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系統的功能;冷卻系統的組成
冷卻系統可以根據發動機的負荷、轉速和溫度變化隨時改變冷卻強度,保證發動機快速升溫并保持正常溫度;
對發動機的不同工作部位給予不同的冷卻強度;將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散發到空氣中,保證發動機在最合適的溫度范圍內工作。
冷卻系統不僅要防止發動機過熱,還要防止發動機在冬天過冷。發動機冷啟動后,冷卻系統要保證發動機快速升溫,盡快達到正常工作溫度。
汽車冷卻系統的組成
冷卻系統包括水泵、冷卻液、散熱器、冷卻風扇、節溫器、膨脹水箱、發動機缸體和氣缸蓋中的水套以及其他附加裝置。
1.冷凍劑
冷卻液在發動機冷卻系統中循環,帶走發動機運轉時產生的多余熱能,使其能在正常工作溫度下運行。如果發動機過熱,會導致充氣效率和發動機功率下降;會增加過早燃燒和爆燃的傾向,過早損壞零件;會惡化運動部件之間的潤滑,加劇磨損。發動機過冷,進入氣缸的混合氣質量差,導致發動機功率下降,油耗增加;燃燒產物中的酸性物質會腐蝕零件;未燃燒的燃油沖洗并稀釋了運動部件表面的潤滑油膜,加劇了它們的磨損。
它是冷卻水和防凍劑的混合物。根據防凍液成分的不同,可分為醇類、甘油、乙二醇等多種類型的冷卻液。
2.冷卻風扇
冷卻液冷卻風扇的功能
風扇轉動時,通過散熱器吸入空氣,增強了散熱器的散熱能力,加快了冷卻液的冷卻速度。目前散熱風扇有機械式、電子式、硅油式、電控式幾種。圖1-2-2顯示了機械冷卻風扇。
3.恒溫器
恒溫器是控制冷卻液流動路徑的閥門。
當發動機冷起動時,冷卻液溫度低。此時節溫器關閉冷卻液流向散熱器的通道,使冷卻液通過水泵的入口直接流入發動機缸體或氣缸蓋水套,使冷卻液迅速升溫。圖1-2-3顯示了恒溫器的物理圖。
4.水泵
水泵的功能
它對冷卻液加壓,以確保冷卻液在冷卻系統中循環。
離心式水泵在汽車上應用廣泛,其基本結構由水泵殼體、連接盤或皮帶輪、水泵軸和軸承、水泵葉輪和水封裝置組成。
工作原理:發動機通過皮帶輪帶動水泵的軸承和葉輪轉動,水泵內的冷卻液由葉輪帶動一起轉動。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水泵外殼邊緣,同時產生一定的壓力,再從出水通道或水管流出。
在葉輪中心,由于冷卻劑被甩出,壓力下降。在水泵進口與葉輪中心的壓力差下,水箱中的冷卻液通過水管被吸入葉輪,實現冷卻液的往復循環。
支撐水泵軸的軸承是用潤滑脂潤滑的,所以要防止冷卻液漏入潤滑脂中,造成潤滑脂乳化,同時還要防止冷卻液泄漏。
防止水泵泄漏的密封措施包括水封和墊片。水封動密封環和軸通過過盈配合安裝在葉輪和軸承之間,水封靜密封座靠近水泵殼體密封冷卻液。
水泵殼體通過墊圈與發動機相連,以支撐軸承等運動部件。
泵殼上還有一個排水孔,位于水封和軸承之間。冷卻液一旦通過水封泄漏,可以從排水孔排出,防止冷卻液進入軸承腔,破壞軸承的潤滑,使零件生銹。如果冷卻劑在
鋁制散熱器在輕量化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國外使用的暖氣片多為鋁制暖氣片,主要是從環保角度考慮(尤其是歐美)。在歐洲的新車中,鋁制散熱器的平均比例為64%。從我國汽車散熱器生產的發展前景來看,釬焊生產的鋁制散熱器逐漸增多。釬焊散熱器也用于公共汽車、卡車和其他工程設備。
汽車散熱器最常見的結構形式
它可分為兩種類型:DC型和錯流型。
散熱器芯結構主要有管式和管式兩種。管式散熱器的核心由許多細冷卻管和翅片組成,冷卻管大多采用扁平截面,以減少空氣阻力,增加傳熱面積。
散熱器芯要有足夠的流通面積讓冷卻液通過,同時要有足夠的空氣流通面積讓足夠的空氣通過,把冷卻液的熱量帶走給散熱器。此外,還需要有足夠的散熱面積來完成冷卻液、空氣和翅片之間的熱交換。
管狀散熱器由波紋狀散熱條和冷卻管交替焊接而成。與管式散熱器相比,相同條件下,管式散熱器的散熱面積可增加12%左右。另外,散熱帶設有擾流的百葉孔,破壞了流動空氣在散熱帶表面的附著層,提高了散熱能力。
6.蒸發器
有些汽車散熱器蓋(水箱蓋)裝有蒸汽閥,在冷卻水溫度高時將蒸汽排入大氣,在冷卻水溫度低時將外界空氣吸入冷卻系統。
當蒸汽閥打開時,冷卻水將被排出。對于使用冷卻液的汽車來說,這會導致冷卻液的消耗和濃縮。
因此,許多汽車在發動機冷卻系統中增加了膨脹水箱,以將發動機冷卻系統與大氣隔離。
同時,這種結構還可以分離冷卻系統中的水和氣體,避免氣蝕。
膨脹罐3由透明塑料制成,略高于散熱器。膨脹水箱的上端通過散熱器出水管2和水套出水管4分別與散熱器上的儲水室和氣缸蓋的水套連通。膨脹水箱的下端通過輔助水管8與小循環水管10連通。因為膨脹罐比散熱器略高,所以膨脹罐的液面上方有一定的空間。
發動機工作時,散熱器和水套中產生的蒸汽通過出風口2和4進入膨脹水箱,然后冷凝,使水和氣體及時分離。冷凝的冷卻水通過輔助水管8進入水泵。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