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日本版第二代日產聆風怎么樣及日本版第二代日產聆風的配置如何
首先,在外觀方面,我們之前在采訪日產汽車有限公司全球設計副總裁阿爾拜薩先生時也談到過。我們都覺得新一代聆風不再像上一代那樣標新立異,而更像是一輛普通的家用車。在路上,普通人不會很快認出這是所謂的“新能源車”。日產還表示,因為純電動汽車現在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所以希望聆風在形象上更主流一些。
不過相比大小差不多的Tiida,聆風的外觀其實會更時尚,更精致。雙色車身、雙色尾門、后擴散器、車燈等外觀細節讓聆風看起來明顯更高。
內飾方面,聆風整體大氣相當主流,設計也是現在日產的家族式風格。剛開始沒什么難適應的。不過車廂里還有一些比較新的設備,要單獨介紹。
首先,這個流式后視鏡。國內消費者應該先在凱迪拉克CT6(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上接觸這個東西。它的主要優點是視野比一般的后視鏡大很多??傆X得在現在的電子技術和產業鏈環境下,這個東西應該會很快普及,以后也可以用更便宜的型號。
然后就是這個電子換擋桿,接觸過一些混動或者純電動車型的消費者應該很快就能上手。
變速桿前面有一個檔位指示。
在變速桿前面,還有兩個比較重要的按鈕。首先是這個電子踏板。說白了,這個東西就是讓油門踏板(準確的說應該是電動開關)承擔更多的“功能”,類似于寶馬i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就是駕駛員松開電動開關踏板后,車輛會明顯減速,感覺像踩剎車。這樣設置的目的是,在城市中行駛時,駕駛員不需要頻繁使用制動踏板減速,駕駛更加輕松。另一個目的是為系統充電回收更多的動能。
不過聆風自動減速的感覺比寶馬i3自然很多,也沒有那么突兀。而且只有在中低速時才明顯。車速快了之后放開開關,就不再那么明顯了,實際上方便了車輛高速滑行一段距離。另外,和寶馬一樣,e-Pedal無法調節動能回收(也就是減速的明顯程度),但可以關閉,然后駕駛者就能感受到一輛更“正?!钡碾妱娱T的車。當然這個時候你的能量消耗比較大。
e踏板按鈕旁邊還有一個AUTO P按鈕,是自動駐車按鈕。Leaf Leaf的自動泊車功能和日產現有的自動泊車功能基本相似(比如奇駿(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上),最大的區別就是因為Leaf Leaf使用了電子變速桿,所以連切換前進檔和后退檔的工作都可以由系統自動完成。在檢測到可以停車的車位后,駕駛員只需要一直按住這個按鈕,自動泊車就可以完全自動進行。
方向盤上還有一個藍色按鈕,是凌風的ProPILOT自動駕駛功能開關。其實評價一輛車的自動駕駛功能,需要非常復雜的場景。這次在試驗場,聆風暫時只讓我們體驗了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等功能。這些東西早在幾年前的英國Q50和菲尼迪上就已經表現的很不錯了,現在的聆風自然也不差。從目前廠家提供的技術資料來看,聆風的這套系統還是算是Q50的半自動駕駛范疇,也就是高速單車道自動駕駛。所以暫時不評論Leaf的這個功能,未來這個系統中國版會是什么樣子還是個未知數,因為日產說他們會在2018年實現高速多車道自動駕駛。
說到這里,我們來談談Leaf的初步駕駛體驗。首先,這款車的動力和很多新電動車一樣,并不追求那種瞬間加速,而是追求更柔和更平順的動力感,所以在駕駛時不會讓人感覺很強勁,反而感覺操控非常好。但很遺憾,在中低速下還是能聽到一點點微小的電流嘟嘟聲。另外,車整體非常安靜,時速100km/h以上時,兩側a柱會發出風噪。
因為聆風的尺寸確實和Tiida比較接近,而且我之前也開過很長時間的Tiida,所以在開聆風的時候總是要拿Tiida做參照物。這款leaf的整體動力性能比Tiida要好。首先它的底盤給人的感覺比較扎實厚重,這款車分別坐在前后排,所以它的底盤的震動過濾感差別不大,或者換句話說,它的前后懸掛的駕駛感差別不大。然后車子轉彎的時候有一種靈活穩定的感覺,比Tiida好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電池組給車帶來了更低的重心。
如果要說不滿意,應該還是這車的轉向。具有日產典型的轉向風格,夠輕夠滑,但缺乏質感和精準的指向性。但從日常開車而不是走路的角度來看,這車確實是一輛好車。不開e踏板的話就是超級好用的車型,沒有一些新能源車的古怪個性。
除了好開,我覺得這車的乘坐感也不錯。我想在后座得分高。是典型的日產零重力座椅,特別舒服。這車感覺比Tiida小了一點,但也不算太小局促。空間上唯一的問題就是后座平臺中間凸起特別高。后來咨詢了工程師。工程師說是因為要布置一些線束,所以這里要留一條通道,但是我沒辦法,只能鼓出一個大鼓包。
由于電池技術的進步,這一代Leaf的電池組在上一代電池組大小差不多的前提下,續航里程達到了400公里(JC08標準,EPA標準是150英里),是上一代的兩倍左右。因為電池組沒必要那么大,車內空間,包括后車廂空間都不錯。日版Leaf沒有備胎。不知道中國未來的版本會是什么設計。
嗯,第一次就這么多。試駕時間很短,但我突然對聽風有了一種奇妙的感覺:因為之前試駕過很多純電動車,所以在動力特性或者形象設計上總會有一些獨特之處,好像怕別人不知道這是高科技的純電車。但是從設計到動感個性,Leaf都盡量靠在一輛傳統的能源“雜貨車”上,所以我感覺這輛車和我在短時間內有一種樸實無華的親近感。作為量產純電動汽車的先行者,聆風在第二代車型上表現出了更加親民的態度,也希望這款車未來在國內能有更加親民的價格。
【第二代日產聆風首測印象】
突出優點:動力性能好;空間不局促;主流形象。
主要缺點:轉向感不足;后座平臺中央凸起大;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沒有大的突破。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