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廣汽本田第十代雅閣怎么樣及廣汽本田第十代雅閣的配置如何
無論從汽車媒體還是普通消費者的立場來看,七代八代雅閣(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都是同級當之無愧的標桿。世間萬物,螺旋式發展上升,終究是無法逃脫的宿命。在競爭對手祭出加長、渦輪增壓等針對中國消費者心理的“精準打擊”后,雅閣的“除非你,否則別買”屬性在第九代有所減弱。我們在選購雅閣的時候,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買這車不會錯的”。“不能出錯”這個詞一方面是對平衡性和可靠性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對優勢不突出的判斷。
今年剛剛換代的第十代雅閣能否在邁騰(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凱美瑞(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雙雄夾擊下突圍,發揮出和7、8代產品一樣的優勢性能,是我們等待市場給出回應的問題。而我們詳細的車評就是先把雅閣的所有實力展現給大家,讓消費者先評價一下:這是我想要的雅閣嗎?
2.模型的起源
嚴格來說,雅閣是對應美國市場的車型。雅閣在北美也取得了很多有意義的第一:比如第一輛在美國制造的日系車,比如第一輛在美國最暢銷汽車排名第一的外國品牌汽車。2017年,雅閣單一車型在美國的銷量依然超過32萬輛,隔著太平洋都能感受到雅閣終端性能的強大。
無獨有偶,中美消費者對汽車的理解有很多共同點。我們可以舉出許多汽車公司將北美模式成功引入中國市場的例子。如果按照這個戰略的實施年份按質量排名的話,本田肯定是在前排的。
1999年3月,廣州本田(沒錯,當時叫廣州本田)將北美版第六代雅閣同步引入中國市場。當時我們自己的汽車工業連初級階段都達不到。可想而知,一款與國際市場同步進口的新車,將多年的差距強行縮小到零,對中國消費者是有影響的。后來從國產六代雅閣開啟了車市提價的“先例”。
本田的換代不同于我們理解中的傳統換代。一代小變,兩代大變,是人民對差異的準確概括。如果以時間軸列出歷代雅閣的迭代,會發現每一代車型只能維持4、5年。小步快跑是本田適應市場變化的一個非常巧妙的策略。2003年,七代雅閣上市。把目光推向全國,消費者對雅閣的強烈印象應該是基于這一代產品。與老款相比,七代雅閣主要有兩個變化,一個是更激進的外觀,另一個是最新的i-VTEC發動機上身。
2008年,國產第八代雅閣上市。這一代車最大的賣點之一就是巨大的車廂空間,這被視為雅閣歷史上第一次以大空間為大賣點。另外,八代雅閣在動力、操控性、底盤、尺寸、配置等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個驚人的高度。幾年來一直是中高級車的標桿,銷量榜的領頭羊。
2013年,國產九代雅閣亮相。如開頭所述,歷代中國協定都是以美國版本為基礎的。對比原型車和衍生車型,九代雅閣是差距最大的一代。設計師對車頭的大規模改動飽受詬病。回想起來,我覺得巨大的鍍鉻中網是廣本對中國消費者喜好的誤解。雖然外觀不夠強悍,雖然銷量已經從頂級滑落到中上位置,但是在機械層面上,本田還是給了我們很多驚喜。地球夢科技動力總成可以說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自然吸氣發動機匹配CVT變速箱的標桿;后期增加的i-MMD動力也讓我們看到,除了豐田混動,還有一種混動叫本田。
現在,第十代雅閣來了。在這款車上,本田再次進行了許多大膽的創新。讓我們接受它
現在本田的設計語言非常大膽。在轎車領域,coupe有一統天下的趨勢。新雅閣剛在北美亮相時,照片飄回了海洋,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原因很簡單,還是車輛上市順序。就像這一代寶馬3系(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7系一樣,一不小心,7系就成了大3系。所以,對于本田來說,你知道.一個車企如何安排新設計車型的上市順序,其實是一個大學問。坦率地說,大眾至少在中國做得很好。
