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輪胎防疫政策 美國輪胎事件
出品?|?車與輪
高級編輯?|?高曉玉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各個國家都緊急采取措施防止新冠疫情的蔓延。截止北京時間3月24日上午11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381293例,美國確診病例達46332例。
為有效防止新冠疫情的蔓延,各個國家分別采取了口岸關閉、禁止境外輸入、停止或減少簽證服務等措施,全球各地經濟大環境都出現了明顯變動。
中國輪胎作為世界產能大國,同樣也是世界出口大國,許多民營輪胎出口占比高達90%,大部分維持在60%以上。此次新冠疫情飛的大范圍爆發,對于國內輪胎企業的出口而言,帶來了非常嚴重影響。
多國采取措施,暫?;蜿P閉海陸邊境口岸、貨運航班
隨著疫情的蔓延,多個國家采取疫情防控措施。如關閉邊境檢查站、關口;暫停所有航班;暫停入境簽證等措施。以下是小邦總結的各個國家應對新冠疫情所采取的措施,內容如下:
為應對新冠疫情,目前已有57個國家采取措施,來緩解疫情的大肆蔓延。其中與輪胎進出口有密切關系的幾個國家,也分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泰國關閉124個關口,所有國際航班暫時停飛;越南貨物進出口仍要將防疫置于優先考慮;美國暫停簽證服務等
美洲、歐洲、中東、非洲等多各地區輪胎工廠關閉
隨著疫情的肆虐,現在全球疫情蔓延形勢嚴重。各行各業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自然輪胎行業也不例外。
各輪胎企業為應對疫情發展均采取不同措施,目前,已經有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德國馬牌等大型輪胎企業采取暫時關停輪胎工廠的做法。
疫情對于輪胎市場行情有何影響?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呈現全球“大流行”特征。各行各業都無法避免,那么此次新冠疫情的蔓延,對于輪胎行業又將產生哪些影響呢?
1、輪胎原材料供應受限,當地輪胎開工受影響
泰國是中國橡膠原材料進口國,由于新冠疫情影響,泰國關閉多個關口,直接影響了輪胎原材料橡膠的供應,導致天然橡膠供應受限。同時,國內多家輪胎企業紛紛在泰國和越南建廠,這兩個國家紛紛采取限制入境政策,直接影響了當地輪胎工廠的生產狀況。
2、歐美國家限制入境,對輪胎消費市場影響較大
隨著疫情的蔓延,歐洲和美國等地疫情最為嚴重,這些國家又都采取緊急措施,采取封城等措施,禁止國外人員入境。人員流動減少,客貨運輸量下降,直接導致國外輪胎主要消費市場遭受打擊,對中國輪胎企業的出口銷量帶來嚴重影響。
3、出口轉內銷,國內市場成為企業爭奪的重要場地
由于受疫情影響,各國對進出口貨物采取限制,致使不少原來側重出口外國的輪胎企業在出口方面受到嚴重影響,產銷量嚴重下滑。為此也將促使不少輪胎企業由出口轉內銷,因此,國內市場成為眾多輪胎企業爭奪的重要場地。
4、國產輪胎企業將迎來大發展,新基建迅速開展
疫情下,國家投資34萬億,大力發展新基建,為輪胎行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2020年開年以來,中國輪胎行業產能建設尤為突出,如中策橡膠(泰國)有限公司三期全鋼胎車間三大土建工程奠基、賽輪東營工廠高性能半鋼子午胎擴建項目啟動、賽輪沈陽年產300萬套高性能智能化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項目開工、玲瓏輪胎增發20億擴大荊門產能、中策橡膠(建德)有限公司春秋廠區改擴建及倉儲配套項目開工等。
小邦說:
2020年對于輪胎行業而言將是改變歷史的關鍵性一年。由于受疫情影響,不少輪胎巨頭受到影響,財報數據不理想,紛紛采取暫停工廠或者裁員等措施,以減少對企業自身的影響。
