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保養有哪些誤區?汽車保養的常見誤區
1誤區保養靠感覺,但我不相信保養周期表。
每個車主在買車的時候都會拿到保養時間表,被告知什么時候做什么樣的保養,但是大部分車主只要感覺好,沒有問題,就會逐漸忘記;還有的車主因為以往的駕駛經驗,自己縮短了保養里程。例如,規定是8000公里保養,但他們在6000公里時將車開到4S店,在保養時間之前去4S店保養。因此,他們花更多的錢。其實車輛保養越勤快越好。制造商規定的里程數是基于充分了解車身性能的最佳數據集。
2誤區:保修期長=使用成本更低
很多車主認為,如果汽車廠商延長質保期,他們的汽車成本就會大大降低,但實際上,質保就像保險一樣,只有當汽車出現問題時,才能獲得這項政策帶來的好處。當然動力總成的保養費用是很貴的。通常情況下,汽車動力系統的成本占汽車總成本的35%~40%。因此,一旦動力總成系統需要更換,對于消費者來說將是一筆巨大的開支。保修期的延長無疑避免了消費者自己承擔如此巨額費用的風險。
其實延長保修期的主要目的是引導車主養成良好的定期、有計劃的保養習慣。通過指導車主在4S店進行專業保養,車況會更好。車主在換車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殘疾車價值遠遠高于保養費用。其實這才是真正的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34S店保養的誤區=店欺客。
以機濾為例。在4S專賣店買可能要花幾塊錢,但能保證8000km甚至10000km的正常使用。但是路邊店買的機濾壽命很可能不到3000 ~ 4000km。所以廠家原裝機油對于車身整體協調的好處肯定是不言而喻的。省下幾塊錢和一點小錢,一時方便,很可能是以犧牲以后的業績為代價,只會帶來更多的麻煩和不便。
一些車主擔心,他們的車顯然是一個小問題,但它會被4S商店嚴重描繪。經過勸說,他們會換零件,花一些不必要的錢。但實際上,在主流汽車廠商中,這種現象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汽車廠商對經銷商有嚴格的管理措施。而且從另一個角度來說,4S商鋪是做長期生意的,不像街邊的小店,不可能做出這種犧牲長期利益和聲譽的短期投機行為。大家想要的是“顧客滿意形成口碑,4S店才能繼續經營”的良性循環。4誤區:耗材=廠家不保證責任。
一般來說,目前大部分廠家都不保修耗材。其實這種配件有什么質量問題,2000 ~ 3000km肯定會暴露。如果5000km后沒有問題,理論上不會有問題,除非使用不當。所以廠家保修3個月或者5000km,其實就是給消費者買了一份保險,消除了車主的后顧之憂。
誤區5過了保修期,你就不用去4S店了。
開了兩年左右的車,是這輛車最好的時候。此時,車身各部分的狀態都達到了最理想的狀態。這種狀態怎么繼續?這要看4S店鋪的專業保養:長期定期保養,使用原廠機油和配件,自然會延長您愛車的使用壽命。例如,北京現代將質保期從兩年6萬公里延長至五年10萬公里,希望引導車主樹立科學的用車理念,讓車主在更長的時間內擁有良好的駕駛體驗。售后服務部門接手的例子太多了。開了五年的兩輛車。一輛車在服務
其實多多益善,并不適合任何地方。在添加機油方面,最好按照保養手冊給出的標準值添加,因為機油過多會導致燃燒室積碳增加,但發動機功率會下降;至于玻璃水、防凍液、制動液的添加,每個儲液罐都有直觀的刻度線,添加范圍可以維持在上限和下限之間。
誤區7:車上的螺栓越緊越好。
在車輛的日常保養中,更換輪胎是保養項目之一,機械師通常使用扭矩扳手來控制扭矩。但在日常和緊急情況下,車主需要更換自己的輪胎或安裝備胎,所以在更換輪胎時,一些車主往往會將螺栓擰緊。其實這是不可取的,因為螺栓太緊容易變形,后續行駛過程中也會存在安全隱患。
從零件工藝方面,螺栓有直徑、螺距、用途之分,其擰緊力矩也有相關國家標準。如果沒有達到規定的扭矩,螺栓容易松動脫落;當扭矩超過規定扭矩時,螺栓容易變形失效。因此,在擰緊螺栓之前,有必要了解每個螺栓的擰緊力矩。以一個輪胎為例,每個螺栓的擰緊力矩在120nm左右。