第一次看到十代雅閣的實車,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現在的中級車市場,即使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依然以一種規整內斂的風格為主。十代雅閣如此超脫,甚至在外觀上斷絕了與上一代的血緣關系,適應的過程總是不可避免的。多接觸這輛車,上下左右看看,漂亮的一面自然就出來了。就像一個天生麗質的美女,打扮得漂漂亮亮,走上風口浪尖,一時半會兒也產生不了愛情。但是了解了風格之后,我眼中看到的是自然美本身。
十代雅閣最吸引人的就是流暢和纖薄。尤其是我們試駕的白色,尤其是從側面或者路過的玻璃幕墻看,真的很漂亮。對于外形設計,我覺得可以這樣總結。上一代的雅閣和凱美瑞是針對老年消費者的。現在消費結構變了,85后甚至90后成了買車的主力軍。兩款車自然應該會向更年輕更時尚的群體靠攏。只是在這個過程中,兩個品牌的步伐不一樣。如果說凱美瑞已經到了85后的水平,那么雅閣顯然已經跑到90后這邊了。
4.外觀細節
車頭雖然扁平,但是鍍鉻和黑色鋼琴漆拼接營造的視覺層次非常豐富。
側面兩個鍍鉻裝飾,一個下沉一個上升,勾勒出若隱若現的雪茄形車身。
大燈造型是本田現在的一貫風格,思域(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思鉑睿(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都是類似的設計。高配車型的上光源為LED,低配車型為近光LED和遠光燈鹵素。
1.5T車型頂配版的輪圈尺寸只有17英寸,輪胎是225/50 R17米其林Primacy 3st郝躍。更大的18英寸輪圈可能會出現在未來的混動版本中。
真正的雙邊單排氣。
5.樹木徑級
這是一個沒有最大,只有更大的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下,看到十代雅閣相比老款縮短了車身長度,會不會很有趣?在雅閣的歷史上,從第八代開始,它就是一個突出的賣點。DNA的賣點到現在肯定不會放棄。只是在新車上,大方向很集中。——使軸距上升。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到,相比老款車型,軸距有了很大的提升,幾乎達到了中國專用長軸邁騰的水平。
6.電力系統
現在阻礙雅閣的因素之一來自于動力系統。雖然增加機油的事件發生在兄弟公司,但是影響了本田的聲譽。同排量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確實需要一段時間的自我認證來消除消費者的顧慮。本田國產的1.5T發動機都是代號L15B。其實各種車型還是有區別的。像VTEC技術一樣,它只用于高性能的雅閣。
如果是亮點,足以閃到本田粉的眼里。在渦輪增壓時代,本田引以為傲的VTEC一度處于半擱淺狀態。有了Turbo的加持,進氣能力似乎總是過剩。改變氣門升程真的有必要提高進氣能力嗎?因此,在260TURBO上,VTEC有了減少渦輪遲滯的新使命。與自然吸氣發動機進氣側的VTEC不同,1.5T車型的VTEC系統位于排氣側。一般來說,在發動機低轉速階段,排氣能量無法推動渦輪,加速感就是這么來的。此時,降低排氣門升程將相應地減少渦輪滯后。其實背后的原因很好理解。俗話說,半mv平方的小開口擠出的高流速,其實帶來的是能量的指數級增長。動力體驗方面,本田為這一級別的渦輪車做了最合適的油門,部分功勞應該記在VTEC身上。然而,如果我們到下一個級別230TURBO,我們將享受不到VTEC的好處。動力體驗能不能像260Turbo那么好,還是要等我們試駕之后才能驗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過去,自吸車上的VTEC除了實際作用外,還有“壯陽作用”,高音的發動機聲就是良藥。癡迷于此的孩子可能會對新雅閣失望。渦輪機上的VTEC被簡化為一個純機械功能系統。
上市初期,備受期待和期待的10代雅閣混動車型沒有及時跟上。現在終端在賣9.5代的混動版。我不知道為什么本田在將i-MMD與新車結合方面如此緩慢。對混動10代雅閣感興趣的消費者估計要等到年底才能提車了。
7.動態特性
十代雅閣,我個人給一群鍵盤驅動提供了一個吐槽空間。缺少最新的2.0T 9AT動力總成是否是對中國市場的區別對待?汽車媒體容易被一邊倒的輿論牽著鼻子走,我們也是群體無意識規律中的一份子。我深刻體驗過10代雅閣和260TURBO的1.5T大功率發動機,然后坐下來思考2.0T對于中國市場的必要性。
這個問題,最厲害的位置,是實際的動態體驗。看功率和扭矩,260TURBO的143kW和260Nm的數據與北美版一致。在本田的整個體系中,L15B在雅閣上的調校差不多已經告一段落,再往上,只有思域Si的標稱功率高一點。橫向對比,雅閣260TURBO的峰值功率和扭矩在同級別動力總成中并不算最高。