然而與國外輪胎不同的是,國內輪胎卻迎來的新的市場機遇。受國內政府34萬億新基建紅利的影響,中國輪胎企業也在飛速發展,抓緊擴展產能,以應對疫情過后消費者的報復性消費需求。對于中國輪胎企業而言,搶占市場,改變世界輪胎行業格局的關鍵時期到來了。抓住機遇,你就是未來的強者。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美國為啥禁止中國輪胎進入
其拍板對中國輪胎征懲罰性關稅這一結果不過是再次證明,所謂“特保”只是一個籌碼。
首先,“還債”需要這個籌碼。長期以來,勞工團體一直是作為民主黨的“鐵桿兒”,奧巴馬競選期間,就曾在巡回演講時對紡織、鋼鐵工廠主、工會領袖及工人們大講,他對“中國制造”奪去美國成千上萬人的工作不滿,并承諾他的政府將堅持美國的貿易“權利”?,F在,面對起訴方是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輪胎特保案,奧巴馬“回報”的時候到了。對他而言,在G20峰會上“抵制貿易保護主義”的承諾可以是逢場作戲,但打擊“中國制造”可得來點兒真的。
其次,“遮丑”需要這個籌碼。8月份美國失業率高達9.7%,為26年來的新高。對這一點,奧巴馬一時半會兒拿不出什么好辦法,不能解決矛盾,那就轉移矛盾,本來就隔三差五扮演替罪羊的“中國制造”這次又被推出來了。但實際上,對中國輪胎征重稅,美國輪胎制造商也不可能再新開已經淘汰的、生產低端輪胎的生產線,結果是輪胎生產領域不會產生什么新崗位,輪胎銷售跟汽車生產領域倒會有大批工人因成本上升失業回家。所謂“保護崗位”,安慰民眾、欺騙民眾的成分更大。
而更關鍵的是,“拉票”急需這個籌碼。眼下,奧巴馬最上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他的醫改計劃,擬耗資9000億美元、原指望8月前推出的醫改計劃現已被國會給生生推到夏季休會后再討論了。隨著時間滴滴答答地流逝,美國國內反對醫改的聲音越來越大、民眾對此的支持率也在不斷向下(最新民調不滿率已升至52%)。12日,當奧巴馬召開萬人集會大談特談醫改之時,反對奧巴馬醫改計劃、新稅收政策及財政支出失控的萬人抗議活動也在華盛頓爆發。
對奧巴馬而言,對醫改計劃的巨額政治賭注已經下了,既然無力拉升經濟——除了允許伯南克印鈔票外別無他法,又無力控制華爾街——AIG發放巨額獎金那會兒他還出來說說話,但被華爾街強烈抨擊后也就不再說了,那么想“青史留名”似乎就只能靠醫改計劃?,F在醫改計劃岌岌可危,奧巴馬不僅是背水一戰,而是水都打濕褲腿了,這個時候,鐵桿兒支持者在哪兒呢?從奧巴馬近日的活動來看:7日先奔赴俄亥俄州工業重鎮辛辛那提,呼吁當地工會支持醫改;9日,到國會宣講醫改;11日晚,決定對中國輪胎征懲罰性關稅;12日,到同為工業重鎮的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召開萬人集會力推醫改……對某些人“示好”的意味是否也太重了?
事實證明,中國并不是因為“不守規矩”而受罰的。數據顯示,光是今年上半年,中國遭受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等貿易救濟調查就達58起,涉案金額超80億美元,就在幾天前還有消息稱,美國紡織團體和各大紡織工人工會也醞釀對中國服裝提起特保調查。然而中國大豆的淪陷告訴我們,一退再退對國內產業的傷害是致命的,輪胎特保案告訴我們,挨打的時候再辯解是沒有用的——長期以來被動應對、沉默、極少使用貿易報復和反制措施的策略是不成功的。
所幸的是,在照例表達強烈不滿后,商務部昨天傍晚終于決定“以牙還牙”,宣布對原產美國的部分進口汽車和肉雞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耐人尋味的是,奧巴馬刻意選擇了周五晚間、這樣一個被媒體稱做用來低調處理事件的時間點來發布“懲罰”消息,而中國商務部則選擇了周日晚間,這樣一個媒體們正苦等頭條的時間點來發布“懲罰”消息,這意味著什么呢?畢竟,機會是屬于有準備的人的,清白跟正義也是屬于有準備的人的,這方面的準備,中國真該好好做做了。疫情全球蔓延,輪胎是暴漲?還是暴跌?
