耗做非常具體的測試。試駕當天,我在山路上用S擋艱難行駛時,電腦顯示油耗在10升左右。當我調出600公里以上的試駕油耗記錄時,發現平均油耗不超過12升。這個油耗數字可以說是非常合理的,因為試駕要經歷激烈的駕駛,原地空轉的機會很多。相信這臺發動機在日常駕駛中的油耗數字會非常漂亮。
6.駕駛性能
這一代C級車的駕駛感很討喜。與之前的很多奔馳汽車,尤其是上一代C級車相比,第三代C級車的懸掛設置比較硬朗。方向盤在保持奔馳特色光線的同時,具有出色的直接響應和路況反饋。尤其是在“敏捷控制”組件的幫助下,C級雖然還達不到寶馬3系(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那種“御彎大師”的水平,但已經是一款很有交流性和趣味性的車了。
這一次,我們試駕了一輛在同一底盤上開發的旅行車。理論上來說,由于車身較重,尾部慣性略大,很難達到轎車版的操控水平。這也是我們關注這次試駕的地方。但相當出乎意料的是,在山路上轉了幾個彎后,即使我盡全力去找,也找不出C級旅行車和C級車在操控上的區別。C級旅行車的懸掛反應速度、輪距、后穩定性與三廂版沒有區別,而且這款配有AMG運動套裝輪胎懸掛的版本在過彎時更穩定,對路面更舒適。只要不從后視鏡里看旅行車的后面,你會完全誤會你開的是一輛普通的C級車,樂趣絕對不會打折扣。
旅行車還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大尾廂和客廂的溝通會在車廂內產生共振效應,高速時路面噪音和排氣聲會更多的傳入車廂內,影響舒適性。奔馳C級旅行車另一個強大的特點是幾乎將共鳴箱效應的影響降到了最低。高速行駛時,車內噪音并不比C級車大多少。只有當運行速度達到160km/h以上時,才會有不和諧的風噪從后車傳來。我想如果你不是C級車的車主,在高速行駛時,很難感受到轎車版和旅行車版的噪音差別。所以旅行車舒適性不如轎車的擔心,在奔馳C級上幾乎可以直接省略。
7.汽車氛圍
C200 CGI旅行車的車身布局與國產C200 CGI轎車基本一致,只是在配色上有一些區別。國產C級車有多種內飾顏色可供選擇,而進口C級旅行車現在只有一種配置和一種內飾配色可供選擇,內飾顏色為上黑下灰。
C級旅行車的方向盤是更運動的三幅式,與國內C級車上的四幅式不同。此外,帶有防滑橡膠顆粒的踏板也增添了運動氣息。
因為側窗數量越來越多,旅行車內部采光更多,開放感更好,長途旅行會更舒適。
8.尾部隔間
作為旅行車,相比轎車最大的優勢就是后備箱空間寬敞實用。
首先,C級旅行車的尾門開關流暢易操作,開合動作不算太大。奔馳依然非常注重維護用戶的尊貴形象。尾門里面有一個照明燈。尾門打開后,不僅方便車主拿東西,對后車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常規的后車廂空間已經很平很寬了,后保險杠的高度也被奔馳降低了,裝載物品會很方便。后排座椅支架4/6向下拆分。當所有后排座椅放倒后,裝載空間變得相當可觀。奔馳在后備箱和后排座椅的背面都鋪設了厚厚的黑色絨布,不僅耐臟,而且手感非凡。顯然,C級旅行車并沒有忘記自己的豪華品牌血統。
后排座椅頭枕后面有網狀行李廂簾,后排座椅放倒后仍可使用。如果您攜帶的是容易滑動的大件物品,或者您不想讓您的寵物在駕駛時干擾您,這款行李廂窗簾將會非常有用。不過有點可惜的是,雖然行李廂簾和座椅傾斜機構都是實心材質,但實際使用起來卻要費很大的力氣,讓人擔心嬌小的女性車主在處理時會有失風度。在這些細節上,歐洲廠商真的應該多向日本廠商學習。
9.安全性
C級旅行車的前部與C級車基本相同,所以可以套用C級車在歐洲NCAP的五星碰撞結果。另外,C級旅行車是奔馳最重要的工廠之一德國不來梅生產的,安全質量值得放心。
10.價格和采購分析