對比動力總成的性能,可以從數據入手,但不能迷信數字告訴你的差別。上表中我們挑出了三款競品:——雅閣、凱美瑞、邁騰。如果說雅閣動力表現最好,那么在“鍵盤層面”是否政治不正確?總之,雅閣的260TURBO利用了渦輪的優點,盡可能避免了渦輪的缺點。
所謂“跟感”要從兩個維度來描述,一個是踩油門后的瞬間反應,一個是從踩油到加速峰值力量出現的時間。三輛車放在一起,雅閣有些田忌賽馬(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意思。相比邁騰,——在油門響應上更加直白,渦輪遲滯和變速箱遲滯較小;相比凱美瑞,優點是峰值扭矩來得更早更快,不需要等待發動機轉速變好。這種平衡成就了我所說的同級最佳動態體驗。
要調整這個動力總成的故障,我們主要著眼于變速箱的性能。起步頓挫是CVT的通病,雅閣也不例外。第二個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CVT變速箱缺乏節奏感。這輛車只有踩下油門,把速度拉到紅區附近,才能模擬出AT般的速度節奏。以前我不應該把這個列為問題,但是最近開了C-HR之后,才知道原來豐田的CVT節奏變化很接近at。在新的坐標系下,本田應該更加努力。
回到本段開頭的問題,真的有必要引入2.0T嗎?單看動態表現,介紹意義不大。對于國內很多司機來說,260TURBO這種前期8秒主觀,9秒不到客觀的水平已經很過分了。從象征意義上看,雅閣作為本田在中國大陸最高級的車,用2.0T提振品牌還是有道理的
8.特性試驗
加速
對于10代雅閣,雖然大部分網友對其1.5T發動機表示遺憾,再加上前段時間東風本田的機油風波,很多消費者對本田的1.5T發動機仍持懷疑態度。但純數據來看,雅閣的大功率1.5T發動機是本田在國內銷售的最強調教。
實際加速測試時,換到S檔,不要換擋。起步初期相對平緩,動力總成峰值功率的釋放相對克制。在2秒左右,G值達到最大,最高G值不會超過0.5。而且由于CVT變速箱保速的特點,整個加速過程有些枯燥。但最終成績是8.7秒,是同級最好的車型之一。要知道,我們之前做的君威(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1.5T 9AT的加速只有9.5秒。雖然測試環境有一定程度的變化,但作為參考數據,可以看出本田在調校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以保持雅閣上這臺1.5T發動機的動力體驗,但如此激進的調校是否會導致后期的穩定性問題,可能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
【雅閣實測加速8.7秒】
踩剎車
測試車輛使用規格為225/50 R17的米其林3ST無聲輪胎。在緊急制動過程中,整車姿態保持相對穩定,足以給駕駛員信心。最終實現了38.4m的制動性能,在中級車編隊中算是優秀了。考慮到雅閣整體風格從古至今都比較動人,做出這個成績也在情理之中。
【雅閣實測剎車38.4m】
9.燃料消耗測試
省油一直是本田的強項。畢竟本田有足夠的自信在旗下車型的中控中單列一頁顯示油耗,試圖引誘你在各方面做出更低的油耗數據。其實上一代的地球夢2.4L自吸發動機,根據我們之前的長時間測量,綜合油耗全對比理想。但問題是,首次改裝渦輪的雅閣能否在延續之前燃油經濟性的同時,保持動力滿足需求?
因為其1.5T發動機的低扭矩已經足夠,以自動啟停、自動泊車的良好體驗應對堵車時的走走停停相對容易。但為了保證燃油經濟性,我們會在測試油耗的路段開啟“綠葉”模式。這時候雅閣的前油門會變得有點惰性,需要你深踩才能及時反應。如果想體驗好,普通模式更舒服。
最后實測數據顯示,雅閣在高速平均車速為78km/h時,實際油耗為6.2L/100km;市區平均車速23km/h時,實際油耗為9.9L/100km。整個動力系統的經濟性還是保持本田的水平。如果你之前關注過我們的凱美瑞單項測試,你會發現在市區相同平均車速下,實際油耗為9.9L/100km。可以說本田雅閣和豐田凱美瑞,為了保證燃油經濟性,在不同的方向達到了預期的目標。當然,在后期維護方面,本田的渦輪可能比自吸更麻煩。
10.操縱感情
雖然本田從來沒有叫過自己的車手車,但是注重駕駛是融入本田血液的事情。開了一些車回頭看,本田對操控的理解和其他車企不太一樣。在雅閣上,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們的思維更加立體。操控不僅是對汽車本身的機械控制,也是對駕駛員周圍空間和功能的控制。
這是雅閣一貫的優勢,九代半混動雅閣在這方面表現出了很高的品質。開了一段時間,又換回了自己的3系。明明很不對勁,怎么3系也變得不好開了。所以在十代雅閣的操控部分,我們會回答這個問題。第九代半車身運動感對抗標配3系的特點在新車上還在嗎?
