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輪胎尺寸的區別和車輪尺寸的影響?
先不看輪轂直徑,看帶輪胎的輪轂直徑。一般來說,廠家生產的配置不同的同一個車,有時候會給低一點的,車輪小一點,但是輪胎的寬高比也會增加,最終差距不大。
個別大輪轂的高配車型也是如此。更大的輪轂將增加離地間隙,提高舒適性。操作上一般沒有區別。如果換一個和原廠尺寸不一樣的輪胎,動力和油耗都會有變化,里程表會很準。但差別不太大,一般人都能適應。如果你是新手,可能感覺不到。
首先,例如,235 70 16
首先說一下235 70 16的含義。
25是指輪胎的橫截面寬度(注意不是輪胎與地面的實際接觸面積,經銷商的宣傳影響了百科。由于輪胎形狀不同導致胎肩與地面接觸不完全指的是輪胎的橫截面寬度)。
70是指輪胎的漏氣率(比如235的70%就是16.45 cm)。
6指英寸(一英寸等于2.54厘米,16英寸等于40.64英寸)。
所以235 70 16的輪胎直徑是16.45(高)16.45(低)40.64=73.54cm。
改變大小,比如235 65 18。
以此類推,235 65 18的輪胎直徑為45.72(18英寸15.275(23.5cm0.65) 15.275(上下輪輞厚度)=76.27cm.
也就是235 70 16的輪胎比235 65 18的小。
這不是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而是直徑。輪胎的直徑直接影響行車電腦的速度判斷。如果盲目放大,會造成無意超速(電腦判斷輪胎賺的圈數,速度的直徑變大,同一圈的距離變長)。而且會增加發動機的負荷,得不償失。
壓扁率越高,輪胎越厚,對復雜路面的適應能力越好,這也是所有越野車壓扁率高的原因。當然,高平坦度導致輪胎更厚。雖然通過性和適應性增強,但操控性和高速穩定性會有所下降。由于輪輞與地面的接觸距離很長(輪胎胎側較厚),操控性降低。
當平整度很低時,輪輞幾乎與地面直接接觸,導致輪胎負荷重,損壞率增加,舒適性和減震性降低,發動機負荷增加。不過操控性會相應提高,穩定性也會提高。
所以每輛車的輪胎型號都是廠家經過嚴格計算得出的數據。對自己來說,沒事還是不要隨便改。
修改輪胎時,應考慮以下因素:
1.當地交通法規(不會影響車輛年檢,車輛保修等。);
2.輪胎速度和負載指數;
3.邊緣的規格,例如寬度和偏移。
4.空間;
5.汽車懸架系統;
6.(重要)輪胎的承載半徑不變;
一般來說,輪胎尺寸的差異和受力并不取決于輪轂的直徑,而是取決于輪胎安裝后輪轂的直徑。
一般來說,廠家生產的配置不同的同一個車,低檔車有時會用更小的輪轂,但輪胎的癟率也會增加,最終差距并不大。個別大輪轂的高配車型也是如此。較大的車輪會增加離地間隙,提高舒適性,操作上一般沒有區別。換一個和原廠尺寸不一樣的輪胎,動力和油耗會有變化,車速表會不準,但差別不會太大。一般人都能習慣,新手可能感覺不到。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