中國進口的C級旅行車只有兩款(C200 CGI和C300),而且每款都只有一種配置。從配置層面來說,基本相當于國內C級車的最高配置車型。但進口C級旅行車相比國產C200 CGI時尚車和C300跑車,只貴4萬元左右,C200 CGI旅行版43萬元,C300旅行版54.8萬元。這是相當令人驚訝的。與C300旅行車相比,C200 CGI旅行車主要配備了導航、氙氣大燈和全景天窗(很遺憾進口C200仍然不提供導航和氙氣大燈)。考慮到C200 CGI的動力其實很優秀,顯然性價比最好的選擇是C200 CGI。以下是C200 CGI旅行車的主要設備。
安全
多級激活邏輯安全氣囊。
可逆安全帶收緊裝置,當預防性安全系統工作時,前排安全帶可以自動收緊。
帶一鍵式控制和障礙物傳感器的前后電動車窗
自動防眩目內外后視鏡
防盜報警系統
車載監控系統
后排ISOFIX兒童座椅固定點
中控門鎖,發生碰撞時自動解鎖所有車門,開啟車內照明和危險警示燈。
電子防起動裝置,包括帶無線遙控和可視鎖定驗證功能的鎖定系統。
滅火器
備用輪胎
娛樂和交流
駕駛室管理和數據系統(COMAND APS),藍牙免提電話連接。
6碟DVD換碟機
輔助輸入音頻輸入端口
舒適
敏捷控制組件
車速傳感動力轉向系統
7速自動變速器(7G-TRONIC)
恒速巡航控制和電子變速限制功能(SPEEDTRONIC)
停車定位系統(PTS)
帶安全轉向柱的動力方向盤
前排座椅可以加熱和電動調節。
前排乘客座椅負荷傳感器
左右電動折疊外后視鏡
主動維護提示系統(ASSYST)維護周期指示器
前照燈輔助裝置(自動打開前照燈)
帶雨量傳感器的擋風玻璃刮水器
可加熱擋風玻璃清洗系統
熱自動氣候控制
帶有可照明嵌入式化妝鏡的遮陽板
后門遮陽板
中控臺有一個儲物箱,用于照明和通風。
煙具組件
獎杯保持者
奢侈
真皮內飾
前排座椅、轉向柱和車外后視鏡有記憶部件。
豪華真皮多功能方向盤和換擋桿
全車綠色隔熱玻璃
全景玻璃天窗
鋁制內飾
膠合
金屬涂料
油底殼保護板
油漆保護
17英寸5輻輕合金車輪
前后霧燈
11.新車點評網總結
優勢:
外觀設計協調,動作穩重;
全新CGI渦輪發動機先進高效,動力較老款車大幅提升;
傳動系統調節平穩,動力充沛;
懸掛調校一流,貼合性強,旅行版操作不比轎車版差;
轉向平順,路感十足,手感極佳;
隔音措施到位,高速行駛不會感覺比轎車版聲音大;
后備箱空間很大,裝載實用性高,分區設計靈動便捷;
與其他旅行車相比,奔馳的品牌非常吸引人。
缺點:
變速箱手動換擋模式反應慢;
后艙隔斷簾等部件操作費力;
車廂空間太小;
C200 CGI的配置低于同價位的車。
在歐洲,旅行車不僅是一種非常流行的交通工具,也代表了歐洲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現在在中國,車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奢侈品,往往代表著面子、財富和地位。同樣的價格,中國人更愿意選擇看起來像官車甚至高大威猛的SUV的車,不會選擇很實用但不太有面子的旅行車。所以旅行車在國內一直沒有火起來,每個廠家在國內引進旅行車都是慎之又慎。所以豪華品牌奔馳這次推出C級旅行車還是挺讓人意外的。但是,如果這款奔馳C級旅行車僅僅是為了拓寬奔馳在華產品線,進一步提升奔馳在華品牌形象,似乎就沒那么簡單了。
產品方面,C級旅行車的外觀并沒有失去C級轎車給人留下的動感印象,非常和諧灑脫,能夠體現奔馳的功力。駕駛時,C級旅行車絲毫不遜色于C級轎車,駕駛感受也相差無幾。C級旅行車將旅行車的共鳴箱效應降到最低,使高速噪音與C級車相當。論后車廂的使用性和裝載能力,C級旅行車毫無懸念地與C級轎車拉開了距離。
然后再來看價格,只比國產C級車貴4萬,很讓人吃驚。也就是說,在同一個平臺上多花4萬元,可以買到一輛操控性和舒適性都沒有降低的德系原廠車,但更實用,更個性化。當它到來的時候
最后,我們來看看競爭對手。可惜這款車現在在國內幾乎沒有競爭對手。所以奔馳C級旅行車并不簡單,因為它作為一個優秀的產品進入了一個空白的市場。其成功的關鍵在于,中國有多少人能夠抵擋住SUV的誘惑,購買這種更強調“生活態度”的旅行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