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托底怎么辦
1、當汽車行駛過程中已經托底了,盡量把車停下,下車查看清楚具體情況,如果前輪胎已經過去,就找幾塊磚頭墊在后輪胎前面與拖地物盡量齊平,然后再通過;
2、汽車在托底后靠邊停車,下車查看汽車底部有沒有明顯的磕碰情況,如果有嚴重的裂痕,不要再繼續行駛,停車等待救援;
3、托底后把汽車開回家,在停車處放一晚,第二天開車前注意觀察是否有漏油的情況,一旦發現漏油只能修車,不能再繼續行駛。
4、路面崎嶇不平。易損件:前保險杠、輪胎、懸架。坑、洼、槽、無井蓋深井等。路面上也可能支撐不足。這些地形隱蔽性很強,司機一般都無法提前發現,所以出現問題的概率最高。這些坑會導致輪胎和懸架損壞,從而導致刺穿和斷軸等嚴重后果。方法:觀察路面和前方車輛的動態,保持足夠的車距,保證前方車輛有足夠的空間避坑。如果真的太晚了,只能盡可能減速,減少坑對輪胎和懸架的傷害。
5、陡坡。易損件:前保險杠和排氣管。大家一定都走過特別陡的坡。如果底盤較低,到達坡頂時很容易托住底部。下陡坡也要注意,因為有些車的前保險杠比較突出。如果下到坡底時速度稍微快一點,前保險杠或前唇很容易直接磕在地上。方法:可以斜著上坡下坡,即一側前輪先觸坡底或坡頂。
6、泥濘的道路。易損件:前保險杠、懸架。在泥濘的道路上行駛時,路面上布滿了已經卷起的凸起和凹陷。當汽車在這樣的道路上行駛時,它必然會觸底。如果泥巴只是用快石包裹,肯定會傷到前保險杠和底盤。方法:繞道走。真的不可能開得慢。試著讓輪胎滾動凸起的泥。把突起的位置當成鐵橋,一邊低一邊高打開,保證不會輕易托底,兩邊的縫隙不會翻車。
7、道路牙子。易損件:前保險杠、側裙、胎壁。在道路上,不僅容易被倒車損壞車身前保險杠和側裙,還容易擠壓、劃傷胎壁,造成輪胎鼓包甚至爆胎,同時對懸架也有一定的損傷。
方法:如果真的要上路緣,讓輪胎底部面向路緣,不要讓輪胎側面碰到路緣。
8、減速帶。易損件:前保險杠加長件和排氣管。減速帶很常見,有不同的高度和形狀。有些更高或更寬,有些車主過減速帶時沒有減速的習慣,這讓他們很有吸引力。一般前保險杠和排氣管比較容易磕碰。方法:減速,讓普通減速帶可以安全通過,除非你的底盤太低。
9、路上有異物。易損件:油底殼、懸架、排氣管。路面上經常會有一些障礙物,比如大卡車灑出來的石頭,路邊山上掉下來的磚塊或者石頭。如果這些異物碰到底盤,可能會受到傷害,尤其是形狀不規則的,如果磕碰可能會對底盤造成嚴重損壞。方法:行車時注意路面。發現異物時,要減速,提前繞行。不要冒險穿越這些外來物,能躲就躲。
10、在可能托底的泥濘路段,車上人員可先下車,讓底盤提高,等過了泥濘路段后再上車。
11、清楚自己所駕車輛的最小離地間隙。最小離地間隙是指汽車最低的部分和路面的最小間距,一般大型車輛為250毫米,小型車輛為130毫米。
12、如果托底了,但不漏油、不漏液、沒有突然的異常響聲、行車不跑偏、沒有異常振動,就可以認為托底不嚴重,只需及時到專業維修店檢查,確認后即可安心行駛。如果出現上述任何一種情況,應立即停車,與專業維修店聯系盡快檢修,以免出現不必要的車輛和人身損害。
13、遇到有可能托底的地段時應慢行,一旦聽到底盤有動靜就退回或者換個地方過,不要強行通過。萬一把機油底殼、散熱器、油箱或者水管等碰裂,那麻煩可就大了。
14、在遇到石塊等凸起的障礙物時,在道路交通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繞行通過。遇到無繞行條件的障礙物時,也要降低車速,仔細觀察,小心通過。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