如果只是開場部分,新車會被削弱。
10代雅閣,本田投入了更多心思。僅僅是造一輛開的好的車,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太簡單了。第九代車型為了純粹駕駛而帶出來的粗糙感必須盡可能去掉。新老車型相比,懸浮感差別很大。尤其是前排,之前那種生硬,道路起伏向上的感覺基本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場懸浮厚重又有些柔和的表演。雖然底盤對車身的側傾支撐還在,但也沒有老款彎時那么整齊干凈了。現在有很多車評(包括我們自己的)稱贊凱美瑞的底盤調校。就前排的操控性和乘坐感而言,雅閣和凱美瑞沒有太大區別。不過要知道,前提是雅閣用17寸輪轂,凱美瑞用18寸輪轂。車輪尺寸統一的話,雅閣更動感,凱美瑞更舒適。
轉向手感是第十代雅閣的倒退。開老款車,擰方向盤能給你一種直觀的爽快感,這是新車基本上所沒有的。目前的電動助力轉向(雖然有可變轉向比)手感略粘,中間點扶正了四分之一圈,也有一種搶的感覺(而且老款轉彎半徑大的問題在新車型上沒有解決)。如果按照正常思維把操控歸結為機械的操控,新車型顯然沒有信心像老款一樣挑戰3系。如果把眼睛放大到駕駛者在車廂內操作各種功能的便利性和隨意使用儲物空間的感受,十代雅閣在這兩方面的表現一如既往。
11.乘坐感覺
騎行主要是為了后面的乘客。在談到駕駛體驗時,我們提到了第十代雅閣與老款相比,在前懸掛的柔軟度、減震過濾效果的超前感、厚重感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對于一輛b級車,我們有理由要求后排的舒適性和前排一樣。
我曾經坐在九代車型的后排,基本告別了玩手機。持續的振動會讓你眼花繚亂幾分鐘。面對一些顛簸,后懸掛的表現還是比較冷靜的。基本上正常路面的起伏都能平滑過濾。安心玩手機不再是嘴上的夢想。只是有減速帶一樣的大起大落,后懸掛的跳躍感明顯。乘坐舒適,還是前排比較好。前排和后排有這樣的差距,很難解釋。強行找個原因,我覺得跟還沒上市的混動車型有關。有可能底盤開發時整體架構偏向混動版。或許后排增加電池重量后可以減弱跳躍感。
12.靜音性能和噪音測試
在說雅閣之前,先說一下之前測試的凱美瑞2.5L雖然凱美瑞相比上一代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NVH還是有提升空間的。尤其是高速行駛時,前排乘客用平時的音量說話。后排乘客如果不把頭往前探,會因為車輪噪音而聽得模模糊糊。
新雅閣怎么樣?被詬病的本田不做隔音,會在全新的雅閣上改進嗎?可以,但遺憾的是,進步并不大,雖然測試車型已經配備了主動降噪、前夾層玻璃,以及注重靜音的米其林3ST。但在噪音測試中,各速度段的噪音都高于凱美瑞。所以凱美瑞坐在后排聞不到前排對話的情況在
曾幾何時,本田的內飾設計有自己的想法。例如,上下雙屏設計,顯示車輛、音樂信息、右后方盲區的圖像,以及導航和其他常規功能的下部顯示,兩個區域互不干擾,并且它的獨特之處在于空調和座椅加熱和通風按鈕的插入。9代雅閣豪華高檔的內飾氛圍我無法評價,但是用四個字還是挺好的。從思域開始,本田的內飾設計就一直在變,上下雙屏也在時間的變化中飄了起來。經歷了CR-V和冠道(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演變,本田的內部角色已經被10代雅閣凍結。說特點,現階段雅閣或者本田主要有兩點:
第一,內飾設計簡單。比如在我們對260TUBRBO旗艦版的試駕和評測中,只有中控的頂部采用了軟性材質。往下看,仿紅木的塑料裝飾板和中控下蓋都是硬塑料。我不是說雅閣車廂用的材料不厚道。畢竟所有的細節都是為設計服務的。很明顯,10代雅閣的中控需要簡潔,復雜的材質搭配毀了這種風格。如果只用眼睛看,一輛新車缺少一種高品質感。在使用了車內有質感的按鍵,像奧迪一樣扭動有分級阻尼的旋鈕之后,你就會知道,在簡約的另一端,也有這些高級的手工觸摸。
二是功能區布局清晰。功能區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是本田一貫的優勢。在新車中,這種特殊性被進一步放大。乍一看,多媒體和空調控制涇渭分明,仿佛憑直覺,我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配置和功能在哪里。應該說,這和簡約一樣,應該算是室內設計的流派。通過橫向類比對比,我們會發現,注重駕駛、在意駕駛者操控的品牌——寶馬、馬自達、本田3354都相當默契。當然也有人覺得布局過于直白,缺乏風情。一定要像奔馳一樣,在探索車廂使用的同時感受到美感,才是好的內飾。那我不得不說,我們一起度過,跟著自己的心走。
