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輪胎12萬 碳纖維輪組價格
全文內含改裝清單!
這輛2013款的全白色斯巴魯WRX,第一眼見到,就會愛上如此帥氣的車身外觀,只能說帥來形容,外觀部分,全車換上了定制1OF1尾翼,定制前保險杠,定制后保險杠,碳纖維前唇,碳纖維側裙,定制Aero車身套件,Valenti尾燈,GANADOR側后鏡,Password?JDM碳纖維引擎蓋,搭配VIP?Modular?VX310輪轂和韓泰Ventus?V12輪胎?,性能部分,換裝Grimmspeed上段管,Tial外部泄壓閥,1000cc?ID噴油器,DW?65燃油泵,定制排氣系統,Air?Lift?Performance氣動套件,GT-Spec控制臂/束角連桿,Perrin前/后防傾桿,內飾部分,采用糖果紅色內飾,定制碳纖絨面革座椅,Status安全帶,Vertex方向盤,BilletWorkz空調旋鈕,Cusco碳纖維剎車手柄,Kenwood顯示屏以及ALPINE?500W低音炮,最后寫入Cobb?Surgeline特調程序,可輸出315馬力和465牛·米的扭矩。
性能
Grimmspeed上段管
Tial外部泄壓閥
1000cc?ID噴油器
DW?65燃油泵
排氣
定制排氣系統
性能電子
Cobb?Surgeline特調程序
輪轂和輪胎
VIP?Modular?VX310輪轂
韓泰Ventus?V12輪胎
剎車
Brembo制動套件
底盤和懸掛
Air?Lift?Performance氣動套件
GT-Spec控制臂/束角連桿
Perrin前防傾桿
Perrin后防傾桿
外觀
定制1OF1尾翼
定制前保險
定制后保險
碳纖維前唇
碳纖維側裙
定制Aero套件
Valenti尾燈
GANADOR側后鏡
Password?JDM碳纖維引擎蓋
內飾
定制糖果紅內飾
定制碳纖絨面革座椅
Status安全帶
Vertex方向盤
BilletWorkz空調旋鈕
Cusco碳纖維剎車手柄
定制防滾架
音頻和多媒體
Kenwood顯示屏
ALPINE?500W低音炮
▼
更多新車玩車改裝案例,請關注我們
▼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誰能介紹F1賽車的具體數據啊?
F1就是Formula One的縮寫,中文叫做一級方程式賽車。以共同的方程式(規則限制)所造出來的車就稱為方程式賽車,而其中等級最高者就屬F1,很多人誤以為四個輪胎外露的單座位賽車都稱為F1,那就誤會大了。F1在現今賽車領域所代表的地位就有如『奧運』或是『世界杯足球賽』;目前F1共有10支參賽車隊,每場比賽最多只有20位車手上場,每年規劃有16至19站的比賽,通常約在三月中開跑,十月底結束賽季。每站比賽可吸引超過10億人次透過電視轉播或其它媒體觀賞這世界頂級的賽事。
《F1駕照》
就像一般的道路駕駛一樣,F1也需要駕照。那是一張由FIA發給的特別駕照:「FIA super licence」,這張車手執照只發給在F3000、F3或CART系列賽事表現杰出的車手。通常一位車手要花8年的時間從小型賽車(karting)逐步晉級到F1,但事實上僅有極少數人能夠有此能力與機會登上這賽車金字塔的頂端。
《F1比賽賽程》
