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全面降價時代真的來了嗎 面對降價車究竟該怎么選
汽車全面降價的時代真的來臨了嗎?“汽車整體降價”只是一個表象,但我們可以用同樣的錢買到更多更好的車,這一點在過去這么多年里從未改變。但未來一兩年,主流合資品牌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純燃油車會越來越難賣,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必然趨勢。
仔細分析后,其實可以發現以下事實:
1.從網上各品牌的促銷活動海報可以看到,目前大規模的補貼和促銷,都是我們以前所說的“主流合資品牌”。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都是法日美品牌,補貼也是最大的。似乎大部分主流自主品牌還在觀望;
2.補貼多的機型往往是進貨最差,庫存壓力最大的機型;
3.像一些日系品牌,其實大部分車型之前的終端優惠已經相當大了。而現在,我們正好借此機會“蹭熱點”,把之前隱晦的終端優惠變成了氣勢洶洶的補貼促銷。
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自主品牌從去年開始加速向新能源轉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占比不斷增加,所以整體的庫存壓力肯定會減輕很多,自然也沒有必要過早拋出“跳樓價”。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失敗是這些合資品牌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的主要原因。不得已,各種形式的優惠促銷成為為數不多的激勵手段。
面對如何選擇一輛降價的車,首先要明確自己的預算和需求。這一次,消費者將有機會以更低的價格購買配置更高的車型,或許還會適當減少一些預算。
需求、空間、動力、品牌、能耗、出行環境等。必須考慮在內。首先,品牌是一種主觀選擇。一般來說,國產車性價比更高,但合資車的三個部分(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更值得信賴,品牌價值更高。
空間方面,首先要看車型,轎車、SUV、MPV怎么選,其次是對比尺寸數據,最好自己體驗。因為活動不太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如果沒時間一一體驗,也可以在網上找一些測評文章和視頻。
動力和空間差不多,但是需要親身體驗或者觀看評測。一些小排量車的實際性能未必會輸給大排量車,這也是很多人偏愛合資車的原因,發動機性能更好。
能耗和出行環境要放在一起。如果需要跑長途,建議買混動車或者燃油車。城市日常出行,電動車出行成本更低。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充換電分會副秘書長、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推進聯盟童宗琦曾公布,國內城市充電樁利用率不足10%,高速充電樁平均利用率不足1%。除了一些特殊時期,一般不會出現充電困難的情況。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