14.多媒體系統和汽車細節
“多媒體系統,日系合資品牌真的已經落后自主品牌了”這句話在我們網站的文章中出現的頻率非常高。日系合資品牌上,中控系統操作邏輯混亂、學習成本高等問題一直為人詬病。
而全新的雅閣在這方面有了明顯的提升。像這個旗艦版,常見的多媒體,藍牙電話,車輛信息等。基本都是標配,而這塊8寸彩色中控屏,乍一看,最驚艷的就是清晰度。以往廉價感很強的操作UI也有所更新,配合物理按鍵的對稱排列,觀感不錯。在實際使用中,無論是反應速度還是操作流暢性都比上一代好很多。
既然是頂配車型,和低配車型最大的區別當然是本田標志性的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統。如平行車道輔助、車道偏離預警系統、主動制動、主動安全系統、疲勞駕駛提示等。當然不會缺席。
車內細節最讓人驚喜的大概就是空調按鈕那一欄了,尤其是空調旋鈕轉動的時候,配合漸變色和滴答滴答的阻尼聲,高級感足以讓人滿足。不過可能是因為試駕的原因,座椅通風的按鈕會有點松。而且像這種懸浮式中控面板,剛出現在冠道上的時候,整個屏幕都是可以調節角度的。可惜這個體驗不錯的功能沒有在雅閣上延續。
還有一點要提的是,和這款1.5T旗艦版一樣,它采用的是半液晶儀表盤,沒有抬頭顯示、遮陽簾、可調后排座椅等配置。連車內后視鏡都是手動的,防眩目。科技配置和舒適便捷配置不同步,看似奇怪,但想想,定位更高的混動車型還沒上市,缺失也無可厚非
除了被戲謔地稱為買發動機送汽車,本田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稱號,那就是“太空魔術師”。這一代雅閣,軸距加長至2830mm,車身減少21mm,車寬增加17mm。所以,當上一代已經有了不錯的空間體驗的時候,就沒必要再擔心增加尺寸和空間體驗了。坐在后排輕松蹺二郎腿是沒問題的。
雖然雅閣沒有加長家用,但它已經具有出色的尺寸,并確保了良好的腿部空間。因為座椅寬大柔軟,包裹性好,整套人體工程學優秀,后排座椅的舒適性也很好。相比凱美瑞和邁騰,整體舒適性差不了多少,而且采用后滑造型后,后排頭部空間不受影響。但是,當中間平臺升高時,中間乘客的腿部舒適性減弱。
16.儲存空間
儲物空間,其實變化不大,整體布局和九代差不多,只是做了部分優化,更好用。
尤其是中央扶手箱的位置,一打開就會以為自己坐的是第九代雅閣。有了熟悉的深度和合理的雙層格子,你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需求靈活組合。
像后排的儲物空間,除了車門的上側隔間和前排座椅的后口袋,只有扶手箱和后排出風口下方的小儲物格。未來混動版還可能用遮陽板、空調等調節面板代替杯架后面的小網格。儲物空間是雅閣最好也是最有競爭力的特點之一,也是習慣開雅閣的人很難愛上其他車型的原因。
17.尾部隔間
根據我們的實測,雅閣后備箱深度為115CM,寬度為86CM,高度為55CM,可以輕松處理幾個正常尺寸的行李廂。
比如放置一些較長的物品時,放倒后排座椅可以獲得208cm深的后備箱空間。不過很遺憾,頂配車型不支持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雖然上一代也是這么做的,但是有魔法座椅的本田卻不能按比例做,真的有點說不過去。
安全
在安全性方面,我們參考了IIHS在北美對2018款雅閣的碰撞測試。這款車型配備了本田感應。在9項測試中,包括25%重疊偏置碰撞(駕駛員和乘客兩側)、40%重疊偏置碰撞、側面碰撞、車頂強度測試、頭枕座椅安全測試、大燈測試和兒童安全座椅測試,其中7項獲得G(優秀)。防撞主動安全功能也取得了“頂級”的成績,只有大燈取得了an(可接受),最終被評為2018年度頂級安全PICK車型。
總的來說,雅閣的安全性還是很優秀的。但考慮到國內外的雅閣,可能因為產地的原因,在結構和原材料上有差異,結果僅供參考。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