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理會這些駕駛盲區 不然你的車會成為“隱藏殺手”!
一名男子在加油站加油后準備開車離開時,意外殺死了一名9歲女孩。
而這個不幸的小女孩,就是和那個男的一起出來加油的女兒。
事發后,男子一臉驚愕,不愿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
陪同的女孩奶奶看到這一幕時,忍不住一直哭,喊著“我的孫女”。
知道了這些,師傅,我真的很難過,為這個家庭的遭遇感到難過和惋惜!
但是,我們在惋惜的同時,也要分析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尤其是對于我們的車主來說,他們是日常交通的參與者,也是機動車的駕駛人。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男子之所以會撞上自己的女兒,是因為當時處于轉彎的盲區,根本看不到女兒,最終導致了車禍。又一起視線盲區導致的車禍!你為什么又說?因為國內這樣的交通事故、車禍比較多,而且駕校也沒有專門的駕駛盲區相關的教學,網絡上這樣的知識普及也不夠,導致國內對盲區知識的了解有限。前段時間大師也寫過一篇關于視線盲區的文章(開車門需要注意)。車友們看了之后都覺得很有益處。那么今天大師就來說說視線盲區的另一個角度“駕駛盲區”,以及我們作為駕駛員,如何避免“駕駛盲區”帶來的危險。
什么是駕駛盲區?
顧名思義,駕駛盲區是指駕駛員在駕駛時無法到達的區域,也就是說你本應該在那里看到的,但在特定情況下由于汽車設計上的先天缺陷而看不到。最明顯的是車輛的右前部。駕駛員很難判斷右前輪周圍的區域,因為駕駛室位于左側,右前車頂柱被擋住。車輛越大,這個盲區越明顯。普通汽車也有“視覺盲區”,其中事故率最高的盲區有:車正前方、車前大燈附近、車后。身高1米以下的兒童風險最高。
駕駛盲區在哪里?這應該是常識,每個司機都應該掌握的知識,你不知道嗎?趕緊往下看!
駕駛盲區主要分為前盲區、停車盲區、后盲區、a柱盲區、B柱盲區、C柱盲區、后視鏡盲區。其中后視鏡、a柱、前后盲區都有較大范圍的盲區。先簡單介紹一下,再開始詳細講解。
汽車前方的盲點
車前盲區是指車身高度、駕駛員身高、座椅高度、座椅角度、駕駛員坐姿等因素造成的駕駛盲區。導致車前盲區的因素很多,盲區的大小也會因上述因素的變化而變化。
解決辦法
我們平時說的“好開車”,其實指的是前面有小盲點,a柱的車。前方較小的盲區會給人更好的駕駛信心。縮小前面的盲區其實很簡單。保持正確的坐姿和合適的座椅高度和角度,有助于前方視野。但是為了徹底解決車頭盲區帶來的麻煩,師傅建議在車頭安裝前方雷達,開車時時刻注意路況,一定要小心!
尾部盲區
后方盲點是指后門向外30度左右的區域,在后視鏡視野之外。如果有人停留在這個區域,你根本看不到(如圖)。這時候你越往后退,越看不到他,最后就撞上了。例子很多。
解決辦法
1.倒車雷達
倒車雷達可以在你發生碰撞之前發出報警信號,是目前處理車尾盲區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且現在大部分車輛都標配了倒車雷達。如果你的車沒有,建議配備。
然而,倒車雷達并不是一個完美的產品,它也有缺陷
倒車雷達的檢測盲區
2.倒車影像
與倒車雷達相比,倒車影像的盲區更小,計算機和人眼檢測的結果比倒車影像更準確。而且一般配備倒車影像的車都會同時配備倒車雷達,兩者并不沖突。
沒有以上兩個配置的朋友想裝的話,師傅建議裝個倒車影像,比雷達更好更安全。
a柱盲區
汽車前端的兩根柱子是a柱。這兩根柱子立在那里,成功地擋住了那里的視線。尤其是我們轉彎入彎的時候,駕駛員的部分視野會被a柱擋住,所以如果你開得太快,會有東西突然跳出盲區,或者你轉彎的時候他迎面過來,后果不堪設想。
解決辦法
a柱盲區可以說是汽車設計的先天缺陷。目前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但是有一些預防措施。
因為中國的駕駛座在左側,a柱造成的駕駛盲區主要針對左側a柱。這種情況下,開車時要多注意左側a柱處的交通情況,左轉前多注意,轉彎時減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事故的發生。
車身的側盲區(B柱、C柱)
B柱的盲區往往被忽視,因為車身右側到一輛車長度的距離是比較大的盲區。因為車輛的安全性,車輛的B柱一般比較粗,而且因為右后視鏡的角度,無法覆蓋這么遠的區域。所以右邊的B柱盲區是最常見的盲區之一,事故率很高。
解決辦法
1.小圓鏡
因為后視鏡本身的視野有限,安裝小圓鏡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觀察更多的路況。雖然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倒車視野,但在B柱盲區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溫馨提示:不建議安裝帶加熱功能的后視鏡。
2.大后視鏡
大尺寸后視鏡一般都是曲面鏡,可以提供更大的視野,尤其是在C柱區域,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了解車身周圍的交通情況。但目前大尺寸后視鏡不屬于原廠配件,質量參差不齊。有的連防眩光功能都做不好。大家買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師傅總結,要想有效解決駕駛盲區帶來的安全隱患,除了采取有效的解決方案,日常駕駛中的小心謹慎也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開車要小心”,一定要注意安全。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