出品?|?車與輪
編輯?|?吳世杰
世衛組織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27日,全球已有199個國家地區出現新冠肺炎病例,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確診超過38萬例。其中,美國確診病例83066例,已成為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
【圖片來源:新華社】
疫情在全球的持續蔓延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美國、歐洲等地因疫情導致封城封廠、東南亞等輪胎原材料產地封鎖港口、國外各大輪胎企業停工停產、中國輪胎出口受阻......在全球疫情和世界經濟不斷突變的背景下,輪胎價格是否會即刻劇變?如果變動,是會上漲還是下跌呢?
輪胎價格上漲的7大理由
1、國內工廠產量有限,整體開工未滿負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前兩月輪胎產量下滑近三成。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2月,國內橡膠輪胎外胎產量8086.5萬條,同比減少27.2%。此外,受輸入型疫情影響,上周國內全鋼和半鋼輪胎開工率僅恢復至63.72%和62.09%。目前,僅貴州輪胎、雙星輪胎等少數企業宣布基本達到滿負荷生產,全國整體產能仍然存在限制。
供求關系是影響輪胎價格的主要因素。短期內國內輪胎工廠的產能不足將導致現有供求關系失衡,此前東營輪胎廠門口排隊搶貨等現象也頻頻發生,或漲價的預兆之一。
2、國外工廠關廠停產
隨著疫情的肆虐,全球100+海外輪胎工廠已采取關廠停產措施。普利司通、米其林、固特異等頭部企業關閉的工廠數量一度達到十幾家甚至幾十家!
海外大量輪胎工廠停工停產將造成全球輪胎產能驟減、企業現金流緊張。這可能會成為未來一點時間,部分外資大品牌輪胎價格上調的重要理由之一。
3、工廠減產、裁員、降薪
從去年年底開始,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異、阿波羅等輪胎企業就紛紛宣布針對海外工廠的減產裁員計劃。近期,印度的阿波羅輪胎高層管理人員主動降薪15%—25%。75強企業“JK輪胎”也宣布,全體公司董事一起降薪25%。
【JK輪胎董事長Raghupati?Singhania】
減產、裁員、降薪反映出企業成本支出過高,盈利能力存在隱患。同時也將造成工廠產能削弱,輪胎供應數量降低,進而帶來了輪胎漲價的可能。
4、防疫工作增加企業運營成本
輪胎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廠區、食堂、宿舍、廚房、衛生間、辦公區須進行重重檢測和全方位消毒。消毒水、測溫槍、口罩每天都在消耗。據介紹,一個600人的工廠,光是每天換一個口罩,每月成本就得10萬左右。
目前,全國正在嚴防海外輸入型病例,防疫工作所產生的額外開銷仍然存在,企業的日常運營成本也隨之逐漸攀升。
5、國內疫情結束后,或出現報復性消費
國內車主的換胎保養需求在疫情的影響下積攢了數月,有業內人士預計在疫情防控結束后,國內將迎來一波換胎小高潮。
此外,在恒豐輪胎的漲價通知中也有提到:若5月份國家能宣布疫情基本控制,終端銷售將會有明顯的報復性反彈增長。
6、東南亞封國,引發業內人士對原材料供應的擔憂
目前,馬來西亞為制止疫情已在全國落實管制,管制期從3月18日起至3月31日。馬來西亞檳城港也隨即封閉,不再接受泰國貨物過境。據了解,2017-2019年中國自馬來西亞平均月進口量在6.5萬噸左右,馬來西亞暫時“封國”將可能造成中國自馬來西亞進口量縮減一半左右。
【進口占比2:中國自馬來西亞天膠進口量占總進口量】
當然,據隆眾資訊介紹:“目前中國國內天然橡膠非國儲庫存高達153萬噸左右,足以滿足國內3個月以上正常生產?!敝皇怯捎诂F在東南亞疫情走勢尚不明朗,業內人士擔心在幾個月后可能出現國內原材料短缺、價格上漲的情況。
7、全國高速公路4月或將恢復收費
