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on德系豪華的純電動保衛戰
先講個小故事。
在一周前的洛杉磯車展上,奧迪發布了e-tron GT概念車。作者的一個好朋友,骨灰特斯拉粉,看完e-tron GT后發了一段微信:“轉粉奧迪路,碾壓e-tron GTModel 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作者對這個評論并不感到意外。
過去幾年,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通過產品和制度的諸多創新,在純電動車市場實現了“從0到1”,成效顯著。但在橫跨汽車界和科學界的對新勢力的贊美和對所謂傳統勢力的批判中,有些聲音被無限放大,甚至到了實質被淹沒的程度。
作為奧迪純電動之路的起點,無論從哪個維度評價,奧迪e-tron(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都將是歷史上的典范。穿梭于阿聯酋阿布扎比繁華的城市和荒涼的沙漠,它一直試圖以一種不那么嘈雜的方式,用產品力完成一些整改。
沒有后視鏡的汽車
車云曾經和很多設計師交流過一個問題,為什么新勢力做的純電動汽車的設計似乎有更大的突破?
答案基本一致。有歷史的車企似乎設計理念比較保守,沒有充分利用純電動汽車的特點進行差異化設計。但一方面,從品牌的角度來看,它們可以平衡兼容,有利于延續家族語言;一方面,從市場角度看,不容易造成審美兩極分化。
奧迪e-tron無疑是這種設計思維的產物。當我第一次看到奧迪e-tron的時候,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和筆者有同樣的感受。整體上沒有特斯拉Model 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那么激進,但也比較和諧。這是一輛漂亮的汽車。
奧迪e-tron的設計基本延續了之前奧迪e-tron quattro概念車的理念。整車長寬高分別為4901/1935/1616mm,軸距為2928mm,介于奧迪Q5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奧迪Q7(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之間。
為了保留家族式的設計語言,奧迪e-tron作為一款純電動汽車,并沒有完全拋棄進氣格柵,而是采用了六邊形可封閉的單格柵設計,LED燈條嵌入大燈,引擎蓋上有明顯的“肌肉”線條。整體看起來前臉科技感和力量感很高。
車身側面,奧迪e-tron采用溜背式設計,下翼子板的位置線向上延伸,并帶有裝飾條,整車看起來很運動。根據奧迪官方數據,該車風阻系數僅為0.28,超過了大部分同級別SUV產品。此外,奧迪e-tron的尾部設計也非常家族式,整體風格圓潤,采用貫穿式尾燈設計。
在車云看來,如果要評選奧迪e-tron最有特色的設計元素之一,那么虛擬后視鏡是當之無愧的。
奧迪e-tron取消了傳統的外后視鏡,采用攝像頭和屏幕。攝像頭位于之前的光學后視鏡位置,而在門板內側的把手附近增加了一個7英寸的有機發光二極管屏幕,支持多視角和變焦功能,同時支持盲點監控。
虛擬后視鏡視角
在實際體驗中,這套系統在初次接觸時需要一定的學習成本,不同于一般的后視鏡觀察后方車況。門板上的屏幕從視線下移到一定程度,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
但由于部分國家的規定,奧迪e-tron依然保留了傳統后視鏡配置的選擇。
智能駕駛艙實現“五屏互動”
奧迪e-tron的駕駛艙設計比大家熟悉的風格更具未來感。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傳統的按鍵被液晶屏取代。儀表盤和中控由三塊液晶屏組成。中控位置的兩塊屏幕上下排列,向駕駛員一側傾斜,尺寸分別為10.1英寸和8.6英寸。儀表盤采用無邊框設計,尺寸為12.3英寸。再加上兩側門把手位置的后視鏡屏幕,奧迪e-tron的駕駛艙為駕駛者實現了“五屏互動”,整體科技感極強。
從實際使用來看,奧迪e-tron的儀表盤主要用于顯示行駛過程中包括速度、續航等核心信息,中控面板的導航界面也可以實時同步到儀表盤;中控位置有兩塊屏幕,前者主要用于信息娛樂系統,比如常見的導航和音樂功能;后者主要用于車輛控制,如空調控制、車況監控等。
在我看來,與之前的奧迪MMI系統相比,奧迪e-tron上安裝的最新MMI系統至少有四個明顯的升級:
第一:交互方式。相比之前的觸摸板旋鈕交互,這一代MMI的觸控方式更加直接,實際體驗中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上下滑動,觸摸體驗和普通觸摸屏一樣;第二種是選擇確認,需要在正常觸摸的觸感上增加一些向下的壓力。整體來說,觸摸反饋非常清晰,幾乎感覺不到任何遲滯或停滯。
第二:菜單邏輯。上一代MMI系統的功能界面往往給用戶一種“復雜”的感覺,而這一代系統通過UI優化,將之前“隱藏”很深的關鍵點和常用功能推到最容易看到的位置。
第三:硬件配置。在屏幕尺寸更大、分辨率更高的情況下,保證體驗的流暢度,對系統的運算能力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新一代MMI的配置有所升級,比如搭載了NVIDIA Tegra K1圖形處理芯片和4核CPU,可以保證在操作地圖縮放等強大計算需求時的流暢度。
相信高端品牌往往體現在很多細節上,而不是產品定位的高。或許這款產品在其他細節上做的不錯。唯一的問題是,消費者需要更多了解tron德國豪華純電保衛戰的品牌認知度。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到你。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