F1比賽賽程分為三天,其中包含了:星期五只舉行練習賽,將分別在11至12時和14至15時進行兩次自由練習賽。練習賽期間,除了上賽季前四名的車隊之外,其他車隊還可以派自己的備用賽車上道測試。而駕駛備用車的車手在前兩年參加一級方程式分站賽的數目,不能超過六站。
自由練習賽將在以下的時間開始:
a) 周五11.00-12.00 和14.00-15.00.(接受初步驗車后進行)
b)比賽前一天的11:00-12:00
排位賽將在比賽開始前一天的14:00-15:00舉行,按照如下的次序進行:
a) 14:00-14:15,所有的 賽車都可以在賽道上做成績。這一時段的最后,按照最慢單圈成績,這一時段中成績最慢的5部賽車將不能參加隨后的排位賽。其他15部賽車的單圈成績在這一階段排位賽結束之后取消。
b)從14:20到14:35,15部賽車將在賽道上做成績,這一時段的最后,按照最慢單圈成績,這一時段中成績最慢的5部賽車將不能參加隨后的排位賽。其他15部賽車的單圈成績在這一階段排位賽結束之后取消。
c)從14:40到15:00,允許剩余的10部賽車在賽道上做成績。單圈成績最快的車手在星期日的正賽中排頭位,稱為P.P.(Pole Position),又稱為「竿位」。
星期日下午2:00的決賽(The Grand Prix)。 在一些路面較狹窄、超車困難的跑道,排位順序對于比賽的結果將有直接的影響。如果有車手在測時賽的單圈最快成績,比起同場最快車手所作出單圈成績的107%還慢,將無法參加決賽,以免速度過慢影響了其它車手比賽的安全。 決賽前有一圈的暖胎,然后在起跑前有30秒的倒數,由5個一組的燈號所控制,5個紅燈同時熄滅時比賽就開始。賽程以300公里(蒙地卡羅為特例)或2小時為限,看何者先完成,比賽就算結束。最長與最短的賽程分別為日本站的310.352公里與摩納哥站的262.626公里。
《維修站》
決賽過程中必須視輪胎的磨耗及油耗的狀態進入維修站(Pit Lane)換胎及加油,稱為Pit Stop。一次的Pit Stop需要21個人來共同完成,通常花6到12秒來為賽車加油及換胎。以現今F1車隊的水準來說,透過團隊的合作可在7秒內完成換胎并加滿六十公升的汽油。
《F1年度錦標》
F1的年度錦標分為兩種,車手錦標及車隊錦標。在很多F1專家的眼中,車隊錦標的價值大于車手錦標。計分方式是采積分制,車手與車隊的積分都是累積的,比賽前八位完賽車手及所屬車隊依序可得到10,8,6,5,4,3,2,1的積分。假如比賽在未達全部賽程75%時被迫中止,則積分必須乘上1/2。
《F1賽車的驚人表現》
除了車手的考量,想在一級方程式賽車中獲勝的最現實條件,還是要有優良的賽車。目前FIA規定F1賽車所用的引擎排氣量不得超3公升(3000cc),汽缸數不得超過10缸,每缸汽門最多為5汽門。之前FIA對于汽缸數的限制為12缸,但11支參賽車隊清一色使用V10引擎,為了順應這股潮流,賽會在特別重做了此項新規定。V10引擎的好處在于重量輕及動力輸出穩定,當然油耗比V12低也是一個重要關鍵。一具賽車引擎由大約6000個的零件組成,造價超過13萬美金,而且每一場比賽用過之后就必須更換。目前F1賽車引擎馬力輸出可超過800匹馬力,安全轉速更高達16000轉。所用的燃料同樣是以無鉛汽油為基礎,在全油門的情況下,一部F1的引擎每小時要耗掉60-70公升的汽油。變速箱不得使用全自排系統,文件位數限制在四檔及七檔之間,而且一定要有倒檔。目前,半自動的七文件變速系統,是目前各大車隊的不二選擇,車手的換檔時是利用方向盤上的控制桿來操作;其它如馬力數、扭力數轉速域等都沒有設限。
