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新奧迪Q7怎么樣及新奧迪Q7的動力如何
先說說新Q7的變化在哪里。
老款Q7最被詬病的一點就是氣場不足以支撐這么大的車,所以這次中期改款很有針對性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采用了奧迪Q8(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最新的家族設計語言后,整車的氣勢真的很強,這種氣場在路上比賓利添越(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還要搶眼,尤其是我們試駕的預上市版黑武士。
內飾也采用了奧迪最新的家族語言,內飾有一種類似之前A4L的時尚感,但確實缺乏檔次感。由三塊巨大顯示屏和大面積鋼琴烤漆組成的全新中控臺依然時尚,即使點綴著許多高級原木,也不覺得老氣;同時這套內飾明顯提升了檔次感。總而言之,新奧迪Q7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讓人覺得設計可以稱得上是這么大的車身造型。從效果來看,奧迪在這次中期改款中打了滿分。
其他可見的變化主要集中在配置上。新款Q7標配LED矩陣式大燈和四區空調。
同時,新Q7也標配7座,但我們的看法不變。我們還是建議你買5座車,它的第三排只能應急。因為第三排空間還是太小,座椅靠背角度不可調,第三排沒有空調出風口,實用性太低。
沒感覺是最好的評價。
回到開頭的話題,為什么過了沒多久我就不想開了?因為這車太舒服了,太安靜了,讓人沒有了駕駛的欲望,上一輛讓我有這種感覺的車是邁巴赫S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如果你想要駕駛樂趣和操控感,請關注展廳里它的兄弟奧迪Q8。
具體來說,首先這款車的動力很軟。說實話,這車我有兩天了,在公司查配置表的時候發現原來是3.0T 48V版本。我還真以為是2.0T版本。因為這臺發動機已經被8AT變速箱馴服了,太軟了。雖然動力很強勁,加速過程很快,但主觀感覺真的很平靜。我相信P-BOX測得的加速度曲線應該是一條非常平滑的曲線。即使切換到運動模式,變速箱也會刻意營造一種彈射感和“受挫”換擋感,但也僅此而已。相比同排量的寶馬X5(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主觀加速感還是差了一點。
至于新加入的48V電機,其實日常駕駛中是感受不到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熄火滑行時為整個動力系統提供動力(注意是熄火,普通車只能怠速滑行)。
第二個原因是底盤太舒服了。我們試駕的車有空氣懸架。說實話,底盤有多精密不用你說,但奧迪Q7勝在軸距長,輪距寬,重量大。很容易造成一種坦克碾壓土堆的感覺。走在路上和開著航母在海上航行沒有太大區別。
第三個原因是轉向,這是典型的奧迪虛。無論哪種模式,都感受不到路面和輪胎的變化,有的只有柔和的轉向反饋。總之,這整套機械的匹配和調校,完美的詮釋了“舒適”二字,讓人無法升起絲毫開快車的欲望。再加上非常好的隔音效果(即使在120km/h,也只能聽到路面噪音),說實話,開這輛車上路甚至會治好路怒癥,我覺得這輛車完全是我退役后的首選。
如果要買的話,我推薦2.0T版本。
我們的試駕車是3.0T版本,但是我開了很久了。其實我覺得它的配置并不是特別高。百萬豪華車該有的配置,比如座椅通風,電動方向盤,都需要頂配。我覺得配置和這個價位比有點低。翻翻配置表,發現2.0T的配置和3.0T差不多,只是少了一個空氣懸架和一個3.0T的發動機,但是價格差到了10萬元。我覺得既然這車的動力沒有激情,我還不如就選2.0T,開著舒服。
更令人困惑的是,這款空氣懸架的駕駛品質確實不錯,而我們試用過老款機械懸架,認為底盤品質和空氣懸架還是有差距的。如果能提供Q8這樣的選項就好了。
結局
我一直覺得Q7改前的宣傳方向有點偏,它的廣告和資料一直在強調它有多年輕,損失了多少。我覺得這些對于這個級別的賣家來說其實并不重要,從寶馬X5已經向舒適性傾斜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真正關心的只有兩件事:能不能陪他們去各種高檔場所,能不能讓他們在一天的工作后開著它的時候感覺更加平靜和放松。
這一次,新奧迪Q7重新設計正確。整體形象上,大家熟悉的氣場強大的Q7又回來了,舒適性上,我前面說了,接近無感駕駛,極致舒適。我在這里大膽立個旗,新Q7的銷量肯定會是改款前Q7的三到四倍。
【奧迪Q7 55TFSI第一印象】
突出優點:圖像優秀,動力流暢,底盤舒適性高,靜音性好,性價比高;
主要缺點:第三排不夠舒適,配置不夠高。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