目前,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好轉,免收高速通行費政策的持續時間也發生了改變?!蛾P于近期收費管理情況的通報》文件顯示,根據交通運輸部最新會議精神,高速公路預計于2020年4月初恢復正常收費。此外,廣東省也已明確通知:4月30日之前恢復高速收費。
輪胎運輸成本是企業的經營活動的重要開支之一。高速公路恢復正常收費之后,輪胎運輸成本相較于之前必定有所增加,從而導致輪胎漲價的風險。
輪胎價格下跌的6大理由
1、油價下跌
3月9日,國際原油價格迅速暴跌30%。其中,布倫特原油價格跌至每桶31.02美元,WTI原油跌破28美元/桶,創下30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國際原油市場迎來了水比油貴的時代。
【來源:洲際交易所】
原油價格暴跌,國內汽油價格也受其影響。3月17日24時,國內汽柴油價格“飛流直下”,創下2008年以來的最大單次降幅,汽柴油每噸下調1015元和975元。
由于合成橡膠的原料是石油,合成膠與天膠又存在替代性,所以油價下跌一定程度上會拉低橡膠價格。此外,油價下跌還將利好燃油車銷售、拉低輪胎物流運輸成本。綜合來看,輪胎制造成本短期內或出現下降,輪胎價格也存在下跌的可能。
2、國內外輪胎消費需求降低
在《車與輪》此前發起的調查中顯示:客源減少、盈利減少、工人房租開支較大成為輪胎人面臨的主要三大壓力。其中“客源減少”選擇的最多,在調查中,29%的輪胎人選擇了此項。
目前,國內疫情剛剛好轉,市場恢復尚需時間。而國外疫情又在持續肆虐,路上人少車少。全球范圍來看,車主的輪胎消費需求將保持一段時間的低迷狀態,銷路不暢或將迫使企業采取降價、促銷等策略。
3、降息、減稅、免租,輪胎企業享受國家政策支持
今年2月以來,政府為應對經濟下滑,出臺不少相關的企業幫扶政策,包括免租減稅,禁止抽貸,銀行降息等。特別是對于中小企業,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在這樣的前提下,企業無論是經濟止損,還是恢復市場,都享受到了一定的紅利,輪胎價格下跌存在一定的可能。
4、橡膠價格下跌
自春節以來,受疫情爆發和資本市場動蕩的多重影響,天然橡膠價格累計下跌幅度已達30%。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系統性風險正在爆發,未來一段時間,橡膠或跌至成本線。眾所周知,橡膠是輪胎的主要原材料,占到生產成本的50%以上,膠價下跌非常有可能帶動輪胎價格的下跌。
5、中國輪胎出口受阻,產品回流國內
卓創資訊調研結果顯示:3月中旬開始,輪胎出口受阻。預計今年二季度國內輪胎出口量下滑約30%。
【圖片來源:卓創資訊】
而近幾年來,中國輪胎對出口的依賴程度極高,出口占比約在40%以上。大批量輪胎無法出口,訂單取消,產品必然回流國內市場,進而造成供應過剩,壓低輪胎價格。
6、車企關廠、汽車銷量暴跌,輪胎銷售壓力大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有14家車企叫停了100多家工廠,根據乘聯會研究:這是10年來最嚴重的生產中斷。
此外,據乘聯會2020年2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顯示:由于受到春節及疫情沖擊,2月全國狹義乘用車銷量僅25.23萬輛,同比跌78.5%!汽車雪崩式的銷量下滑以及汽車工廠的關閉停產將導致配套輪胎銷量大幅降低,輪胎降價或成為減輕當前銷售壓力的有效措施。
小邦說
輪胎價格暴漲,會讓經銷商和門店的銷售壓力進一步增加。輪胎價格暴跌,又容易引發國內新一輪的價格戰,國產輪胎品牌的利潤率將更加堪憂。暴漲和暴跌,都將對下游、對行業產生巨大影響。較為穩定、統一的價格可能更符合業內人士的期盼。
此外,今年“求生存”是主旋律。無論輪胎價格是漲是跌,輪胎店首先要考慮的是清理不良資產,清理不掙錢的產品及人員及占用率過高的店面,同時收攏現金流,囤積一些生活物品。用最好的努力做最壞的打算,一切都要量力而行。
各位大俠所在地區輪胎價格最近有波動嗎?是漲還是跌?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本文來源于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美國輪胎特保案的原因有哪些?它造成什么影響?