F1車重規定連人帶車及燃料總重不得低于600公斤,以可輸出約800匹的馬力來看,馬力重量比約為1:0.75,800匹馬力只需承載600公斤的重量,一匹馬力只需負擔0.75公斤,跑起來相當可怕。通常來說,F1從0加速到時速100公里只需2.3秒,由0加速到時速200再減速到0,所需的時間也只要12秒。時速300公里以上對F1來說是輕而易舉,F1賽車在一些像Hockenheim和Monza的高速跑道,最高速度可達350公里。這么輕的車子要在這么高的速度下奔馳,可想對于車身空氣動力學的要求有多高,大型的尾翼及前鼻翼,提供了必須的下壓力,以增加過彎速度及高速行駛的穩定性。剎車碟盤是碳纖維制成,超高性能的剎車系統能讓F1賽車在2.5秒內由時速240公里剎到停,所需距離只要80公尺。
《F1賽車輪胎》
在1998年Good Year退出F1之后,一度所有的F1賽車都使用Bridgestone輪胎,但Michelin在2001年已加入F1輪胎供貨商的行列。1998年,FIA規定以有溝紋的輪胎取代原有的光頭胎,以降低比賽的平均車速,1999年開始前輪的溝紋數目更由原有的三條增加到四條。雖然車手不斷地抱抓地性能大打折扣、危險性大增,但眾車隊還是不斷地研發出應變之策。
a)輪胎數量
一場大獎賽期間,一位車手最多只能使用七套乾胎,四套濕胎以及三套雨胎。一套輪胎由兩條前輪和兩條后輪組成,他們的規格必須相同
b) 輪胎的使用
在排位賽開始之后,每位車手只能使用一種規格的乾胎。
賽車一旦離開維修區到比賽開始之前綠色信號亮起的賽車進入發車位的熱身圈之間,賽車都必須停在賽事指定的區域內。在這期間,下列的工作是被允許的:卸下輪組和輪胎,改變或者修改賽車的平衡調校,檢查胎壓。
《車手的體能》
在空氣動力學及輪胎的配合之下,F1賽車的過彎能力高達4個G,因此F1的駕駛員必須是世界上最強壯的運動員,通常一場比賽車手必須換檔2500次,平均2秒鐘要換檔一次,車手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過彎時的4個G,讓車手的重量變成四倍,身體或許還有安全帶可固定,但頭部就需要極強壯的頸部肌肉才能支撐。而一場比賽下來,車手會脫水3.5到4公斤,如果換成一般人早已出現休克;這些對車手的體能都是極大的挑戰。比一場F1所花的體力和踢一場世界杯足球賽或打一場NBA籃球賽相當。
《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與其它運動較不同的是,賽車舞臺的榮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絕不只是由車手一人所囊括,而是車手與車隊整體團隊合作的成果,但也不是說車手素質的好壞不會響成績,要知道,今天能坐進一級方程式賽車駕駛艙的車手,每一位都是身經百戰脫穎而出的名將,而除了天份與豐富的賽車經驗外,不斷地努力才是他們成功的因素。
舒馬赫(Michael Schumacher)就曾說過:大家都說我是天才車手,但如果我有百分之三的天份,其它百分之九十七的努力才是我信心的來源。山地自行車,捷安特和崔克哪個好?誰有崔克自行車價格表?崔克自行車怎么樣?
