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測比亞迪G6怎么樣及比亞迪G6的性能如何
外觀——飽滿穩重,符合一款中型車的氣質。
比亞迪G6是比亞迪品牌中的第二款中型車。目前在售的F6不能說是失敗的,但坦率地說,F6的外觀不夠大氣。G6的外觀設計要穩重成熟得多。自主品牌中型車市場今天發展不快的原因是外觀設計不盡如人意。
前臉穩重和諧,明顯比F6多了幾分穩重和霸氣。前包圍線條豐富,磨具沖壓比較流暢。只看前包圍的細節不會有任何廉價感。橫向的全鍍鉻進氣格柵處理得當,看起來并不突兀。大燈采用了流行的眉毛(不是日間行車燈),最典型的設計是奔馳C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君威(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側面車身線條很像F6,缺少前臉的厚重感,規整的造型更傳統。由于賽車還沒有發布,所以沒有車身參數,但它應該和F6差不多。
車頭與車尾相呼應。對于車尾,我似乎缺乏語言。說它平淡,說它有突出的亮點卻沒有亮點是不公平的。那我們就拿起細節來說吧。LED尾燈的設計比較大氣,腰線貫穿整車,和F6一樣。后備箱蓋上鴨尾的設計和裝飾比較明顯,比亞迪G6的尾部沒有明顯的亮點但是比較和諧。
輪胎不好看,輪轂造型也沒什么新意,只是簡單的7輻輪轂帶來了更復雜的視覺效果。展車使用的輪胎品牌是米其林。我不能保證米其林輪胎也會用在未來的量產車上。輪胎規格為215/50 R17。
動力和懸掛系統——新型直噴增壓發動機和雙離合變速箱
打開引擎蓋發現裝飾蓋密封的很好,讓我想起了雷克薩斯L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460L。希望未來的量產車也能如此。比亞迪G6搭載1.5L汽油直噴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113kW/5000rpm,最大扭矩240Nm/1750-3500 rpm。
與發動機匹配的是6速雙離合變速箱,這款變速箱的具體技術數據我們還沒有拿到。雙離合變速箱相比大家并不陌生。大眾的DSG是耳朵里最常提到的。雙離合變速箱最大的優勢就是換擋速度快,換擋品質高。希望這個變速箱技術成熟。
比亞迪G6采用了與F6相同結構的后懸架。雖然雙連桿懸架的穩定性不如多連桿,但相對于縱臂半獨立懸架,在舒適性和操控性上還是有一定優勢的。雅閣(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凱美瑞(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都采用類似結構的后懸架。
內參——感覺有點平庸。
坐在車里,沒有驚艷的設計,平庸的中控臺也不是為了吸引人的眼球,整體不追求所謂的豪華。灰色和米色的搭配不是紅木質感的裝飾板,年齡較高的消費者可能會喜歡。
方向盤設計更有特色,握感更充實,但手感偏硬。方向盤上集成了多種功能按鍵,全部翻譯成中文,方便老年消費者使用。畢竟他們對英文縮寫的理解是有限的,按鈕使用中文logos已經成為比亞迪的一個特色。
在眾多按鈕中,有一個很特別。方向盤右側,功能是開啟倒車影像,這個效果是通過右鏡下的攝像頭觀察右側的障礙物,減少了死角,最大程度避免了刮蹭輪轂的可能。
與F3和F6相比,內飾做工有了明顯的提升。按鍵和旋鈕的工藝要精致很多,旋鈕使用時阻尼感略差,不夠細膩,按鍵觸感很緊。
空間方面,身高180cm的體驗者將座椅放到了前排最低。調整坐姿后頭部空間為四指,后排空間不如預期。腿部空間打孔,頭部距離車頂三指。這種空間表現與F6基本相同,空間不是過剩而是充足。
前排中央扶手位置較低,表面沒有處理。是裸硬塑料,手感不是理想。如果只是簡單的包裹一層皮革,檔次和舒適度都會有明顯的提升。
后排的設計也有一個小遺憾,就是后排沒有出風口,對于中型車來說有些別扭。后排的乘客體驗會大打折扣。
總結:
經過外觀和內部的靜態感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外觀確實穩重大氣,鈑金的做工有所提升。雖然縫隙不小,但至少縫隙是均勻的,鈑金的沖壓工藝也有所提升,不再是單一簡單的線條拼接。由于成本原因,內飾用料不能太考究,整體乘坐體驗能拿到較高的分數,舒適性也得到了我和同事的認可。其他感覺和F6差不多,比如開關門的感覺和其他細節。動力系統一定是亮點。汽油直噴渦輪增壓小排量發動機和雙離合變速箱是當下比較火熱的組合,但是技術上我們可以理解為很強大,但是這款車能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就是價格和質量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