輪胎特保案只是中美貿易爭端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加入WTO已經10年,中國的商品貿易已經逐步融入世界貿易的大潮中,但中國仍然存在著不同于世界貿易的特點,例如:中國的勞動力仍然低廉,遠低于發達國家,輪胎的配料中大量的使用填料,降低了成本,環保等各項支出低,以致于從中國花高額的運費運到美國,成本依然遠低于美國本土的成本,中國的輪胎產能大,成本低,依靠低價在美國銷售以獲得市場份額。這樣就嚴重沖擊了美國本土的輪胎制造業,所以美國對本土輪胎企業實施特殊保護,對中國出口美國的輪胎征收180%的保護性關稅。原因歸結起來就兩方面:一是中國借助入世擴大出口,依靠低成本搶先美國市場,增加外匯;二是美國借助世貿規則抵制中國,保護本土企業。造成的影響就是:中國所有出口美國的商品,在對美國本土企業有沖擊的情況下都可能被征收高關稅,而中國入世,對美國出口中國的商品低關稅,一反一正,中國的經濟勢必遭受沖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輪胎特保案中,杭州中策輪胎價值8億的輪胎在美國就地銷毀而沒有運回來。哎,自己想想吧。美國針對中國輪胎事件的具體內容?
美國總統奧巴馬9月11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對從中國進口輪胎實施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第一年為35%。國總統奧巴馬11日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白宮發言人羅伯特·吉布斯說,對從中國進口輪胎實施的懲罰性關稅稅率第一年為35%,第二年為30%,第三年為25%。此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建議對中國產輪胎征收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幅度分別為55%、45%和35%。新聞背景:今年4月20日,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以中國對美輪胎出口擾亂美國市場為由,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出申請,對中國產乘用車輪胎發起特保調查。6月29日,美國貿易委員會建議在現行進口關稅(3.4%-4.0%)的基礎上,對中國輸美乘用車與輕型卡車輪胎連續3年分別加征55%、45%和35%的特別從價關稅。本案是美國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發起的首例特保調查。根據中方統計,2008年中國對美國輪胎出口金額約22億美元。此案遭到中美業界的廣泛反對。中國商務部官員就此案多次與美方相關部門進行交涉。此前,美國布什政府曾對中國發起六起特保調查,最終均未采取特保措施。目前,我國輪胎年出口量占總產量的40%以上,如果削減輸美輪胎半數產量,就意味我國會出現12%的剩余輪胎產能。此外,根據WTO規則,如果奧巴馬批準了對中國的特保制裁,相關國家可以直接援引美國的制裁方案。美國白宮11日宣布,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決定對中國輪胎特保案實施限制關稅,為期三年。白宮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第一年將對從中國進口的輪胎加征35%關稅,第二年加征30%,第三年加征25%。對此,分析師表示,特保案實施對國內輪胎行業上市公司的盈利影響不大。目前輪胎類上市公司的出口比例并不高,黔輪胎只有10%左右,風神股份略高一些,占到30%左右。也就是說,即便是目前現象出現,對輪胎股的估值壓力雖存在,但并不是很大。 目前,輪胎企業的出口壓力還是可以獲得緩解,一是我國汽車行業的成長空間依然樂觀。分析人士認為,近期雙錢股份等輪胎股的強勢上漲就是對業績樂觀預期的體現。據中報顯示,黔輪胎A半年報每股收益0.44元,青島雙星0.24元,業績都實現了同比大增。如今,汽車銷售進入9月的旺季,市場預期銷售數據將好于8月份。另一個方面是成本下降,招商證券汽車行業研究員汪劉勝表示,輪胎業公司半年報不錯有行業復蘇原因,但更有原材料成本下降的原因。輪胎的主要原材料中,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占總成本的比重在50%以上,橡膠價格的波動對輪胎企業盈利影響較大。橡膠價格與油價的關聯度較大,經過2008年下半年的大幅下跌,今年上半年橡膠價格處于2003年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輪胎企業的成本上半年大幅降低。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