便宜的,低端和中端的(均以國內消費力說,業內普遍的定義,入門級一千幾百塊起步,入門和中端的分水嶺3000,中端的5-7000級),買捷安特(或美利達),因為性價比較高(同價位的,捷?美的變速套件等級高)、而且門店多,易于新手、入門者維護和修理。。。中高端(國內是8000-1W起步),高端(國內就是1W到2W),土豪,是崔克(含閃電、佳能戴爾)的好,因為研發實力更強,技術含量高:比如崔克,1W3的鋁架車procaliber??8?和1W5的碳架?車procaliber?9.6,都有獨家的ISO?speed車架避震技術,它在保障越野的強度和安全前提下,提供吸振效果,減輕沖擊力對人體特別是腰和脊椎骨的傷害,這是有“黑客技”味道的技術,捷安特?美利達沒有。此外,兩車都是歐美現主流的新規格,包括boost技術的G2幾何+29寸輪組(G2幾何,是“山地車教父”Gary Fisher創造的)、以及車架的壓縮式設計。29寸大輪組在速度、過障礙等都比27.5寸的輪組更有優勢、BOOST(簡單說就是前輪、后輪和中軸都加寬了,比傳統的前100mm/后135mm/標準的中軸90mm寬度的設計),加之針對XC而優化的G2幾何,令整車在在操控感、穩定性特別是下坡和過彎等動作,“人車一體感”上均有較明顯的提高。壓縮車架設計則讓1米7的矮個人也可以輕松駕控(個人經歷,身高1.73,幾年前曾有捷安特門店老板說我“你身高不夠,騎不了29寸的——但后來我試騎了崔克的才發現根本不是這樣的)。對比,同價位國內售1W7的捷安特旗艦級硬尾山地車即XTC?ADV?1-E碳車,還是基于2014年款的傳統設計、27.5寸輪組。至少我和其它幾個玩家都騎過,一致認為越野時崔克1W3的鋁架就甩捷安特1W7旗艦碳架一條街(那個iso斷開器,不但緩沖了部分震動,還不影響發力踩踏,如果你騎過帶避震的軟尾山地車就明白了,當加速沖刺、發力提速、上坡搖車或拉車時,后避震會泄力的,有點像穿運動鞋走沙地的感覺,你的發力被稀釋了)。。。中端級,也是捷安特的性價比好,比如6千的XTC?SLR4(捷安特中端的主力系列,XTC?SLR系列的入門型號,俗稱“四公主”),對比崔克同價位的X-caliber幾個型號,XTC?SLR4的重量輕一些,變速套件和前叉的等級也高一些。。。總結:買中高端或高端車,是閃電?崔克的好,因為有技術含量(主要是設計優勢,比如崔克的iso斷開器?現在崔克的公路車竟然車頭管也有斷開器了,在cui國際重大公路車賽事之一,即巴黎魯貝賽,是全球公路車比賽里環境最殘酷的,有些路段坑洼到只適合山地車通過,崔克的前后車架斷開提供一定避震技術的賽車就具有很大優勢、閃電創造的“XXC"級山地車——以前沒有這個類型,能夠像硬尾XC山地車一樣好騎,但有后避震,因此除了奪了多次uci的山地車世錦賽冠軍,還被西班牙歐貝、美國佳能戴爾等大牌紛紛效仿推出XXC級山地車)、買入門、低端和中端,是捷安特(美利達)的好,更符合國情,相同價位其配置高。。。總有人奇怪,說為啥閃電、崔克二三千的車,配置等級比捷安特的低很多(比如變速套件,捷安特一般用禧馬諾娛樂高端級alivio或專業入門級deore,而崔克的用禧馬諾娛樂入門級),這是消費能力不同造成的。在歐美發達國家,是高收入高消費,一般月入合人民幣3-4W(因此看歐美的山地車,2W-3W的是暢銷層,各個品牌的爭奪點,人家一個月工資買一輛。300-400美金是入門級的,配置肯定是很低的),國內一般月入5-6千(很多人一般還買幾百塊的車)
崔克的馬林5,兩千元級。北美也這個價,300美金左右。屬于入門級,一般是學生族、第一次接觸山地車的人騎,配置自然很低(但不代表工藝和品質差)。但按收入-消費的對比,相當于國內那些幾百塊的車,這樣比較就看出差距了。它這個車,雖然套件、前叉等配置比捷安特二千幾的低,但細節工藝高,比如涂漆是德國進口的無塵車間靜電烤漆,盡管也是捷安特代工,但崔克的要求高,捷安特的二千級車是不會用進口無塵車間靜電烤漆的,因此如果你站在車子近前仔細看漆面,崔克的是更光滑 細膩 而且同樣用錘子敲一下,它的抗損力也較好。只不過咱們國內收入低,這些細節是不會優先考慮的。