低速行駛時防止積碳的8個誤區
現在油價越來越高。為了省油,避免積碳過多,很多車主都變成了“低速高擋”,即發動機低擋時,換擋速度一定不能快于DSG變速器,這樣才能省油,減少積碳。殊不知,這看似省油,實則加速了積碳的形成。在這種高低速工況下,發動機不僅容易爆燃,而且進氣速度慢。此時,不能“盡情”燃燒的燃油會蒸發,導致進氣歧管、氣門等部位積碳。
正確的做法:根據不同的車輛,適當加大換擋和行駛速度。尤其是小排量手動擋,發動機轉速高,可在2500~3000r/min換擋,不僅不易積碳和爆震,而且在實際效果上提高了車輛的動力性能。同時由于發動機燃燒效率更高,油耗也會更理想。
9誤區:油必不可少。
不要在曲軸箱中添加過多或過少的機油。油太多會增加曲柄連桿機構的轉動阻力,也會增加濺到缸壁上的油。機油過多會導致燃燒室的碳煙增加,發動機功率下降,從而影響排放。車主在檢查或添加機油時,應根據機油尺上方的刻度進行添加。最高油位不應超過刻度的上限,最低油位不應低于刻度。將油位加到兩個刻度的中間比較合適。
誤區10配件腰帶應該收緊而不是放松。
有些車主認為增加附件皮帶的張力可以提高壓縮機的制冷效果,提高發電機的發電能力,于是就不斷增加皮帶的張力,但這是錯誤的。配件要保持適當的張力,因為太緊的皮帶會使軸承過載,縮短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導致皮帶斷裂,最終影響車輛的正常使用。
誤區11盲目拆卸發動機節溫器
有些司機認為開車時發動機溫度不高不低,就盲目拆下發動機節溫器,導致冷卻液大量循環,無法調節冷卻強度。導致發動機經常在低溫下工作,導致動力下降,磨損加速,油耗增加。因此,為了保證發動機的正常運轉,您應該使用
很多司機都知道,如果汽車啟動時發動機轉速過高,發動機會因為潤滑不良而損壞。但很少有人知道,如果發動機長時間怠速加熱,機油泵無法迅速將潤滑油壓入潤滑面,發動機的運動部件就會以干摩擦或半干摩擦的方式工作。同時,由于低溫時燃油霧化不良,未燃燒的燃油逸入曲軸箱,沖走了氣缸壁上的油膜,加速了
打蠟確實對汽車保養有好處,但是目前很多車主對車蠟還是有一些片面的認識。比如有的車主經常給車打蠟,有的車主根本不打蠟。有些人認為車蠟越貴越好,所以只選擇進口車蠟。其實這些做法都是不合適的。一般來說,車蠟的功能特性、車齡、車漆顏色、行駛環境等因素都要綜合考慮。
誤區14盡可能經常打蠟。
為了長時間保持美觀,很多車主都習慣定期給愛車打蠟。打蠟確實能讓車漆看起來更亮,但不代表經常打蠟就能保持車漆的光澤。
因為有些車蠟含有堿性物質,長期使用會使車身變黑。一般來說,經常停在車庫的車,4個月可以打蠟一次;如果經常停在露天停車場,可以兩個月打蠟一次。打蠟時,最好選擇去污力適中,不含磨料的車蠟。
誤區15潤滑油貴。
有些車主認為便宜的貨不好,所以在選擇潤滑油時,認為越貴越好。其實潤滑油越貴越好。選擇適合自己車型和季節的潤滑油才是正道。
應根據SAE粘度等級和API質量等級選擇好的潤滑油。以“SAE10W-40”為例。SAE是指粘度等級,W是指適合冬季使用的油。w前的數字越小,這種潤滑油的低溫流動性越好,冷啟動時的潤滑性越好。下面的數字是10,20,30,40等。參考粘度。數值越高,高溫下的粘度越高。夏天換油的時候,最好選擇后面數字比較大的油,比如30以上。
誤區16潤滑油變黑就該換了。
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對于沒有添加靜電分散劑的潤滑油來說,顏色變黑確實是油品嚴重變質的標志,但一些汽車用潤滑油一般都添加了靜電分解劑。這種清潔劑可清除活塞上的粘性薄膜和黑碳沉積物,并將它們分散在發動機機油中,以減少發動機中高溫沉積物的產生。所以潤滑油在使用一段時間后顏色往往會變黑,但此時油還沒有完全變質。
小編今天就介紹到這里,關于汽車保養有這么多常見的誤區。希望大家能在日常用車上有所幫助。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