捷安特 XTC 820 PLUS(即820的配置強化版),2019款,4900左右。套件是禧馬諾目前的專業中端級SLX M7000 22速?、牙盤中軸為目前主流的”中空一體式“(方便維護也減輕了重量)、前叉相當于市場零售價4-500左右的。
崔克 X-caliber 7,2019款,¥4900。配置比XTC差一大截,比如變速套件是禧馬諾的上一代娛樂中端級18速、老式的花鍵中軸、前叉是市售300左右的(但是大牌RS的入門級),整車比較重。性價比肯定沒有捷安特的好。不過 這也是G2幾何,越野感覺很好。歐美因為收入高 因此對配置不敏感,而且騎山地車就是去越野玩的,只求騎行感好。這個就是國情和市場需求不同。
崔克 Pro caliber 9.6,¥15300。到了萬元級,就體現出國際超一線的實力。
變速套件是目前主流的”1x單盤系統“。速連的eagle NX 12速(越野時,表現力優于禧馬諾SLX M7000 22速很多)。G2幾何,29寸輪組。boost規格。這個車,和閃電1W3的Chisel expert(鋁架,也是29寸輪子,Boost規格),我都騎過。騎過之后就天天想換車了,因為操縱感確實比我的2019款美利達 挑戰者(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900(鋁架)和騎過的捷安特XTC ADV 2?18款(碳架,售價1W2)(兩者都是傳統規格,27.5寸輪組、明顯的強,真是”沒對比每傷害“)
下圖就是崔克的中高端和以上使用的”ISO斷開器“。立管那里不再是傳統的焊接,內部是分開的(放在5年前想一想都可怕,不焊接在一起這車誰敢騎?)。這個技術 盡管沒某些人說的那么夸張,但是在越野時確實屁股舒服一些,脊椎受到的沖擊也小了,某些不十分顛簸的路段不用站著騎車了。
捷安特目前在國內銷售的硬尾山地車旗艦型XTC ADV 1-E:
相比崔克的procaliber 9.6,強在配置上:前叉為第一品牌FOX的SC32(重量比崔克的RS reab叉輕,而且”比格“高)、變速套件為禧馬諾專業高端級XT M8000 22速(”比格“比崔克的NX 12速高,畢竟NX是速連家的入門級)、碳纖維輪組(這個是亮點,比崔克的鋁合金輪組好)。但是傳統的非boost車架規格和27.5寸輪組,包括沒有”iso“技術,嚴重限制了這臺高價車的騎行性能(那些昂貴配件起到的作用不大),導致在越野騎行上它是不如崔克的,我打比賽的話寧可騎配置低一些的崔克,也不騎這個旗艦。。。。
=========對于普通騎友,幾千塊的就買捷安特了。但土豪、資深玩家 高端型車,選擇崔克瑪莎拉蒂MC12跑車多少錢?
瑪莎拉蒂MC12價值1400萬 千萬豪車有神秘買主 2005年04月24日 10:14 北京娛樂信報
瑪莎拉蒂MC12 信報特派記者 劉志堅/攝 昨天,在車展剛剛進入第二天,邁巴赫(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勞斯萊斯、瑪莎拉蒂等價格在千萬元左右的展車居然都找到了下家。其中,價格在1400多萬元的瑪莎拉蒂MC12被來自香港的神秘買主買下,并提供給廠家繼續參加車展,而惟一的要求就是不能再讓任何人坐進他的愛車,這位細心的車主這幾天一直在展場附近注視著自己的座駕。據廠商透露,瑪莎拉蒂總統、瑪莎拉蒂GP、法拉利F43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法拉利612(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在此次車展上都收到了大量的訂單。瑪莎拉蒂MC12是一款限量版的超級公路跑車,并根據它開發出一種賽車版。這是一款雙座長后身車型,長軸距?2800mm ,帶有可以拆卸的硬車頂,引擎后置。MC12車身全部由碳纖維制造,承載式底盤采用碳纖維和NOMEX蜂窩夾層結構制造。為極速公路駕駛而設計,MC12值得夸耀的是其最高速度可超過330km/h,從0到100km/h的加速時間僅在驚人的3.8秒以內。與此同時,售價600多萬元一輛的邁巴赫也被一對父子看中,出于保護客戶的目的,企業不愿意透露買家的詳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